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芦苇 芦苇的意思
wěi

芦苇

简体芦苇
繁体蘆葦
拼音lú wěi
注音ㄌㄨˊ ㄨㄟ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lú,(1) 〔芦苇〕多年生草本植物,多生于水边,茎中空,茎可编席,亦可造纸。简称“芦”,如“芦花”、“芦根”、“芦笛”、“芦席”、“芦荡”;亦简称“苇”,如“芦丛”、“芦塘”、“芦箔”、“芦荡”。(2) 姓。

wěi, ◎ 〔芦苇〕见“芦”。

基本含义

比喻人的品质高尚,能屈能伸,不畏艰难困苦。

芦苇的意思

芦苇 [lú wěi]

1. 一种高大的禾草,具匍匐的根状茎,叶宽而扁平,大型刷子状圆锥花序,广布潮湿地带,用作编制席子、帘子、格子。

[ditch reed; rush;]

芦苇 引证解释

⒈ 多年生草本植物。生于湿地或浅水,叶子披针形,茎中空,光滑,花紫色。茎可造纸、葺屋、编席等。根茎叫芦根,可供药用。穗可做扫帚。


国语词典

芦苇 [lú wěi]

⒈ 植物名。禾本科芦属,多年生草本。花穗呈紫色,下有白毛,可随风飞散,将种子传到远方。多生长于溪流两岸或沼泽、湿地等水分充足的地方。茎细致光泽,可编织芦帘、芦席。


芦苇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芦花释义:芦苇花轴上密生的白毛。
    • 2.
      草甸释义:分布于气候和土壤湿润、无林地区或林间地段的多年生草本植物群落。分高山草甸、低地草甸和森林草甸。可供放牧和割草。
    • 3.
      蒌蒿释义: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互生,背面密生灰白色细毛,花冠筒状,淡黄色。 叶子可以做艾的代用品。

芦苇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初入芦苇,不知深浅释义:比喻阅历不深,不知利害。 《金瓶梅词话》第七一回:“我家做官的,初入芦苇,不知深浅,望乞大人,凡事扶持一二。”
    • 2.
      一苇可航释义:⒈一苇:一捆芦苇。用一捆芦苇作成一只小船就可以通行过去。⒉比喻水面相隔很近,不难渡过。亦作“航一苇”。⒊比喻用微薄之力就可以把事情解决。
    • 3.
      一苇杭之释义:一苇:源出自《诗经·卫风·河广》。 佛家也有一苇渡江,夸张写法意为一根芦苇。
    • 4.
      一苇渡杭释义:用一条芦苇过河。
    • 5.
      上不得芦苇释义:“芦苇”是制席的原料,用作“席”的代名词。“上不得芦苇”即“上不得席面”。谓不善于在正式场合应酬。
    • 6.
      下埽释义:筑堤时把筑堤材料放下去。埽,用秫秸、芦苇、树枝等捆成的筑堤材料。清 周亮工《书影》卷三:“此今治河下埽之始,但今易以柳枝,苇条耳。”《儿女英雄传》第二回:“他在工多年,讲到那些里头--挑坝、下埽、加堤的工程,怎样购料,怎样作工,怎样省事,怎样赚钱--那一件也瞒他不过。”
    • 7.
      乌蓲释义:芦苇的别名。《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其卑溼则生藏莨蒹葭” 裴駰 集解引 晋 郭璞 曰:“葭,芦也,似苇而细小。 江 东人呼为乌蓲。”
    • 8.
      倚障释义:障子。用芦苇或秫秸等编成,靠在物体上以作屏障。亦比喻推托或遮掩的借口。
    • 9.
      假节侯释义:芦苇的别称。
    • 10.
      兼葭释义:犹蒹葭。 芦苇。比喻柔弱微贱者。
    • 11.
      兼葭倚玉释义:⒈蒹葭:初生的芦苇。玉:仙树。芦苇倚在仙树上。⒉比喻两个品貌极为悬殊的人在一起,显得很不协调。⒊比喻地位卑微的人依附高贵的人。亦作“蒹葭倚玉树”、“蒹葭。
    • 12.
      冬灰释义:⒈占冬至节的葭灰。葭即芦苇。古人将芦苇膜烧成灰放入不同的律管中以占节候,某律管中葭灰飞出,即知某节候到。冬至节到,则相应之黄钟律管内的葭灰飞动。⒉指冬天烧成的草木灰。中医入药。
    • 13.
      凫羽释义:凫羽栖息于河湖芦苇丛中性较机警,常结小群飞行。
    • 14.
      叫叫释义:⒈远声。 《汉书·扬雄传下》:“大味必淡,大音必希;大语叫叫,大道低回。”颜师古 注:“叫叫,远声也。”唐 柳宗元《湘口馆潇湘二水所会》诗:“杳杳渔父吟,叫叫羈鸿哀。”一说,叫,通“噭”。黄侃《读<汉书><后汉书>札记》:“大语叫叫,叫读为噭。楚 谓小儿泣不止曰噭咷。此谓大语声反小也。”⒉喊叫;呼叫。元 高文秀《黑旋风》第三折:“我这里高声的叫叫到五六回,哥哥你便开门,呆廝可便与哥哥支揖。”严复《原强》:“殷忧正所以啟圣明耳,何直为此叫叫也?”⒊方言。叫子。《人民文学》1981年第3期:“折一根芦苇,做
    • 15.
      咿呀释义:⒈形容某些物体摩擦时发出的声音:芦苇荡里传出咿呀的桨声。 隔壁传来咿咿呀呀的胡琴声。⒉形容小孩子学话的声音:咿呀学语。
    • 16.
      墙上芦苇释义:长在墙上的芦苇。
    • 17.
      多瑙河三角洲释义:⒈万平方千米。平均海拔。⒉米以下。湿地、河汊、湖泊纵横交错,水陆面积各占一半。芦苇密布,是世界最大芦苇产地。
    • 18.
      寒芦释义:寒天的芦苇;干芦苇。
    • 19.
      捆子释义::把芦苇扎成捆子。
    • 20.
      断雁释义:亦作“断鴈”。失群的雁;孤雁。隋 薛道衡《出塞》诗之二:“寒夜哀笛曲,霜天断鴈声。”唐 方干《别从兄郜》诗:“已呼断雁归行里,全胜枯鳞在辙中。”明 文徵明《才伯过访》诗:“归心闻断鴈,衰髩逼残年。”闻一多《红烛·红豆诗之十九》:“我是只惊弓的断雁,我的嘴要叫着你,又要衔着芦苇,保障着我的生命。”

芦苇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初入芦苇,不知深浅释义:比喻阅历不深,不知利害。 《金瓶梅词话》第七一回:“我家做官的,初入芦苇,不知深浅,望乞大人,凡事扶持一二。”
    • 2.
      一苇可航释义:⒈一苇:一捆芦苇。用一捆芦苇作成一只小船就可以通行过去。⒉比喻水面相隔很近,不难渡过。亦作“航一苇”。⒊比喻用微薄之力就可以把事情解决。
    • 3.
      一苇杭之释义:一苇:源出自《诗经·卫风·河广》。 佛家也有一苇渡江,夸张写法意为一根芦苇。
    • 4.
      一苇渡杭释义:用一条芦苇过河。
    • 5.
      上不得芦苇释义:“芦苇”是制席的原料,用作“席”的代名词。“上不得芦苇”即“上不得席面”。谓不善于在正式场合应酬。
    • 6.
      下埽释义:筑堤时把筑堤材料放下去。埽,用秫秸、芦苇、树枝等捆成的筑堤材料。清 周亮工《书影》卷三:“此今治河下埽之始,但今易以柳枝,苇条耳。”《儿女英雄传》第二回:“他在工多年,讲到那些里头--挑坝、下埽、加堤的工程,怎样购料,怎样作工,怎样省事,怎样赚钱--那一件也瞒他不过。”
    • 7.
      乌蓲释义:芦苇的别名。《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其卑溼则生藏莨蒹葭” 裴駰 集解引 晋 郭璞 曰:“葭,芦也,似苇而细小。 江 东人呼为乌蓲。”
    • 8.
      倚障释义:障子。用芦苇或秫秸等编成,靠在物体上以作屏障。亦比喻推托或遮掩的借口。
    • 9.
      假节侯释义:芦苇的别称。
    • 10.
      兼葭释义:犹蒹葭。 芦苇。比喻柔弱微贱者。
    • 11.
      兼葭倚玉释义:⒈蒹葭:初生的芦苇。玉:仙树。芦苇倚在仙树上。⒉比喻两个品貌极为悬殊的人在一起,显得很不协调。⒊比喻地位卑微的人依附高贵的人。亦作“蒹葭倚玉树”、“蒹葭。
    • 12.
      冬灰释义:⒈占冬至节的葭灰。葭即芦苇。古人将芦苇膜烧成灰放入不同的律管中以占节候,某律管中葭灰飞出,即知某节候到。冬至节到,则相应之黄钟律管内的葭灰飞动。⒉指冬天烧成的草木灰。中医入药。
    • 13.
      凫羽释义:凫羽栖息于河湖芦苇丛中性较机警,常结小群飞行。
    • 14.
      叫叫释义:⒈远声。 《汉书·扬雄传下》:“大味必淡,大音必希;大语叫叫,大道低回。”颜师古 注:“叫叫,远声也。”唐 柳宗元《湘口馆潇湘二水所会》诗:“杳杳渔父吟,叫叫羈鸿哀。”一说,叫,通“噭”。黄侃《读<汉书><后汉书>札记》:“大语叫叫,叫读为噭。楚 谓小儿泣不止曰噭咷。此谓大语声反小也。”⒉喊叫;呼叫。元 高文秀《黑旋风》第三折:“我这里高声的叫叫到五六回,哥哥你便开门,呆廝可便与哥哥支揖。”严复《原强》:“殷忧正所以啟圣明耳,何直为此叫叫也?”⒊方言。叫子。《人民文学》1981年第3期:“折一根芦苇,做
    • 15.
      咿呀释义:⒈形容某些物体摩擦时发出的声音:芦苇荡里传出咿呀的桨声。 隔壁传来咿咿呀呀的胡琴声。⒉形容小孩子学话的声音:咿呀学语。
    • 16.
      墙上芦苇释义:长在墙上的芦苇。
    • 17.
      多瑙河三角洲释义:⒈万平方千米。平均海拔。⒉米以下。湿地、河汊、湖泊纵横交错,水陆面积各占一半。芦苇密布,是世界最大芦苇产地。
    • 18.
      寒芦释义:寒天的芦苇;干芦苇。
    • 19.
      捆子释义::把芦苇扎成捆子。
    • 20.
      断雁释义:亦作“断鴈”。失群的雁;孤雁。隋 薛道衡《出塞》诗之二:“寒夜哀笛曲,霜天断鴈声。”唐 方干《别从兄郜》诗:“已呼断雁归行里,全胜枯鳞在辙中。”明 文徵明《才伯过访》诗:“归心闻断鴈,衰髩逼残年。”闻一多《红烛·红豆诗之十九》:“我是只惊弓的断雁,我的嘴要叫着你,又要衔着芦苇,保障着我的生命。”

芦苇造句

1.芦苇一根根直立着,像小船上的桅杆。

2.青草、芦苇和红的、白的、紫的野花,被高悬在天空的一轮火热的太阳蒸晒着,空气里充满了甜醉的气息。

3.大田里的麦苗像一片海,星罗棋布的村庄是不沉的舟,纵横交错的弯弯曲曲的河道,河边的柳枝吐了嫩芽,芦苇边钻出来放时透青了。

4.密集的芦苇,细心地护卫着脚下偷偷开放的野花。

5.欣赏生命,我们畅饮沁人心脾的甘泉,内心变得澄净而又明亮;欣赏生命,我们感受熏人欲醉的海风,内心变得纯洁而又宽敞;欣赏生命,我们领略令人心仪的白雪,内心变得安静而又平和。我想芦苇,必定学会了欣赏生命,所

6.小河的两岸长了一大片茂密的芦苇

7.芦苇一根根直立着,像小船上桅杆。

8.芦苇的茎和叶很坚韧,是造纸的好原料。

9.粽子是一种用竹叶或芦苇叶包成棱形的状的饭团子。

10.对于压伤的芦苇,不要折断;对于绝望的心,不要轻生。

11.池塘里的潺潺声是芦苇摇动时引起的。

12.我喜欢绿色,觉得那是一种生机盎然的颜色。因为故乡的芦苇早已溶入了我的生命,包括那汪绿水,那片芦花。

13.独立在船头,一曲横笛在暮色中飞扬,悠扬的笛声逗弄天上的红云,错落的笛音舞起两岸的芦苇

14.人就像芦苇一样脆弱,但他不同于芦苇的地方就在于思想。

15.不覆盖灰白的芦苇

16.一千个长满芦苇的沼泽唱起宽恕的歌。

17.于是天空绚烂,芦苇流连。

18.吹升了芦苇的爱情。

19.肤如凝脂,吹弹可破,如丝绸之光滑,芦苇之柔韧。

20.于是天空灿烂,芦苇流连。

芦苇(luwe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芦苇是什么意思 芦苇读音 怎么读 芦苇,拼音是lú wěi,芦苇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芦苇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