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支分 支分的意思
zhīfēn

支分

简体支分
繁体
拼音zhī fēn
注音ㄓ ㄈㄣ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zhī,(1) 撑持,伸出,竖起。【组词】:支撑。支援。体力不支。(2) 受得住。【组词】:乐不可支。(3) 领款或付款。【组词】:支付。(4) 调度,指使。【组词】:支使。支应。支着儿。(5) 附属于总体的一个部分。【组词】:总支。支流。支离。(6) 〔地支〕历法中用的十二个字。【例句】: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7) 量词。【组词】:一支笔。

fēn fèn,(1) 区划开。【组词】:分开。划分。分野(划分的范围)。分界。分明。条分缕析。分解。(2) 由整体中取出或产生出一部分。【组词】:分发。分忧。分心劳神。(3) 由机构内独立出的部分。【组词】:分会。分行(háng )。(4) 散,离。【组词】:分裂。分离。分别。分崩离析。分门别类。(5) 辨别。【组词】:区分。分析。(6) 区划而成的部分。【组词】:二分之一。(7) 一半。【例句】:人生百年,昼夜各分。春分。秋分。(1) 名位、职责、权利的限度。【组词】:分所当然。身分。分内。恰如其分。安分守己。(2) 构成事物的不同的物质或因素。【组词】:成分。天分(天资)。情分(情谊)。(3) 料想。【例句】:“自分已死久矣”。(4) 同“份”,属于一定的阶层、集团或具有某种特征的人。【组词】:知识分子。

基本含义

指分散、分离、分割。

支分的意思

支分 [zhī fēn]

1. 分割,分解。古代碎裂犯人肢体的一种酷刑。支付;付给财物。支使;分派。犹分支。处置;安排。分辩。

支分 引证解释

⒈ 分割,分解。

《战国策·秦策三》:“秦 乌能 齐 县衡 韩 魏,支分 方城 膏腴之地以薄 郑 ?”
高诱 注:“支,言细散取之。”
唐 白居易 《花前感怀兼呈崔相公刘郎中》诗:“四时轮转春常少,百刻支分夜苦长。”

⒉ 古代碎裂犯人肢体的一种酷刑。

《后汉书·苏竟传》:“王氏 虽乘閒偷簒,而终婴大戮,支分体解,宗氏屠灭。”
《魏书·术艺传·刘灵助》:“战败被擒,斩於 定州,传首 洛阳,支分其体。”
《资治通鉴·唐懿宗咸通九年》:“今闻已有密敕下本军,至则支分灭族矣!”
胡三省 注:“支分,谓被支解而支体异处也,即冎刑。”

⒊ 处置;安排。

唐 白居易 《自咏老身示诸家属》:“支分闲事了,把背向阳眠。”
元 本 高明 《琵琶记·五娘剪发卖发》:“飢荒先自窘,那堪连丧双亲,身独自,怎支分?”
《天雨花》第二四回:“荣 妻答应厨下去,支分晚膳到来临。”

⒋ 支使;分派。

元 关汉卿 《调风月》第一折:“等不得水温,一声要面盆;恰递与面盆,一声要手巾;却执与手巾,一声解纽门。使的人无淹润,百般支分!”
明 汤显祖 《南柯记·录摄》:“支分各色人,远远去迎接。”

⒌ 支付;付给财物。

唐 陆贽 《赐吐蕃将书》:“赞普若须繒帛,朕随要支分,多少之间,岂拘定限。”
宋 周密 《武林旧事·酒楼》:“又有小鬟,不呼自至,歌吟强聒,以求支分。”
明 汤显祖 《牡丹亭·泊淮》:“兼且小生看书之眼,并不认得等子星儿;一路上赚骗无多,逐日里支分有尽。”

⒍ 分辩。

元 无名氏 《举案齐眉》第二折:“父亲呵,你既然恁般发狠,怎教我不要半语支分?”
元 王仲文 《救孝子》第二折:“若是初检时不曾审问,怕只怕再检日怎支分?”

⒎ 犹分支。

清 严如熤 《三省边防备览·策略》:“南山 在 陕西 西安府 之南…… 镇安、洵阳、汉阴、石泉、洋县 各山,皆其支分别派。”


国语词典

支分 [zhī fēn]

⒈ 分割。

《战国策·秦策三》:「秦乌能齐县衡韩魏,支分方城膏腴之地以薄郑?」
唐·白居易〈花前感怀兼呈崔相公刘郎中〉诗:「四时轮转春常少,百刻支分苦夜长。」

⒉ 古代割裂肢体的一种酷刑。

⒊ 处置、应付。

《喻世明言·卷四·闲云庵阮三偿冤债》:「尼姑支分完了,来陪夫人小姐前后行走,观看了一回,才回到轩中吃斋。」

⒋ 支付、付钱。

《西湖二集·卷一一》:「又有小鬟,不呼自至,歌吟强聒,以求支分。」

⒌ 分派差遣。

明·汤显祖《南柯记·第二一出》:「支分各色人,远远去迎接。」


支分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二六时释义:十二时辰。旧时以地支分一昼夜为十二时辰,因用以谓一天到晚,整天整夜。明 无名氏《赠书记·假尼入寺》:“将来堕落知何地?因此上情愿焚修二六时。”清 吴伟业《同孙浣心郁静岩家纯祜过福城观华严会》诗:“不求身世不求年,二六时中小有天。”鲁迅《华盖集·杂感》:“无论爱什么……只有纠缠如毒蛇,执着如怨鬼,二六时中,没有已时者有望。”
    • 2.
      二十四时释义:⒈即二十四节气。⒉指一日的时数。古以地支分一日为十二时,每时又分“初”、“正”(如子初、子正)。参阅清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二十四时》。
    • 3.
      宗氏释义:同族,宗族。《左传·定公四年》:“殷 民六族……使帅其宗氏,辑其分族,将其类丑,以法则 周公,用即命于 周。”《后汉书·苏竟传》:“王氏 虽乘閒偷篡,而终婴大戮,支分体解,宗氏屠灭。”
    • 4.
      官鬼释义:卜筮术语。卜筮者依纳甲之法,把干支分配于六爻,把五行分配于八卦,以六爻干支与八卦五行的生克,定父母、子孙、官鬼、妻财、兄弟之位,以生我者为父母爻,我生者为子孙爻,克我者为官鬼爻,我克者为妻财爻,比和者为兄弟爻,据之以卜吉凶祸福。官鬼爻又名为官煞、官杀。
    • 5.
      支分释义:⒈分割,分解。 《战国策·秦策三》:“秦 乌能 齐 县衡 韩 魏,支分 方城 膏腴之地以薄 郑?”高诱 注:“支,言细散取之。”唐 白居易《花前感怀兼呈崔相公刘郎中》诗:“四时轮转春常少,百刻支分夜苦长。”⒉古代碎裂犯人肢体的一种酷刑。《后汉书·苏竟传》:“王氏 虽乘閒偷簒,而终婴大戮,支分体解,宗氏屠灭。”《魏书·术艺传·刘灵助》:“战败被擒,斩於 定州,传首 洛阳,支分其体。”《资治通鉴·唐懿宗咸通九年》:“今闻已有密敕下本军,至则支分灭族矣!”胡三省 注:“支分,谓被支解而支体异处也,即冎刑。”⒊
    • 6.
      支分族解释义:把肢体与关节一一分开。族,骨节交错盘结之处。比喻剖析义理,详尽中肯。同“支分节解”。
    • 7.
      支分节解释义:把肢体与关节一一分开。 节,关节。比喻剖析义理,详尽中肯。亦作“支分族解”。
    • 8.
      许准释义:准许。 《元典章·户部七·支》:“如无许准文字,毋得擅自放支分文钱物。”

支分(zhife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支分是什么意思 支分读音 怎么读 支分,拼音是zhī fēn,支分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支分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