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刑 [duàn xíng]
1. 判刑。
断刑 引证解释
⒈ 判刑。
引《吕氏春秋·孟秋》:“戮有罪,严断刑。”
汉 班固 《白虎通·考黜》:“进善乃能退恶,退恶乃能断刑。”
《后汉书·章帝纪》:“《月令》冬至之后,有顺阳助生之文,而无鞠狱断刑之政。”
断刑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严断释义:⒈谓严厉断处,不予宽宥。《左传·昭公六年》:“严断刑罚,以威其淫。”孔颖达 疏:“严断,言其不放舍也。”⒉严厉禁止。《南史·齐纪上·武帝》:“自今公私皆不得出家为道,及起立塔寺,以宅为精舍,竝严断之。”⒊谓决断严明。《魏书·世祖纪下》:“兼甚严断,明於刑赏,功者赏不遗贼,罪者刑不避亲。”《北齐书·神武娄后传》:“后高明严断,雅遵俭约,往来外舍,侍从不过十人。”
- 2.
决狱断刑释义:受理诉讼,决断刑令。
- 3.
宽平释义:⒈指宽阔平坦之处。 《荀子·赋》:“此夫安宽平而危险隘者邪?”宋 曾巩《本朝政要策·黄河》:“有以为宜徙之宽平者,王横 之説是也。”⒉宽仁公平。《后汉书·郭躬传》:“躬 家世掌法,务在宽平,及典理官,决狱断刑,多依矜恕。”《新唐书·刑法志》:“盖自 高祖、太宗 除 隋 虐乱,治以宽平,民乐其安,重於犯法,致治之美,几乎三代之盛时。”清 吴定《吴殿麟程巽行传》:“仲豪迈峻厉,君宽平恂恂长者。”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一章第一节:“隋文帝 对待民众比较宽平。五八一年,制定 隋 律,废除前朝酷刑。
- 4.
门闾释义:⒈城门与里门。《吕氏春秋·仲夏》:“门閭无闭,关市无索。”高诱 注:“门,城门;閭,里门也。”《淮南子·天文训》:“闭门閭,大搜客,断刑罚,杀当罪,息关梁,禁外徙。”⒉宫门。《礼记·月令》:“﹝仲冬之月﹞命奄尹,申宫令,审门閭,谨房室,必重闭。”孙希旦 集解:“谓宫中之门閭也。巷门曰閭,宫中有永巷,故有閭。”⒊指乡里、里巷。唐 白居易《议井田阡陌策》:“夫然,则井邑兵田之地,众寡相维;门閭族党之居,有亡相保。”《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三:“刘安住 行孝,张秉彝 施仁,都是罕有,俱各旌表门閭。”许地山《凶手》
- 5.
顺阳释义:谓顺从阳气,顺应天道。《后汉书·章帝纪》:“《月令》冬至之后,有顺阳助生之文,而无鞠狱断刑之政。” 王先谦 集解引 惠栋 曰:“《祭祀志》注:‘《皇览》曰:“迎礼春、夏、秋、冬之乐,又顺天道,是故距冬至日四十六日,天子迎春於东堂,号曰助天生。”’上云‘顺天道’。天,阳也。是‘顺阳助生’,乃《明堂月令》之明文也。”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杂说》:“二月顺阳习射,以备不虞。”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杂说》:“三月三日及上除……乃顺阳布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