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吐气 吐气的意思

吐气

简体吐气
繁体吐氣
拼音tǔ qì
注音ㄊㄨˇ ㄑ一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tǔ tù,(1) 使东西从口里出来。【组词】:吐痰。吞吐。吐刚茹柔(吐出硬的,吃下软的;喻欺软怕硬)。(2) 放出,露出。【组词】:高粱吐穗。吐故纳新。(3) 说出。【组词】:吐话。一吐为快。(1) 内脏里的东西从口里涌出。【组词】:呕吐。上吐下泻。(2) 把吞没的东西退出来。【例句】:吐还不义之财。

qì,(1) 没有一定的形状、体积,能自由散布的物体。【组词】:气体。(2) 呼吸。【组词】:没气了。气厥。气促。气息。一气呵成。(3) 自然界寒、暧、阴、晴等现象。【组词】:气候。气温。气象。(4) 鼻子闻到的味。【组词】:气味。臭气。(5) 人的精神状态。【组词】:气概。气节。气魄。气派。气馁。(6) 怒,或使人发怒。【例句】:不要气我了。气恼。气盛(shèng )。忍气吞声。(7) 欺压。【组词】:受气。(8) 中医指能使人体器官发挥机能的动力。【组词】:气功。气血。气虚。(9) 中医指某种症象。【组词】:痰气。湿气。(10) 景象。【组词】:和气。气氛。气韵(文章或书法绘画的意境或韵味)。

基本含义

指发出声音、吐出气息等行为。

吐气的意思

吐气 [tǔ qì]

1. 呼出气。

喘吁吁吐气不齐,战战兢兢惊神未定。

[ breathe out; ]

2. 发泄委屈或怨恨而觉得舒畅。

[ fell elated after unburdening oneself of resentment; ]

3. 语音上的送气。

[ aspirated; ]

吐气 引证解释

⒈ 发出声气。

《庄子·刻意》“语仁义忠信,恭俭推让,为修而已矣” 唐 成玄英 疏:“发辞吐气,则语及仁义,用兹等法为修身之本。”
汉 班固 《东都赋》:“咸含和而吐气,颂曰:盛哉乎斯世!”
唐 罗隐 《谗书·序陆生东游》:“一年,遇生於 靖安里 中,相其吐气出词,落然有正人风骨。”
宋 文彦博 《过燕川渡》诗:“诸公共游不知疲,长吟吐气如虹蜺。”

⒉ 呼出气。

《初刻拍案惊奇》卷五:“喘吁吁吐气不齐,战兢兢惊神未定。”

⒊ 舒发受压抑之气;发泄怨气。

唐 李白 《梁甫吟》:“寧羞白髮照清水,逢时吐气思经纶。”
明 姚士粦 《见只编》卷中:“其记污辱宫闈,至不忍读,葢必 宋 人借此吐气耳。”
清 黄景仁 《上朱笥河先生》诗:“十年吟苦霜鬢丝,一编吐气今其时。”
孙中山 《民族主义》第五讲:“闽 粤 向多各姓械斗的事,起因多是为这一姓对于那一姓,名分上或私人上小有凌辱侵占,便不惜牺牲无数金钱生命,求为姓中吐气。”

⒋ 散发元气。

《淮南子·天文训》:“天道曰圆,地道曰方,方者主幽,圆者主明,明者,吐气者也,是故火曰外景;幽者,含气者也,是故水曰内景。”

⒌ 显现生机。

南朝 梁 陶弘景 《与梁武帝启》:“夫以含心之荄,实伺夹钟吐气。”

⒍ 散发烟气。

汉 李尤 《薰炉铭》:“上似 蓬莱,吐气委虵。”

⒎ 语音学上指送气。


国语词典

吐气 [tǔ qì]

⒈ 呼气。气由肺部经由呼吸道吐出体外,与吸气相反。

《文选·班固·东都赋》:「咸含和而吐气,颂曰盛哉乎斯世。」

⒉ 得志时,舒发久郁之气。

《文明小史·第三五回》:「只待一朝有了机会,轰轰烈烈的做他一番,替中国人吐气,至于大局也不能顾得。」

如:「扬眉吐气」。


吐气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不送气释义:语音学上指发辅音时没有显著的气流出来。也说不吐气。
    • 2.
      吁呼释义:指吐气。
    • 3.
      吁气释义:⒈叹气。⒉呼气,吐气。
    • 4.
      吐气释义:⒈发泄出积在胸中的委屈或怨恨而感到痛快:扬眉吐气。⒉语音学上指送气。
    • 5.
      含吐释义:⒈谓调和。 ⒉孕育产生。⒊形容出没,隐现。⒋犹出入。比喻不相上下。⒌谓吸气、吐气。
    • 6.
      喷吼释义:(马)吐气长鸣。
    • 7.
      嘘天释义:仰天吐气。
    • 8.
      噫气释义:⒈气壅塞而得通。 吐气。⒉指风。⒊嗳气。
    • 9.
      噫欠释义:噫气和打哈欠。 泛指吐气。
    • 10.
      扬眉吐气释义:形容摆脱受压的困境后,高兴、痛快的样子。唐李白《与韩荆州书》:“君侯何惜阶前盈尺之地,不使白扬眉吐气,激昂青云耶!” 扬眉:眉头舒展。
    • 11.
      横眉吐气释义:犹言扬眉吐气。 形容摆脱了长期受压状态后高兴痛快的样子。
    • 12.
      气吐虹霓释义:虹霓:天空出现的弧形彩带。吐气能成天上彩虹。形容气魄很大。
    • 13.
      牀头人释义:指妻子。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凤仙》:“君一丈夫,不能为牀头人吐气耶?”清 宣鼎《夜雨秋灯录·龙梭三娘》:“临行,女泣告 叶:‘若蹉跎,可不必回见牀头人矣。’”清 俞樾《右台仙馆笔记·四川马厂山》:“然须祕密,虽牀头人勿洩也。”
    • 14.
      申冤释义:⒈洗雪冤屈:申冤吐气。为民申冤。也作伸冤。⒉自己申诉所受的冤屈,希望得到洗雪。
    • 15.
      虹霓吐颖释义:吐气成虹霓。形容有丰富的诗文才华。
    • 16.
      蜃景释义:大气中由于光线的折射作用而形成的一种自然现象。当空气各层的密度有较大的差异时,远处的光线通过密度不同的空气层就发生折射或全反射,这时可以看见在空中或地面以下有远处物体的影像。这种现象多在夏天出现在沿海一带或沙漠地方。古人误认为是蜃吐气而成,所以叫蜃景。通称海市蜃楼。
    • 17.
      蜃气释义:亦作“蜄气”。一种大气光学现象。光线经过不同密度的空气层后发生显著折射,使远处景物显现在半空中或地面上的奇异幻象。常发生在海上或沙漠地区。古人误以为蜃吐气而成,故称。
    • 18.
      袍褂党释义:指 民国 初年穿长袍马褂以示反对共和的豪绅阶层。鲁迅《花边文学·洋服的没落》:“这故事颇为传诵一时,给袍褂党扬眉吐气。”
    • 19.
      贲育释义:战国 时勇士 孟贲 和 夏育 的并称。 《韩非子·守道》:“战士出死,而愿为 賁 育。”《汉书·司马相如传下》:“臣闻物有同类而殊能者,故力称 乌获,捷言 庆忌,勇期 賁 育。”颜师古 注:“孟賁,古之勇士也,水行不避蛟龙,陆行不避豺狼,发怒吐气,声响动天。夏育,亦猛士也。”唐 元稹《批刘悟谢上表》:“况以 克融、廷凑 之狂脆小贱,比 朱滔、田悦 之炽大结连,是犹以孩婴而校 賁 育 也。”清 黄遵宪《赤穗四十七义士歌》:“况復五百年来,武门尚武,国多 賁 育 儔。”
    • 20.
      送气释义:语音学上把发辅音时有比较显著的气流出来叫送气,没有显著的气流出来叫不送气。普通话语音中的b,d,g,j,z,zh是不送气音,p,t,k,q,c,ch是送气音。送气、不送气也叫吐气、不吐气。

吐气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不送气释义:语音学上指发辅音时没有显著的气流出来。也说不吐气。
    • 2.
      吁呼释义:指吐气。
    • 3.
      吁气释义:⒈叹气。⒉呼气,吐气。
    • 4.
      吐气释义:⒈发泄出积在胸中的委屈或怨恨而感到痛快:扬眉吐气。⒉语音学上指送气。
    • 5.
      含吐释义:⒈谓调和。 ⒉孕育产生。⒊形容出没,隐现。⒋犹出入。比喻不相上下。⒌谓吸气、吐气。
    • 6.
      喷吼释义:(马)吐气长鸣。
    • 7.
      嘘天释义:仰天吐气。
    • 8.
      噫气释义:⒈气壅塞而得通。 吐气。⒉指风。⒊嗳气。
    • 9.
      噫欠释义:噫气和打哈欠。 泛指吐气。
    • 10.
      扬眉吐气释义:形容摆脱受压的困境后,高兴、痛快的样子。唐李白《与韩荆州书》:“君侯何惜阶前盈尺之地,不使白扬眉吐气,激昂青云耶!” 扬眉:眉头舒展。
    • 11.
      横眉吐气释义:犹言扬眉吐气。 形容摆脱了长期受压状态后高兴痛快的样子。
    • 12.
      气吐虹霓释义:虹霓:天空出现的弧形彩带。吐气能成天上彩虹。形容气魄很大。
    • 13.
      牀头人释义:指妻子。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凤仙》:“君一丈夫,不能为牀头人吐气耶?”清 宣鼎《夜雨秋灯录·龙梭三娘》:“临行,女泣告 叶:‘若蹉跎,可不必回见牀头人矣。’”清 俞樾《右台仙馆笔记·四川马厂山》:“然须祕密,虽牀头人勿洩也。”
    • 14.
      申冤释义:⒈洗雪冤屈:申冤吐气。为民申冤。也作伸冤。⒉自己申诉所受的冤屈,希望得到洗雪。
    • 15.
      虹霓吐颖释义:吐气成虹霓。形容有丰富的诗文才华。
    • 16.
      蜃景释义:大气中由于光线的折射作用而形成的一种自然现象。当空气各层的密度有较大的差异时,远处的光线通过密度不同的空气层就发生折射或全反射,这时可以看见在空中或地面以下有远处物体的影像。这种现象多在夏天出现在沿海一带或沙漠地方。古人误认为是蜃吐气而成,所以叫蜃景。通称海市蜃楼。
    • 17.
      蜃气释义:亦作“蜄气”。一种大气光学现象。光线经过不同密度的空气层后发生显著折射,使远处景物显现在半空中或地面上的奇异幻象。常发生在海上或沙漠地区。古人误以为蜃吐气而成,故称。
    • 18.
      袍褂党释义:指 民国 初年穿长袍马褂以示反对共和的豪绅阶层。鲁迅《花边文学·洋服的没落》:“这故事颇为传诵一时,给袍褂党扬眉吐气。”
    • 19.
      贲育释义:战国 时勇士 孟贲 和 夏育 的并称。 《韩非子·守道》:“战士出死,而愿为 賁 育。”《汉书·司马相如传下》:“臣闻物有同类而殊能者,故力称 乌获,捷言 庆忌,勇期 賁 育。”颜师古 注:“孟賁,古之勇士也,水行不避蛟龙,陆行不避豺狼,发怒吐气,声响动天。夏育,亦猛士也。”唐 元稹《批刘悟谢上表》:“况以 克融、廷凑 之狂脆小贱,比 朱滔、田悦 之炽大结连,是犹以孩婴而校 賁 育 也。”清 黄遵宪《赤穗四十七义士歌》:“况復五百年来,武门尚武,国多 賁 育 儔。”
    • 20.
      送气释义:语音学上把发辅音时有比较显著的气流出来叫送气,没有显著的气流出来叫不送气。普通话语音中的b,d,g,j,z,zh是不送气音,p,t,k,q,c,ch是送气音。送气、不送气也叫吐气、不吐气。

吐气造句

1.他常年累月埋头研究药物,曾受亲戚朋友的讥笑,这次他成功了,大可扬眉吐气啦!

2.解放后,广大劳动人民才过上了扬眉吐气、当家做主的幸福生活。

3.中国足球队提前两轮进入了世界杯,全中国人民都为之扬眉吐气

4.表姐考上了北大,姨妈总算是扬眉吐气了。

5.半个多世纪以来,奥运会上背负着“”的中国人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了。

6.梅花虽然独居一隅,但是它无时无刻不扬眉吐气

7.祝你新年快乐,洋洋得意;晦气扬长而去,好运扬眉吐气;阳春白雪漂亮,洋洋洒洒纳福;万事阳关大道!

8.祝你羊年喜气洋洋,满面阳光灿烂,爱情扬眉吐气,事业洋洋得意,晦气扬长而去,万事阳关大道。

9.祝你猴年喜气洋洋,满面阳光灿烂,爱情扬眉吐气,事业洋洋得意,晦气扬长而去,万事阳关大道。

10.祝你虎年喜气洋洋,满面阳光灿烂,爱情扬眉吐气,事业洋洋得意,晦气扬长而去,万事阳关大道。

11.祝你兔年喜气洋洋,满面阳光灿烂,爱情扬眉吐气,事业洋洋得意,晦气扬长而去,万事阳关大道。

12.冰冷的吐气带着温热,我们彼此看着对方即将要停止般的微弱呼吸。

13.一群小鱼在荷叶下游泳,一会儿出来吐气,一会儿钻入水底。

14.扬眉吐气扬起眉头,吐出怨气。形容摆脱了长期受压状态后高兴痛快的样子。

15.欢欢喜喜迎猴年,万事如意平安年,扬眉吐气顺心年,事业辉煌成功年,合家欢乐幸福年,身体健康万万年。

16.打倒了“四人帮”,长期受压抑的知识分子个个扬眉吐气

17.她终于得到了奋斗已久的奖励,总算是在家人面前扬眉吐气了一回。

18.这次他奋力一搏,击败强劲对手,终于得以扬眉吐气

19.小明努力苦读,今年考上榜首,总算有扬眉吐气的一日。

20.小明的成绩一直不好,但这次测验的了第三名,他爸爸妈妈终于也扬眉吐气一回。

吐气(tuq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吐气是什么意思 吐气读音 怎么读 吐气,拼音是tǔ qì,吐气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吐气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