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庙 [yuán miào]
1. 在正庙以外另立的宗庙。
原庙 引证解释
⒈ 在正庙以外另立的宗庙。
引《史记·高祖本纪》:“及 孝惠 五年,思 高祖 之悲乐 沛,以 沛宫 为 高祖 原庙。”
裴骃 集解:“谓‘原’者,再也。先既已立庙,今又再立,故谓之原庙。”
唐 唐彦谦 《长陵》诗:“丰 上旧居无故里, 沛 中原庙对荒丘。”
宋 程大昌 《考古编·庙在郡国亦名原庙》:“﹝ 汉惠帝 ﹞乃詔有司立原庙,原庙之名始此。原者,如原蚕之原,既有大庙,又有此庙,是取‘重’、‘再’为义也。”
清 吴伟业 《钟山》诗:“金棺移塔思原庙,玉匣藏衣记奉常。”
国语词典
原庙 [yuán miào]
⒈ 正庙已成立之后,再立的庙称为「原庙」。
引《史记·卷八·高祖本纪》:「及孝惠五年,思高祖之悲乐沛,以沛宫为高祖原庙。」
清·朱彝尊〈满江红·玉座苔衣〉词:「原庙尚存龙虎地,春秋未辍鸡豚社。」
原庙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亵味释义:指平素嗜好的食品。《资治通鉴·后梁均王贞明六年》:“蜀主 作 高祖 原庙於 万里桥,帅后妃、百官,用褻味,作鼓吹祭之。”胡三省 注:“褻味,常御嗜好之味也。”
- 2.
原庙释义:在正庙以外另立的宗庙。 《史记·高祖本纪》:“及 孝惠 五年,思 高祖 之悲乐 沛,以 沛宫 为 高祖 原庙。”裴骃 集解:“谓‘原’者,再也。先既已立庙,今又再立,故谓之原庙。”唐 唐彦谦《长陵》诗:“丰 上旧居无故里,沛 中原庙对荒丘。”宋 程大昌《考古编·庙在郡国亦名原庙》:“﹝ 汉惠帝 ﹞乃詔有司立原庙,原庙之名始此。原者,如原蚕之原,既有大庙,又有此庙,是取‘重’、‘再’为义也。”清 吴伟业《钟山》诗:“金棺移塔思原庙,玉匣藏衣记奉常。”
- 3.
吹乐释义:吹奏音乐的艺人。《史记·高祖本纪》:“及 孝惠 五年,思 高祖 之悲乐 沛,以 沛宫 为 高祖原庙。高祖 所教歌儿百二十人,皆令为吹乐,后有缺,輒补之。”
- 4.
山殿释义:⒈寺观庙宇的殿堂。南朝 梁 庾肩吾《乱后经夏禹庙》诗:“林堂上偃蹇,山殿下穹隆。”唐 钱起《宴郁林观张道士房》诗:“竹坛秋月冷,山殿夜鐘清。”唐 温庭筠《宿一公精舍》诗:“松下石桥路,雨中山殿灯。”⒉古代宗庙的建筑之一。供奉皇后的配殿。《宋史·礼志十二》:“政和 三年,奉安 哲宗 神御於 重光殿。昭怀皇后 神御殿成,詔名正殿曰 柔仪,山殿曰 灵娭。”《宋史·礼志十二》:“皇太后崩,三省请奉安神御于 治隆殿,以遵 元祐 初詔。復以御史 刘极 之言,特建原庙,庙成,名神御殿曰 徽音,山殿曰 寧真。”
- 5.
牛酒释义:牛和酒。古代用作馈赠、犒劳、祭祀的物品。《战国策·齐策六》:“﹝ 齐襄王 ﹞乃赐 单 牛酒,嘉其行。”《后汉书·光武帝纪上》:“輒平遣囚徒,除 王莽 苛政,復 汉 官名。吏人喜悦,争持牛酒迎劳。”唐 杜甫《赠左仆射郑国严公武》诗:“感激动四极,联翩收二京。西郊牛酒再,原庙丹青明。”清 魏源《秦淮灯船引》:“百万金繒万虏欢,十年牛酒千夫举。倾得蛟宫宝藏完,保障半壁东南土。”
- 6.
玉莹释义:⒈美玉。 语出汉扬雄《法言·吾子》:“或问:‘屈原智乎?’曰:‘如玉如莹,爰变丹青。’”宋苏轼《屈原庙赋》:“变丹青於玉莹兮,彼乃谓子为非智。”明韩邦靖《长安宫女行》:“西家有女如玉莹,夜剪乌云晨不行。”⒉像美玉一样晶莹、纯洁。
- 7.
神御殿释义:即原庙。古代安放先朝帝王御容、牌位而岁时祭祀的处所。
- 8.
裀席释义:即裀褥。唐 李景亮《李章武传》:“命从者市薪蒭食物,方将具裀席,忽有一妇人持箒出房扫地。”宋 岳珂《愧郯录·礼殿坐像》:“珂 窃以为原庙用时王之礼,裀席器皿皆与今同,则其为像,反不当以泥古矣。”参见“裀褥”。
- 9.
顾成释义:汉文帝 庙名。 《汉书·文帝纪》:“﹝四年冬﹞作 顾成庙。”颜师古 注引 应劭 曰:“文帝 自为庙,制度卑狭,若顾望而成,犹 文王 灵臺 不日成之,故曰 顾成。”元 刘壎《隐居通议·骈俪二》:“辨兆域之图,千巖竞秀,号 顾成 之庙,万世不祧。”清 钱谦益《南京礼部祠祭清吏司署郎中事主事锺惺授承德郎制》:“遂使旧都原庙之仪,儼如更衣 顾成 之近。”
- 10.
黄陵庙释义:⒈庙名。传说为 舜 二妃 娥皇、女英 之庙,亦称 二妃庙,在 湖南省 湘阴县 之北。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湘水》:“湖水西流,逕 二妃庙 南,世谓之 黄陵庙 也。”唐 郑谷《鹧鸪》诗:“雨昏 青草湖 边过,花落 黄陵庙 里啼。”清 吴伟业《南风》诗:“九疑 望断 黄陵庙,曾共 湘灵 拂五絃。”⒉庙名。即 黄牛庙。《瞭望》1991年第52期:“唐宣宗 大中 九年(八五五年),黄牛庙 重修扩建。大约是考虑到 大禹 致力于疏导江河,终于使天下黎民得享景福,重修者将原庙的主祭神改为 禹王,并将庙名改为 黄陵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