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摇脣鼓舌 摇脣鼓舌的意思
yáochúnshé

摇脣鼓舌

简体摇脣鼓舌
繁体搖脣鼓舌
拼音yáo chún gǔ shé
注音ㄧㄠˊ ㄔㄨㄣˊ ㄍㄨˇ ㄕㄜˊ
结构ABCD式
字数4字词语

拆字解意

yáo,(1) 摆动。【组词】:摇曳。摇晃。摇荡。摇篮。动摇。摇摆。摇头摆尾。摇摇欲坠。扶摇直上。(2) 往上升。【组词】:风举云摇。

chún, ◎ 同“唇”。

gǔ,(1) 打击乐器,圆柱形,中空,两头蒙皮。【例句】:鼓乐(yuè)。鼓角(jiǎo)。大鼓。(2) 形状、声音、作用像鼓的。【组词】:耳鼓。石鼓。(3) 敲击或拍打使发出声音。【组词】:鼓吹。鼓噪。(4) 发动,使振作起来。【组词】:鼓励。鼓动。鼓舞。一鼓作气。(5) 高起,凸出。【组词】:鼓包。鼓胀。(6) 古代夜间击鼓以报时,一鼓即一更。

shé,(1) 人或动物嘴里辨别滋味、帮助咀嚼和发音的器官。【组词】:舌头。舌耕(a.指读书勤奋;b.旧时学者授徒,依口说谋生,好像农夫耕田得粟)。唇枪舌剑。(2) 语言辩论的代称。【例句】:舌战(激烈议论)。(3) 像舌头的东西。【组词】:帽舌。火舌。(4) 铃或释中的锤。(5) 指箭靶两旁上下伸出的部分。

基本含义

形容人说话善于夸大其词或夸夸其谈,以吹捧自己或别人。

摇脣鼓舌的意思

摇脣鼓舌 [yáo chún gǔ shé]

1. 形容利用口才进行煽动或游说。 亦泛指多言,卖弄口才。《庄子·盗跖》:“摇脣鼓舌,擅生是非,以迷天下之主。”《魏书·萧衍传》:“曲体胁肩,摇脣鼓舌,候当朝之顾指,邀在位之餘论。”亦作“摇唇鼓舌”。宋 洪迈《夷坚甲志·高俊入冥》:“又一女反缚,以钳钳其舌。吏曰:‘生前好摇唇鼓舌者。’”清 和邦额《夜谭随录·梁生》:“梁兄 眼大如豆,乃亦摇唇鼓舌,吹毛求疵,那足为月旦评!”郭沫若《虎符》第三幕:“那些人除掉摇唇鼓舌之外,实在也没有多么大的本领。”亦省作“摇脣”、“摇鼓”、“摇唇”。《北史·尉瑾传》:“好学 吴 人摇脣振足,为人所哂。”宋 文莹《玉壶清话》卷五:“凡封章建议,务更张、喜激昂辈摇鼓捭闔,公悉屏之。”章炳麟《文学总略》:“战国 从横之士,抵掌摇唇,亦多积句,是则耦丽之体,适可称职。”


摇脣鼓舌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巧舌如簧释义:舌头灵巧得就像乐器里的簧片一样,形容能说会道,善于狡辩。
    • 2.
      花言巧语释义:原指铺张修饰而内容空泛的言语或文章。后多指用来骗人的虚假而动听的话。宋朱熹《朱子语类》卷二○:“‘巧言’即今所谓花言巧语,如今世举子弄笔端做文字者也。”

摇脣鼓舌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沉默寡言释义:沉默:不出声;寡:少。不声不响,很少说话。
    • 2.
      哑口无言释义:哑口:像哑巴一样。像哑巴一样说不出话来。形容理屈词穷的样子。

摇脣鼓舌(yaochungushe)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摇脣鼓舌是什么意思 摇脣鼓舌读音 怎么读 摇脣鼓舌,拼音是yáo chún gǔ shé,摇脣鼓舌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摇脣鼓舌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