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习 [shú xí]
1. 掌握熟练。
例熟习业务。
英[ be practised in; ]
2. 了解得很深刻。
例这样熟习了不同的技巧,就增加了运用语言的知识与能力。——老舍《我怎样学习语言》
英[ have the knack of; ]
熟习 引证解释
⒈ 了解得深刻。
引明 唐顺之 《条陈蓟镇练兵事宜》:“又以其暇时使绥兵谈説虏力之情状,与对敌胜败之故事,以熟习 蓟 人之心,而使之不慑。”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草河录下》:“是河两岸园亭,皆用档子法,其法京师多用之,南北省人非熟习内府工程者莫能为此。”
老舍 《骆驼祥子》一:“地名他很熟习。”
⒉ 学习或掌握得很熟练。
引清 戴名世 《<己卯墨卷>序》:“而人之学之者,自少而壮而老,终身钻研於其中,吟哦、讽诵、揣摩、熟习,相与扬眉瞬目,以求得当於场屋。”
国语词典
熟习 [shú xí]
⒈ 了解得很深刻。
引《儒林外史·第四三回》:「在镇远有五、六年,苗情最为熟习。」
近熟悉 熟练
反陌生 生疏
⒉ 学习得非常纯熟。
例如:「他熟习各种仪器的操作。」
熟习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十年老娘倒绷孩儿释义:比喻对素所熟习之事一时失手,犯了不该有的错误。宋 魏泰《东轩笔录》卷七:“苗振 以第四人及第。既而召试馆职,一日謁 晏丞相。晏 语之曰:‘君久从吏事,必疏笔砚。今将就试,宜稍温习也。’振 率然答曰:‘岂有三十年为老娘而倒綳孩子者乎!’”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念秧》:“主人俛首曰:‘作老娘三十年,今日倒綳孩儿,亦復何説!’”
- 2.
不熟释义:⒈谓谷物歉收。 《公羊传·庄公二十八年》:“君子之为国也,必有三年之委。一年不熟,告糴,讥也。”唐 韩愈《应所在典贴良人男女等状》:“原其本末,或因水旱不熟,或因公私债负,遂相典贴,渐以成风。”《豆棚闲话·党都司死枭生首》:“也令这些后生小子手里练习些技艺,心上经识些智着。万一时年不熟,转到荒乱时,也还有些巴栏,有些担架。”⒉食物未煮熟。《左传·宣公二年》:“宰夫胹熊蹯不熟,杀之。”冰心《关于女人·我最尊敬体贴她们》:“假如饭生煮不熟,或小孩喧哗吵闹,做丈夫的就会以责备的眼光看太太。”⒊不熟习;不熟悉。
- 3.
习水释义:谓熟习水性。
- 4.
习流释义:⒈水师。⒉今从后说。亦谓熟习水性。
- 5.
伤锦释义:语出《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子皮 欲使 尹何 为邑。 子产 曰:‘少,未知可否。’子皮 曰:‘愿,吾爱之,不吾叛也。使夫往而学焉,夫亦愈知治矣。’子产 曰:‘不可……子有美锦,不使人学製焉,大官、大邑,身之所庇也,而使学者製焉,其为美锦,不亦多乎?侨 闻学而后入政,未闻以政学者也。若果行此,必有所害。’”后因以“伤锦”谓不熟习政事而出任职官必将贻误公务。宋 王安石《游栖霞庵约平甫至因寄》诗:“官事真伤锦,君恩更饮冰。”清 王士禛《池北偶谈·谈艺二·李王二公书画》:“自此絶意荣望,敢意字民,復在畿邑,斐然
- 6.
便习释义:⒈熟悉;熟习。⒉引申为习惯。⒊君主左右受宠幸的近臣、后妃。⒋阿谀奉承。
- 7.
半生不熟释义:⒈食物没完全加工熟;果实没有完全成熟:肉煮得半生不熟的,没法吃。 葡萄半生不熟的,太酸。⒉(半生不熟的)不熟习;不熟练:他试着用半生不熟的英语跟外宾交谈。
- 8.
参头释义:⒈佛教禅林中称熟习礼仪,负责指导来自四方云游僧侣之人。⒉泛指和尚或道人。
- 9.
听不懂释义:显示无知、不熟习的。
- 10.
善习释义:犹熟习。
- 11.
夙习释义:谓积习;素所熟习。
- 12.
嫺习释义:亦作“嫻习”。熟习。
- 13.
摄影师释义:⒈实际操作或熟习摄影术的人,尤指从事职业照相者。⒉使用摄影机的人。
- 14.
明习释义:明了熟习。
- 15.
暴习释义:很快熟习。
- 16.
本行释义:⒈个人一贯从事的或长期已经熟习的行业:他原来是医生,还是让他干老本行吧。⒉现在从事的工作:三句话不离本行。熟悉本行业务。
- 17.
熟习释义:(对某种技术或学问)学习得很熟练或了解得很深刻:熟习业务。 他很熟习果树栽培知识。
- 18.
熟复释义:⒈反复熟习。⒉谓亲切,关怀。
- 19.
熟惯释义:熟习。
- 20.
熟烂释义:⒈熟透。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果二·银杏》:“一枝结子百十,状如楝子,经霜乃熟烂,去肉取核为果。”⒉十分熟习。清 方苞《<周官集注>序》:“朱子 既称《周官》徧布周密,乃 周公 运用天理熟烂之书。”《孽海花》第二回:“其实我那 雯青 同年兄的学问,实在数一数二!文章书法是不消説,史论一门《纲鑑》熟烂,又不消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