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贝叶 贝叶的意思
bèi

贝叶

简体贝叶
繁体貝葉
拼音bèi yè
注音ㄅㄟˋ ㄧㄝ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bèi,(1) 蛤蜊、珠母、刀蚌、文蛤等有介壳软体动物的总称。(2) 指贝类动物的硬壳。【组词】:贝壳。贝雕。(3) 古代用贝壳做的货币。(4) 姓。

yè xié,(1) 植物的营养器官之一。【组词】:树叶。菜叶。叶子。叶落归根。一叶知秋。一叶蔽目(喻目光短浅,常被眼前细小事物所遮蔽,看不到远处、大处。亦称“一叶障目”)。(2) 像叶子的。【组词】:铁叶。百叶窗。(3) 同“页”。(4) 世代,时期。【组词】:初叶。末叶。(5) 姓。(1) 和洽,合。【组词】:叶韵。

基本含义

贝叶意为贝壳的叶子,比喻微小而珍贵的东西。

贝叶的意思

贝叶 [bèi yè]

1. 古代印度人用以写经的树叶。亦借指佛经。

贝叶 引证解释

⒈ 古代 印度 人用以写经的树叶。亦借指佛经。

唐 玄奘 《谢敕赉经序启》:“遂使 给园 精舍,并入提封;贝叶灵文,咸归册府。”
元 荣肇 《原释》:“如兇恶之徒,日诵贝叶之书,心藏蛇蝎之行,既死矣,以其能信佛,佛即引之而享天堂之乐。”


国语词典

贝叶 [bèi yè]

⒈ 贝多树的树叶。古代印度人将佛经书写于上。

《说一切有部毘奈耶·卷四八》:「桦皮、贝叶、笔、墨、灯明,此要所须,便宜多进入。」
《红楼梦·第一七、一八回》:「因听见长安都中有观音遗迹并贝叶遗文,去岁随了师父上来,现在西门外牟尼庵住著。」


贝叶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南山寺释义:⒈在 福建省 漳州市 南。唐 开元 24年(公元736年)建。寺内 大雄宝殿 巍峨庄严。东殿 净业堂,中有一尊用天然的石笋雕琢成的一丈八尺高的弥陀佛。寺内还有一只大铜钟,系 元朝 延祐 年间铸造。又有来自 印度 的《贝叶经》和颁自 清 廷的《全藏经》等珍贵文物。⒉在 广西 贵县 南山公园 内。建于 北宋。宋太宗 赐御书,宋仁宗 题:“景祐 禅寺”额匾。元文宗 即位削壁,杂树间生,传 南山 有“不老松”三字。登山可览 贵县 全城风光。⒊祐国寺、极乐寺、善德堂 的合称。在 山西省 东北部 五台山 台怀镇 南
    • 2.
      叶书释义:⒈用树叶写的书信。 ⒉贝叶书的简称。古代印度人常用贝多罗树的叶书写佛经,故佛经亦称“叶书”。
    • 3.
      多罗释义:⒈梵文Pattra的译音。亦译作“贝多罗”。树名。即贝多树。形如棕榈,叶长稠密,久雨无漏。其叶可供书写,称贝叶。唐 玄奘《大唐西域记·恭建那补罗国》:“城北不远有多罗树林,周三十餘里。其叶长广,其色光润,诸国书写,莫不採用。”唐 杜甫《山寺》诗:“吾知多罗树,却倚莲花臺。”参阅《翻译名义集·林木》。⒉食器。《南史·夷貊传上·扶南国》:“﹝ 毗騫王 ﹞常遗 扶南王 纯金五十人食器,形如圆盘,又如瓦塸,名为多罗,受五升,又如椀者受一升。”⒊脂粉盒。《太平御览》卷七一七引 南朝 宋 何承天《纂文》曰:“多罗,
    • 4.
      心相释义:⒈佛教语。指能感知之心。南朝 梁 慧皎《高僧传·义解五·宝亮》:“如来乘本愿以託生,现慈力以应化,离文字以设教,忘心相以通道。”唐 张说《鄎国长公主碑》:“贝叶真偈,现心相於银钩。”宋 吴处厚《青箱杂记》卷四:“谚曰:‘有心无相,相逐心生,有相无心,相随心灭。’此言人以心相为上也。”⒉方言。心思,兴趣。《何典》第六回:“人説‘叫化三年,做官无心相’。”
    • 5.
      慧叶释义:即贝叶。指佛经。
    • 6.
      树经释义:佛教语。 刻于贝多罗树叶上的佛教经典。唐 武则天《大周新翻三藏圣教序》:“拂石年穷,树经无泯。”参见“贝叶经”。
    • 7.
      梖多释义:梵语pattra的音译字。即贝叶树。
    • 8.
      梵夹释义:亦作“梵荚”。亦作“梵筴”。佛书。佛书以贝叶作书,贝叶重迭,用板木夹两端,以绳穿结,故称。唐 李贺《送沉亚之歌》:“白藤交穿织书笈,短策齐裁如梵夹。”王琦 汇解引 唐 杜宝《大业杂记》:“新翻经本,从外国来,用贝多树叶,形似枇杷叶而厚大,横作行书,约经多少,缀其一边如牒然,今呼为梵夹。”《资治通鉴·唐懿宗咸通三年》:“又於禁中设讲席,自唱经,手録梵夹。”胡三省 注:“梵夹,贝叶经也;以板夹之,谓之梵夹。”清 赵翼《祥符寺》诗:“前朝留梵荚,籤轴至今縢。”自注:“寺有 宣德 中所颁全部藏经。”清 俞樾《茶香
    • 9.
      梵经释义:贝叶经;佛经。 唐 司空曙《赠衡岳隐禅师》诗:“讲席旧逢山鸟至,梵经初向竺僧求。”《宋史·外国传六·天竺》:“乾德 三年,沧州 僧 道圆 自西域还,得佛舍利一水晶器、贝叶梵经四十夹来献。”元 吴莱《东夷倭人小折迭画扇子歌》:“徐市 子孙附飞舲,奝然 家世杂梵经。”
    • 10.
      梵贝释义:⒈“梵册贝叶”的省称。 指佛经。⒉指法螺。贝,螺壳。
    • 11.
      贝书释义:指佛经,因古代印度用贝叶写佛经而得名。也叫贝叶书。
    • 12.
      贝叶书释义:缅甸人用贝多罗树的叶子(即贝叶)刻写成的书。在刻好的贝叶上涂上煤油,字迹即可显现出来。用细绳串连刻好的贝叶即成。
    • 13.
      贝叶棕释义:常绿乔木,高可达20多米,茎上有环状叶痕,叶子大,掌状羽形分裂,花乳白色,有臭味。 只开一次花,结果后即死亡。叶子叫贝叶,可以做扇子,也可代纸做书写材料,用贝叶写的佛经叫做贝叶经。也叫贝多。
    • 14.
      贝多释义:梵语音译词。 也译作多。贝叶树,常绿乔木。产于印度。叶子用水沤后可当纸用,印度佛教徒多用来写佛经。
    • 15.
      贝多经释义:见“贝叶经”。
    • 16.
      贝夹释义:指佛经。贝叶经用绳带缀连两木板夹藏,故称。亦称梵夹或经夹。
    • 17.
      贝经释义:贝叶经,佛经。元 王恽《宋宾客弘道挽辞》:“诚身初不离儒行,进读何妨杂贝经。”明 陆采《明珠记·酬节》:“年老心閒,对日长只把贝经翻诵。”景耀月《落花篇》之七:“恨无眷属留仙籍,幸有色香在贝经。”
    • 18.
      贝藏释义:指佛经。藏,佛教经典。古 印度 人书之于贝叶上,故称。
    • 19.
      金策释义:⒈古代记载大事或帝王诏命的连编金简。 汉 张衡《西京赋》:“帝有醉焉,乃为金策,锡用此土”《汉书·武帝纪》“﹝ 元封 元年﹞夏四月癸卯,上还,登封 泰山”颜师古 注引 三国 魏 孟康 曰:“王者功成治定,告成功於天。封,崇也,助天之高也。刻石纪号,有金策石函金泥玉检之封焉。”唐 白居易《一策头》:“是以窥玉旒,读金策,惭惶僶俛,不知所裁者久矣。”⒉指禅杖。僧所持。《文选·孙绰<游天台山赋>》:“被毛褐之森森,振金策之铃铃。”李善 注:“金策,锡杖也。”唐 权德舆《锡杖歌送明楚上人归佛川》诗:“口翻贝叶古字
    • 20.
      饭鉢释义:盛饭的钵盂。 元 张宪《赠西僧》诗:“胡经函贝叶,饭鉢繫椰瓢。”

贝叶(beiye)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贝叶是什么意思 贝叶读音 怎么读 贝叶,拼音是bèi yè,贝叶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贝叶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