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大故 大故的意思

大故

简体大故
繁体
拼音dà gù
注音ㄉㄚˋ ㄍㄨ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dà dài,(1)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组词】: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2) 指大小的对比。【例句】: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3) 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组词】:大局。大众。(4) 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组词】:不大高兴。(5) 年长,排行第一。【组词】:老大。(6) 敬辞。【组词】:大作。大名。大手笔。(7) 时间更远。【组词】:大前年。(8) 〔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9) 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组词】:大概。大凡。(1) 〔大夫〕医生(“夫”读轻声)。(2) 〔大王〕戏曲、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王”读轻声)。(1) 古通“太”。(2) 古通“泰”。

gù,(1) 意外的事情。【组词】:事故。变故。故障。(2) 原因。【组词】:缘故。原故。(3) 有心,存心。【组词】:故意。故杀(有意谋杀)。明知故犯。(4) 老,旧,过去的,原来的。【例句】:故事(a.旧事,成例;b.有连贯性的比较完整的事情,比较适合于口头讲述,“事”读轻声)。故人。故乡。故土(故乡)。故园(故乡)。故居。故国(故乡,亦指祖国)。故纸堆(泛指旧而多的文籍)。革故鼎新(“革”,除去;“鼎”,更新;破除旧的,建立新的)。故步自封(“故步”,原来的步子;“封”,限制;喻安于现状,不求进取。亦作“固步自封”)。(5) 朋友,友情。【组词】:亲故。沾亲带故。(6) 死亡(指人)。【组词】:故去。病故。(7) 所以,因此。【组词】:故此。故而。(8) 古同“顾”,反而。

基本含义

指重大的事故或灾难。

大故的意思

大故 [dà gù]

1. 重大事故;父母之死。

国有大故。——《周礼·大宗伯》。注:“谓凶灾。”
妇人免乳大故,十死一生。——《资治通鉴》

[funeral of parents;]

大故 引证解释

⒈ 重大的事故。多指对国家、社会有重大影响的祸患,如灾害、兵寇、国丧等。

《周礼·地官·小司徒》:“凡国之大事,致民;大故,致餘子。”
郑玄 注:“大故,谓灾寇也。”
《汉书·匈奴传下》:“自 黄龙、竟寧 时,单于朝中国輒有大故。”
颜师古 注:“大故,谓国之大丧。”
宋 欧阳修 《与富文忠公书》:“朝廷新有大故,时事多艰。”
明 张居正 《杂著》:“虽歷命二百有餘,累经大故,而海内人心宴然不摇,斯用威之效也。”

⒉ 指父母丧。

《孟子·滕文公上》:“今也不幸至於大故,吾欲使子问於 孟子,然后行事。”
赵岐 注:“谓大丧也。”
《儿女英雄传》第十七回:“便是为人子女,不幸遇着大故,立刻穿上一身孝,难道释服后便算完了事了不成?”
汪敬熙 《一个勤学的学生》:“他忽然长叹一声,把脸沉下,仿佛象遭了大故一样,又把头垂着。”

⒊ 泛指死亡。

《楚辞·九章·怀沙》:“舒忧娱哀兮,限之以大故。”
王逸 注:“大故,死亡也。”
唐 韩愈 《祭故陕府李司马文》:“如何不常,以至大故,呜呼哀哉!”

⒋ 指严重的过失或罪恶。

《论语·微子》:“故旧无大故,则不弃也。”
何晏 集解引 孔安国 曰:“大故,谓恶逆之事。”
《汉书·杜延年传》:“延年 愚,以为丞相久故,及先帝用事,非有大故,不可弃也。”
《旧唐书·赵憬传》:“臣谓宜须採听时论,以所举多者先用,必非大故,皆不弃之。”

⒌ 犹言特别。参见“大古”。

《朱子语类》卷九:“除是大故聪明,见得不是便翻了。”
元 张国宾 《衣锦还乡》第一折:“薛仁贵 箭发无偏曲,手段不寻俗; 张士贵 拽硬射规却不大故。”
元 纪君祥 《赵氏孤儿》第四折:“这个老丈丈为甚遭诛戮?这个穿红袍的大故心毒!”

⒍ 犹言大约,大概。参见“大古”。

《朱子语类》卷六一:“如此説时,好名大故未是好事在。”
《朱子语类》卷一三三:“蜀 人大故强悍易反, 成都 尝有一通判要反。”

⒎ 《墨经》中的逻辑术语,与“小故”相对。即充足而必要条件。

《墨子·经说上》:“大故,有之必然;无之必不然。”

⒏ 重要的原因。

唐 柳宗元 《与许京兆孟容书》:“宗元 於众党人中,罪状最甚。神理降罚,又不能即死。犹对人言语,求食自活,迷不知耻,日復一日。然亦有大故……恐一日填委沟壑,旷坠先绪,以是怛然痛恨,心肠沸热。”


国语词典

大故 [dà gù]

⒈ 父亲或母亲去世。

《孟子·滕文公上》:「今言不幸至于大故,吾欲使子问于孟子,然后行事。」
《聊斋志异·卷一一·陈云楼》:「今遭大故,音耗遂梗,久不如黄省问。」

⒉ 死期、死亡。

《楚辞·屈原·九章·怀沙》:「舒忧娱哀兮,限之于大故。」
《汉书·卷六〇·杜周传》:「延年愚,以为丞相久故,及先帝用事,非有大故,不可弃也。」

⒊ 重大的错误。

《论语·微子》:「不使大臣怨乎不以,故旧无大故,则不弃也。」

⒋ 充足条件。

《墨子·经说上》:「大故,有之必无然,若见之成见也。」

⒈ 大略。也作「大古」。

《朱子语类辑略·卷五》:「因言读书用功之难,诸公觉得大故浅近,不曾著心。」

⒉ 特别。也作「大古」。


大故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不大古释义:不怎么样。又作“不大故”。
    • 2.
      余子释义:⒈古代卿大夫嫡长子之外的儿子。《左传·昭公二十八年》:“谓 知徐吾、赵朝、韩固、魏戊,餘子之不失职,能守业者也。”杜预 注:“卿之庶子为餘子。”《吕氏春秋·报更》:“张仪,魏氏 餘子也。”高诱 注:“大夫庶子为餘子,受氏为 张。”⒉指百姓家庭中服役正卒以外的子弟。古代军制,家致一人为正卒,馀皆为羡卒,称“餘子”。《周礼·地官·小司徒》:“凡国之大事,致民;大故,致餘子。”郑玄 注引 郑司农 曰:“国有一事,当徵召会聚百姓,则小司徒召聚之。餘子谓羡也。”孙诒让 正义:“云‘大故,致餘子’者,谓国被灾寇,则发
    • 3.
      减膳彻悬释义:减少肴馔和停奏音乐。古代皇帝在发生天灾或天象变异时,往往以此表示自责。《资治通鉴·晋恭帝元熙元年》:“今入岁以来,阴阳失序,风雨乖和,是宜减膳彻悬,侧身修道。”胡三省 注:“古者,天子膳用六牲,具马、牛、羊、犬、豕、鸡。诸侯膳用三牲。悬,乐悬也。天子宫悬,诸侯轩悬。大荒、大札,天地有烖,国有大故,则减膳彻悬。”
    • 4.
      大故释义:⒈重大的事故。旧 时多指父亲或母亲死亡。⒉重大的灾害。指水、旱、荒年等。《周礼 春官 大宗伯》:“国有大故,则旅上帝及四望。”⒊严重的罪恶。《论语 微子》:“故旧无大故,则不弃也。”
    • 5.
      委至释义:⒈谓周详亲切。 《魏书·阉官传·王质》:“高祖 颇念其忠勤宿旧,每行留大故,冯司徒 亡,废 冯后,陆叡、穆泰 等事,皆赐 质 以璽书,手笔莫不委至,同之戚贵。”⒉犹屡至。唐 韩愈《与少室李拾遗书》:“加又有非人力而至者,年穀熟衍,符貺委至。”
    • 6.
      小故释义:⒈《墨经》中的逻辑术语,即必要条件之一。同“大故”相对。《墨子·经说上》:“小故,有之不必然,无之必不然。”⒉小变故;小缘故。汉 贾谊《新书·铸钱》:“凡治不得,应天地。星辰有动,非小故也。”《三国志·吴志·孙皎传》:“尝以小故与 甘寧 忿争。”⒊小过失。《宋史·范仲淹传》:“仲淹 曰:‘太后受遗先帝,调护陛下者十餘年,宜掩其小故,以全后德。’”
    • 7.
      彻县释义:亦作“彻悬”。古代君王或卿大夫遇有灾患疾病,即撤去悬挂的钟磬之类乐器,表示不敢贪图逸乐。《礼记·丧大记》:“疾病,外内皆埽。君大夫彻县,士去琴瑟。”《礼记·曲礼下》:“大夫无故不彻县。”《墨子·七患》:“故凶饥存乎国,人君彻鼎食五分之五,大夫彻县。”《资治通鉴·晋恭帝元熙元年》:“今入岁已来,阴阳失序,风雨乖和;是宜减膳彻悬。”胡三省 注:“悬,乐悬也,天子宫悬,诸侯轩悬。大荒,大札,天地有烖,国有大故,则减膳彻乐。”《清史稿·高宗纪二》:“戊子,詔以五月朔日食,行在彻悬,斋戒。”参见“彻乐”。
    • 8.
      新鬼释义:⒈新死者的鬼魂。《左传·文公二年》:“吾见新鬼大故鬼小。”唐 杜甫《兵车行》:“新鬼烦寃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清 孔尚任《桃花扇·会狱》:“墙角新鬼带血来分辩。”⒉谓新死者。鲁迅《南腔北调集·为了忘却的记念》:“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
    • 9.
      棘人释义:《诗·桧风·素冠》:“庶见素冠兮,棘人欒欒兮,劳心慱慱兮。”郑玄 笺:“急於哀慼之人。”后人居父母丧时,自称“棘人”。明 孙仁孺《东郭记·遍国中》:“素冠聊拟棘人欒,萧索西风墓木盘。”清 周亮工《清明闻同人各有饮所风雨荒园悽然有感》诗:“燧火偏迷羈旅路,清明独上棘人心。”《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五回:“如果老头子不死,他又何尝有甚父丧大故向人借钱?又何故好好的自称棘人?”
    • 10.
      王门释义:⒈指王宫之皋门、库门。《周礼·地官·大司徒》:“若国有大故,则致万民於王门。”孙诒让 正义:“王门即王宫之皋门、库门。”⒉犹王庭,帝阙。《竹书纪年》卷上:“元年乙酉帝(帝 废)即位,诸夷宾于王门。”《后汉书·东夷传序》:“自 少康 已后,世服王化,遂宾於王门,献其乐舞。”唐 杨炯《原州百泉县令李君神道碑》:“九千里之丹凤,始践王门;七十日之黄龙,初阶郡职。”⒊王爷的邸第。《文选·陆厥<奉答内兄希叔诗>》:“王门所以贵,自古多俊民。”刘良 注:“王门,谓 邵陵王 门也。”唐 杜甫《行次古城店泛江》诗:“王
    • 11.
      秘谋释义:⒈秘密的计谋;奥秘的计策。 《新唐书·褚亮传》:“王每征伐,亮 在军中,尝预祕谋,有裨辅之益。”《新唐书·后妃传上·文德长孙皇后》:“玄龄 久事陛下,预奇计祕谋,非大故,愿勿置也。”⒉指秘密谋划。黄远庸《报界之风潮》:“是社中人,多係去年在 京 津 一带祕谋起义者。”
    • 12.
      积学释义:⒈谓积累学问。《韩诗外传》卷五:“虽庶民之子孙也,积学而正身,行能礼仪,则归之士大夫。”《三国志·蜀志·刘焉传》:“居 阳城山,积学教授,举贤良方正。”《元史·董俊传》:“射,百日事耳;《诗》《书》,非积学不通。”清 陆陇其《答嘉定李生玉如书》:“方期贤者积学奋飞,为时羽仪,不谓亦罹此大故,何天之降罔,一至於斯。”⒉犹博学;饱学。唐 韩愈《顺宗实录三》:“给事中 陆质、中书舍人 崔枢 积学懿文,守经据古,夙夜讲习,庶协于中。”清 戴名世《张贡五文集序》:“张君 贡五,三湘 间积学能文之士也。”包天笑《钏影
    • 13.
      计研心筭释义:谓精心研究计算。 宋 范浚《张府君墓志铭》:“繼丁大故,生産益落,府君得計研心筭以治産,累歲遂致饒衍。”

大故(dag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大故是什么意思 大故读音 怎么读 大故,拼音是dà gù,大故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大故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