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叛 [sān pàn]
1. 三个叛逆者。指春秋邾庶其、黑肱、莒牟夷。
3. 三个叛逆者。指周管叔、蔡叔、武庚。
三叛 引证解释
⒈ 三个叛逆者。指 春秋 邾 庶其、黑肱、莒牟夷。
引晋 杜预 《<春秋经传集解>序》:“求名而亡,欲盖而章,书 齐 豹 盗、三叛人名之类也。”
孔颖达 疏:“昭 二十年,盗杀 卫侯 之兄 縶 ; 襄 二十一年, 邾 庶其 以 漆閭丘 来奔; 昭 五年, 莒 牟夷 以 牟娄 及 防 兹 来奔; 昭 三十一年, 邾 黑肱 以 滥 来奔,是谓盗与三叛人名也。”
⒉ 三个叛逆者。指 周 管叔、蔡叔、武庚。
引南朝 陈 徐陵 《为贞阳侯与太尉王僧辩书》:“今者 武皇 之子,无復一人;藐是孤孙,还同三叛。”
吴兆宜 注:“周公 当国, 管叔、蔡叔 羣弟疑 周公,与 武庚 作乱畔 周。”
三叛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叛释义:⒈三个叛逆者。指 春秋 邾 庶其、黑肱、莒牟夷。晋 杜预《<春秋经传集解>序》:“求名而亡,欲盖而章,书 齐 豹 盗、三叛人名之类也。”孔颖达 疏:“昭 二十年,盗杀 卫侯 之兄 縶;襄 二十一年,邾 庶其 以 漆閭丘 来奔;昭 五年,莒 牟夷 以 牟娄 及 防 兹 来奔;昭 三十一年,邾 黑肱 以 滥 来奔,是谓盗与三叛人名也。”⒉三个叛逆者。指 周 管叔、蔡叔、武庚。南朝 陈 徐陵《为贞阳侯与太尉王僧辩书》:“今者 武皇 之子,无復一人;藐是孤孙,还同三叛。”吴兆宜 注:“周公 当国,管叔、蔡叔 羣弟
- 2.
善志释义:善于记述。《左传·昭公三十一年》:“是以《春秋》书 齐豹 曰‘盗’,三叛人名,以惩不义,数恶无礼,其善志也。”杜预 注:“记事之善者也。”
- 3.
未易才释义:难得的人才。《晋书·王珣传》:“﹝ 珣 ﹞与 陈郡 谢玄 为 桓温 掾,俱为 温 所敬重,尝谓之曰:‘谢掾 年四十,必拥旄杖节。王掾 当作黑头公。皆未易才也。’”《资治通鉴·唐昭宣帝天祐二年》“德诚 掖之而下,并其子斩於 广陵市”元 胡三省 注:“田頵、朱延寿、安仁义,淮南 诸将中之鎗鎗者也,三叛连衡,不足以病 杨行密,期年之餘,相次禽殄。行密 未易才也。”
- 4.
皇骇释义:惊慌;恐惧。皇,通“惶”。宋 叶适《张令人墓志铭》:“某所行李有盗,家人皇骇。”宋 张唐英《蜀檮杌》卷上:“庄宗 遣 兴庆宫 使 魏王继岌,枢密使 郭崇韜 来伐,中外皇骇。”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夏雪》:“丁亥年七月初六日,苏州 大雪,百姓皇骇。”王闿运《诏建定兴鹿壮节祠碑》:“会督抚来援,疑君虚张,罢遣救兵,夺其郡符,七城皇骇,三叛踊跃。”
- 5.
闲余释义:亦作“闲餘”。指空闲的时间。唐 元稹《告畬竹山神文》:“今天子斩三叛之明年,通民毕赋,用其闲餘,夹津而南,开山三十里,为来年农种张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