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内饔 内饔的意思
nèiyōng

内饔

简体内饔
繁体內饔
拼音nèi yōng
注音ㄋㄟˋ ㄩㄥ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nèi nà,(1) 里面,与“外”相对。【组词】:内部。内外。内定。内地。内阁。内行(háng )。内涵。(2) 称妻子或妻子家的亲戚。【组词】:内人。内亲。内弟。(3) 亲近。【例句】:内君子而外小人。(1) 同“纳”,收入;接受。

yōng,(1) 熟食。(2) 早饭。【例句】:饔飧不继(“飧”,晚饭,指吃了上顿没有下顿)。

基本含义

形容内心充实,满足。

内饔的意思

内饔 [nèi yōng]

1. 官名。《周礼》天官的属官,掌管王、后、世子的饮食和宗庙祭享用品。

3. 借指宫廷中的膳食。

内饔 引证解释

⒈ 官名。

《周礼·天官·内饔》:“内饔掌王及后世子膳羞之割亨煎和之事……凡宗庙之祭祀,掌割亨之事。”

⒉ 借指宫廷中的膳食。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五:“内臣 郑昭信 掌内饔十五年。”


内饔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内饔释义:⒈官名。 《周礼·天官·内饔》:“内饔掌王及后世子膳羞之割亨煎和之事……凡宗庙之祭祀,掌割亨之事。”⒉借指宫廷中的膳食。宋 文莹《玉壶清话》卷五:“内臣 郑昭信 掌内饔十五年。”
    • 2.
      臭味释义:⒈臭恶之气味。《周礼·天官·内饔》“辨腥臊羶香之不可食者”汉 郑玄 注:“腥臊羶香可食者,是别其不可食者,则所谓者皆臭味也。”清 赵翼《裙带鱼臭如醃鲞莪洲白门乃酷嗜诗以调之》:“臭味輼輬不可亲,嗜痂偏作席间珍。”⒉气味。汉 仲长统《昌言下》:“性类纯美,臭味芬香,孰有加此乎?”宋 苏轼《题杨次公蕙》诗:“蕙本兰之族,依然臭味同。”⒊比喻志趣。汉 蔡邕《玄文先生李休碑》:“凡其亲昭朋徒,臭味相与,大会而葬之。”唐 元稹《与吴端公崔院长五十韵》:“吾兄諳性灵,崔子 同臭味。投此挂冠词,一生还自恣。”清 方苞
    • 3.
      薪蒸释义:薪柴。《周礼·天官·甸师》:“帅其徒以薪蒸役外内饔之事。”孙诒让 正义:“薪蒸即薪柴也。”《左传·昭公二十年》:“藪之薪蒸,虞候守之;海之盐蜃,祈望守之。”唐 薛能《怀汾上故居》诗:“山头鼓笛阴沉庙,陌上薪蒸突兀车。”清 顾炎武《将去关中别中尉存杠于慈恩寺塔下》诗:“薄田遗豆麧,童阜剩薪蒸。”
    • 4.
      酒醴释义:酒和醴。亦泛指各种酒。《诗·大雅·行苇》:“曾孙维主,酒醴维醹。”《周礼·天官·凌人》:“凡外内饔之膳羞鑑焉。凡酒浆之酒醴亦如之。”贾公彦 疏:“酒谓酒人之酒,谓三酒、五齐,举酒而言;浆人之醴谓六饮,举醴而言。”晋 葛洪《抱朴子·酒戒》:“宜生之具,莫先於食,食之过多,实结癥瘕,况於酒醴之毒物乎?”郭沫若《创造十年》十:“酒醴、三牲,准备哭 苏秦。”
    • 5.
      饔人释义:⒈古官名。 掌切割烹调之事。《周礼·天官·内饔》:“凡王之好赐肉脩,则饔人共之。”《左传·襄公二十八年》:“公膳,日双鸡。饔人窃更之以鶩。”⒉泛指厨师。唐 沉佺期《白莲花亭侍宴应制》诗:“苑吏收寒果,饔人膳野禽。”明 刘元卿《贤奕编·德器》:“庖肉为饔人所私食,不饱,乞治之。”

内饔(neiyo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内饔是什么意思 内饔读音 怎么读 内饔,拼音是nèi yōng,内饔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内饔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