词典 南天竺 南天竺的意思
nántiānzhú

南天竺

简体南天竺
繁体
拼音nán tiān zhú
注音ㄋㄢˊ ㄊ一ㄢ ㄓㄨˊ
结构ABC式
字数3字词语

拆字解意

nán nā,(1) 方向,早晨面对太阳,右手的一边,与“北”相对。【组词】:南北。南方。南面。南国(指中国南部)。南陲(南部边疆)。南极。南半球。(2) 姓。 ◎ 〔南无(mó)〕佛教用语,意思是合掌稽首,表示对佛尊敬或皈依,常加于佛、菩萨名的前面,如“南南阿弥陀佛”、“南南观世音菩萨”。

tiān,(1) 在地面以上的高空。【组词】:天空。天际。天罡(北斗星)。天渊(上天和深渊,喻差别大)。天马行空(喻气势豪放,不受拘束)。(2) 在上面。【例句】:天头(书页上面的空白)。(3) 气候。【组词】:天气。天冷。(4) 季节,时节。【组词】:冬天。(5) 日,一昼夜,或专指昼间。【组词】:今天。(6) 指神仙或他们所住的地方。【组词】:天上。天宫。(7) 自然界。【组词】:天堑。天时。天籁(自然界的声音,如风声、鸟声、流水声)。(8) 〔天干(gān)〕古代用来记日或年的字,有“天干”和“地支”两类,天干共十字。【例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亦称“十干”。(9) 自然的、生成的。【组词】:天然。天性。天职(应尽的职责)。天才(①卓绝的创造力、想象力,突出的聪明智慧;②有这种才能的人)。天伦之乐。

zhú dǔ,(1) 〔天竺〕印度的古称。(2) 姓。 ◎ 古同“笃”,厚。

基本含义

指远离家乡的人,也可指远离故土的事物。

南天竺的意思

南天竺 [nán tiān zhú]

1. 南部印度。灌木名。曲名。参阅唐·崔令钦《教坊记·曲名表》。

南天竺 引证解释

⒈ 南部 印度。印度 古称 天竺国,分东、南、西、北、中五部。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一》:“自 新头河 至 南天竺国,迄於 南海,四万里也。”
唐 李白 《僧伽歌》:“此僧本住 南天竺,为法头陀来此国。”

⒉ 灌木名。

宋 陆游 《新寒》诗:“安石榴房初小坼,南天竺子亦微丹。”
元 李衎 《竹谱详录》卷七:“蓝田竹,在处有之,人家喜栽花圃中。木身,上生小枝,叶叶相对,而颇类竹……世传以为子碧如玉,取 蓝田 种玉之义,故名。或云:此本自 南天竺国 来,自为南天竺,人讹为蓝田竹。”

⒊ 曲名。参阅 唐 崔令钦 《教坊记·曲名表》。


南天竺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五天竺释义:指古 印度。古代 印度 的区域分为 东天竺、南天竺、西天竺、北天竺、中天竺 五大部分。
    • 2.
      南天竹释义:又称天竹。常绿灌木,羽状复叶,小叶披针形。春夏开白花,果实球形丛生,白色、淡红色或紫色。原产我国和 日本,现广泛栽培。除供观赏外,根、茎、果实均供药用。旧时多与“南天竺”、“南天烛”混为一种植物。参见“南天竺”。
    • 3.
      袍带释义:⒈锦袍腰带。 古代君王和贵官的常服。《新唐书·西域传上·天竺》:“﹝ 南天竺 ﹞使者曰:‘蕃夷惟以袍带为宠。’帝以锦袍、金革带、鱼袋并七事赐之。”宋 王闢之《渑水燕谈录》卷一:“真宗 一日晚坐 承明殿,召学士对,既退,中人就院宣諭曰:‘朕适忘御袍带,卿无讶焉。’”《宋史·李继周传》:“至道 二年,授 西京 作坊副使,赐袍带、银綵、雕戈以宠之。”⒉泛指长袍衣带。清 赵翼《瓯北诗话·陆放翁年谱》:“先生年十七,尚从师就业。与 许子威 辈同从 鲍季和 先生,晨兴必具袍带而去。”
    • 4.
      龙树释义:⒈印度 古代高僧。 释迦 灭后七百年出世于 南天竺,为 马鸣菩萨 弟子 迦毘摩罗尊者 之弟子。著作甚富,为三论宗、真言宗等之祖。其母于树下生之,因字 阿周陀那(树名),以龙成其道,故以龙配字,号曰 龙树。《文选·王屮<头陀寺碑>》:“马鸣 幽讚,龙树 虚求。”李善 注:“《摩訶摩耶经》曰:有一比丘,名曰 龙树,善説法要。”五代 齐己《谢贯微上人寄示古风今体四轴》诗:“谩求 龙树 能医眼,休问 图澄 学洗肠。”清 曹寅《高鹤修琴友索赠时寓僧楼即事戏之》诗:“龙树 身多幻,鸯摩 鬢早斑。”⒉梧桐树。元 马祖常

南天竺(nantianzh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南天竺是什么意思 南天竺读音 怎么读 南天竺,拼音是nán tiān zhú,南天竺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南天竺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