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三从 三从的意思
sāncóng

三从

简体三从
繁体三從
拼音sān cóng
注音ㄙㄢ ㄘㄨㄥ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sān,(1) 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组词】:三维空间。三部曲。三国(中国朝代名)。(2) 表示多次或多数。【组词】:三思而行。三缄其口。

cóng,(1) 跟随。【组词】:愿从其后。(2) 依顺。【组词】:顺从。盲从。从善如流。(3) 采取,按照。【组词】:从优。(4) 从事;参加。【组词】:从业。从政。投笔从戎。(5) 由,自。【组词】:从古至今。从我做起。(6) 跟随的人。【组词】:侍从。仆从。(7) 宗族中次于至亲的亲属。【例句】:从父(伯父、叔父的通称)。(8) 次要的。【组词】:主从。从犯。(9) 中国魏以后,古代官品(有“正品”和“从品”之分,宋代龙图阁大学士为从二品)。(10) 姓。

基本含义

指女子在婚姻中应该遵从三从,即在父母家时从父,出嫁后从夫,夫死从子。

三从的意思

三从 [sān cóng]

1. 旧礼教认为妇女应该做到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谓之“三从”。

三从 引证解释

⒈ 旧礼教认为妇女应该做到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谓之“三从”。

《仪礼·丧服》:“妇人有三从之义,无专用之道,故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
汉 班固 《白虎通·爵》:“妇人无爵何?阴卑无外事,是以有三从之义。”
宋 范成大 《故太夫人章氏挽词》:“孝敬三从谨,哀荣五福全。”
清 俞樾 《茶香室三钞·女人三护》:“按儒书所谓三从,佛书谓之三护。”

⒉ 指从曾祖、从祖、从父。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景宁寺》:“椿(杨椿 )弟 慎,冀州 刺史; 慎 弟 津,司空,并立性宽雅,贵义轻财。四世同居,一门三从。”


国语词典

三从 [sān cóng]

⒈ 旧礼教中妇女应遵守的从父、从夫、从子三个规范。

《仪礼·丧服》:「妇人有三从之义,无专用之道,故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


三从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从四德释义:封建社会为妇女制定的道德行为准则和规范。 三从: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妇德、妇言、妇容、妇功。意思是妇女的思想品德、言语举止、仪容态度以至家务劳动,都要严格遵守封建礼教的约束。
    • 2.
      三从释义:⒈旧礼教认为妇女应该做到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谓之“三从”。 ⒉指从曾祖、从祖、从父。
    • 3.
      双门释义:重门。指有财有势的门第。元 柯丹丘《荆钗记·团圆》:“念奴家年少,适侍英豪。在双门长成身自娇,守三从四德遵妇道,苹蘩颇諳晓。”
    • 4.
      外成释义:⒈旧谓夷狄顺从教化而相安无事。 《左传·文公十八年》:“举八元,使布教于四方。父义、母慈、兄友、弟共、子孝、内平外成。”杜预 注:“内,诸夏。外,夷狄。”孔颖达 疏:“此五教可常行,又谓之五典也。诸夏夷狄皆从其教,是为内平外成。”⒉谓女子出嫁。汉 班固《白虎通·嫁娶》:“妇人外成,以出适人为嫁。”《晋书·刑法志》:“女人有三从之义,无自专之道,出适他族,还丧父母,降其服纪,所以明外成之节,异在室之恩。”《诗·召南·采苹》“于以奠之,宗室牖下”郑玄 笺“凡昏事于女礼,设几筵于户外,此其义也与”唐 孔颖达 疏
    • 5.
      夫义妇德释义:夫遵守道义,不在外沾花惹草,不去跟别的女人鬼混,不赌博之类的。 而女的一方也是三从四德,相夫教子,不给老公戴绿帽子,不会懒惰等等。义为:夫妻恩爱,夫妻和睦,家庭幸福。
    • 6.
      女子无才便是德释义:旧时谓女子没有才学,才能做到三从四德。是封建社会中轻视妇女的恶习。
    • 7.
      恪守妇道释义:古时候的女人有三从四德,那时候要求女人一定要按照三从四德两规范来,不能做其他以外的事。
    • 8.
      扬蕤释义:⒈谓彩带飘舞。形容威武。晋 左思《吴都赋》:“摄乌号,佩干将。羽旄扬蕤,雄戟耀芒。”⒉显扬芳名。南朝 梁 江淹《伤友人赋》:“金虽重而见铸,桂徒芳而被折。百年一尽兮,贵扬蕤於后烈。”唐 杨炯《唐右将军魏哲神道碑》:“三从按礼,无亏内则之风;四德扬蕤,载阐中闺之训。”
    • 9.
      秕言谬説释义:错误的言论。 《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论三从》:“秕言谬説,自相矛盾。”
    • 10.
      竹林的故事释义:短篇小说。冯文炳作。1925年发表。以竹林为背景,用第一人称手法,描述农家女阿三从童年到结婚几个生活片断,塑造出一个贤惠乖巧的女性形象。作品具有田园般的诗情画意,风格冲淡朴实。
    • 11.
      缌服释义:即缌麻服。多指关系较远的族亲。《礼记·玉藻》:“童子不裘不帛,不屨絇,无緦服。”《魏书·高祖孝文帝纪下》:“詔復七庙子孙及外戚緦服已上,赋役无所与。”《资治通鉴·梁武帝中大通三年》:“家世孝友,緦服同爨。”胡三省 注:“凡三从之服,服緦麻。”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薛慰娘》:“村有秀才与同姓,闻之,趋詰家世,盖生緦服叔也。”参见“緦麻”。
    • 12.
      袒免亲释义:指五服以外的远亲,如高祖的亲兄弟、曾祖的堂兄弟、祖父的再从兄弟、父亲的三从兄弟、自己的四从兄弟及三从侄、再从侄孙等。
    • 13.
      重三释义:⒈即重卦。两个三爻的单卦相重。《京氏易传》卷下:“重三成六,能事毕矣。”参见“重卦”。⒉即上巳。指农历三月初三日。唐 张说《三月三日定昆池奉和萧令得潭字韵》:“暮春三月日重三,春水桃花满禊潭。”宋 陆游《上巳》诗:“残年登八十,佳日遇重三。”明 胡震亨《唐音癸籤·诂笺一》:“五月五日曰重五,九月九日曰重九,则三月三日亦宜曰重三也。”清 赵翼《金二雅绘禊游图》诗:“重三从此增故事,不数典午 永和 时。”参见“上巳”。
    • 14.
      龆岁释义:犹龆年。南朝 梁 江淹《建平王太妃周氏行状》:“凝采齠岁,賁章笄年。”唐 权德舆《送三从弟长孺擢第后归徐州觐省序》:“且尔齠岁秀发,好学不迁。”清 王继香《<小螺庵病榻忆语>书后》:“诞灵儒门,凝采齠岁。”

三从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从四德释义:封建社会为妇女制定的道德行为准则和规范。 三从: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妇德、妇言、妇容、妇功。意思是妇女的思想品德、言语举止、仪容态度以至家务劳动,都要严格遵守封建礼教的约束。
    • 2.
      三从释义:⒈旧礼教认为妇女应该做到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谓之“三从”。 ⒉指从曾祖、从祖、从父。
    • 3.
      双门释义:重门。指有财有势的门第。元 柯丹丘《荆钗记·团圆》:“念奴家年少,适侍英豪。在双门长成身自娇,守三从四德遵妇道,苹蘩颇諳晓。”
    • 4.
      外成释义:⒈旧谓夷狄顺从教化而相安无事。 《左传·文公十八年》:“举八元,使布教于四方。父义、母慈、兄友、弟共、子孝、内平外成。”杜预 注:“内,诸夏。外,夷狄。”孔颖达 疏:“此五教可常行,又谓之五典也。诸夏夷狄皆从其教,是为内平外成。”⒉谓女子出嫁。汉 班固《白虎通·嫁娶》:“妇人外成,以出适人为嫁。”《晋书·刑法志》:“女人有三从之义,无自专之道,出适他族,还丧父母,降其服纪,所以明外成之节,异在室之恩。”《诗·召南·采苹》“于以奠之,宗室牖下”郑玄 笺“凡昏事于女礼,设几筵于户外,此其义也与”唐 孔颖达 疏
    • 5.
      夫义妇德释义:夫遵守道义,不在外沾花惹草,不去跟别的女人鬼混,不赌博之类的。 而女的一方也是三从四德,相夫教子,不给老公戴绿帽子,不会懒惰等等。义为:夫妻恩爱,夫妻和睦,家庭幸福。
    • 6.
      女子无才便是德释义:旧时谓女子没有才学,才能做到三从四德。是封建社会中轻视妇女的恶习。
    • 7.
      恪守妇道释义:古时候的女人有三从四德,那时候要求女人一定要按照三从四德两规范来,不能做其他以外的事。
    • 8.
      扬蕤释义:⒈谓彩带飘舞。形容威武。晋 左思《吴都赋》:“摄乌号,佩干将。羽旄扬蕤,雄戟耀芒。”⒉显扬芳名。南朝 梁 江淹《伤友人赋》:“金虽重而见铸,桂徒芳而被折。百年一尽兮,贵扬蕤於后烈。”唐 杨炯《唐右将军魏哲神道碑》:“三从按礼,无亏内则之风;四德扬蕤,载阐中闺之训。”
    • 9.
      秕言谬説释义:错误的言论。 《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论三从》:“秕言谬説,自相矛盾。”
    • 10.
      竹林的故事释义:短篇小说。冯文炳作。1925年发表。以竹林为背景,用第一人称手法,描述农家女阿三从童年到结婚几个生活片断,塑造出一个贤惠乖巧的女性形象。作品具有田园般的诗情画意,风格冲淡朴实。
    • 11.
      缌服释义:即缌麻服。多指关系较远的族亲。《礼记·玉藻》:“童子不裘不帛,不屨絇,无緦服。”《魏书·高祖孝文帝纪下》:“詔復七庙子孙及外戚緦服已上,赋役无所与。”《资治通鉴·梁武帝中大通三年》:“家世孝友,緦服同爨。”胡三省 注:“凡三从之服,服緦麻。”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薛慰娘》:“村有秀才与同姓,闻之,趋詰家世,盖生緦服叔也。”参见“緦麻”。
    • 12.
      袒免亲释义:指五服以外的远亲,如高祖的亲兄弟、曾祖的堂兄弟、祖父的再从兄弟、父亲的三从兄弟、自己的四从兄弟及三从侄、再从侄孙等。
    • 13.
      重三释义:⒈即重卦。两个三爻的单卦相重。《京氏易传》卷下:“重三成六,能事毕矣。”参见“重卦”。⒉即上巳。指农历三月初三日。唐 张说《三月三日定昆池奉和萧令得潭字韵》:“暮春三月日重三,春水桃花满禊潭。”宋 陆游《上巳》诗:“残年登八十,佳日遇重三。”明 胡震亨《唐音癸籤·诂笺一》:“五月五日曰重五,九月九日曰重九,则三月三日亦宜曰重三也。”清 赵翼《金二雅绘禊游图》诗:“重三从此增故事,不数典午 永和 时。”参见“上巳”。
    • 14.
      龆岁释义:犹龆年。南朝 梁 江淹《建平王太妃周氏行状》:“凝采齠岁,賁章笄年。”唐 权德舆《送三从弟长孺擢第后归徐州觐省序》:“且尔齠岁秀发,好学不迁。”清 王继香《<小螺庵病榻忆语>书后》:“诞灵儒门,凝采齠岁。”

三从造句

1.随着时代的变迁,妇女已摆脱三从四德的观念。

2.此人并没有什么实际本领,光凭三从四德混饭吃。

3.要求现代妇女遵守三从四德,难免引来不合时宜之讥。

4.不彻底砸烂三从四德这个精神枷锁,就没有社会主义时代的真正的男女平等。

5.只有彻底摆脱三从四德等封建礼教的束缚,妇女才能获得解放。

6.尤其对夫君不仅要温柔,而且要三从四德。

7.三从四德,是封建社会强加在妇女身上的精神枷锁。

三从(sanco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三从是什么意思 三从读音 怎么读 三从,拼音是sān cóng,三从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三从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