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三苗 三苗的意思
sānmiáo

三苗

简体三苗
繁体
拼音sān miáo
注音ㄙㄢ ㄇㄧㄠ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sān,(1) 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组词】:三维空间。三部曲。三国(中国朝代名)。(2) 表示多次或多数。【组词】:三思而行。三缄其口。

miáo,(1) 初生的植物或没有秀穗的庄稼。【组词】:禾苗。麦苗。树苗。幼苗。苗子(亦喻继承某种事业的接班人)。苗而不秀(只长苗而不秀穗,喻本身条件虽好,但没有成就)。(2) 形状像苗的。【组词】:火苗儿。(3) 某些初生的饲养的动物。【组词】:鱼苗。(4) 能使机体产生免疫力的微生物制剂。【组词】:疫苗。卡介苗。(5) 子孙后代。【组词】:苗裔。(6)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贵州、湖南、云南、四川、湖北等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组词】:苗族。苗绣。(7) 姓。

基本含义

指同一家族或同一民族中的三个代表人物或三个重要人物。

三苗的意思

三苗 [sān miáo]

1. 古国名。《书·舜典》:“窜三苗于三危。”孔传:“三苗,国名,缙云氏之后,为诸侯,号饕餮。”《史记·五帝纪》:“三苗在江淮、荆州数为乱。”张守节正义:“吴起曰:'三苗之国,左洞庭而右彭蠡。'……以天子在北,故洞庭在西为左,彭蠡在东为右。今江州、鄂州、岳州,三苗之地也。”

三苗 引证解释

⒈ 古国名。

《书·舜典》:“窜 三苗 于 三危。”
孔 传:“三苗,国名, 縉云氏 之后,为诸侯,号 饕餮。”
《史记·五帝纪》:“三苗 在 江淮、荆州 数为乱。”
张守节 正义:“吴起 曰:‘ 三苗 之国,左 洞庭 而右 彭蠡。’……以天子在北,故 洞庭 在西为左, 彭蠡 在东为右。今 江州、鄂州、岳州,三苗 之地也。”
唐 杜甫 《野望》诗:“云山兼五岭,风壤带 三苗。”


国语词典

三苗 [sān miáo]

⒈ 我国少数民族之一。参见「苗族」条。


三苗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苗释义:古国名。 《书·舜典》:“窜 三苗 于 三危 。” 孔 传:“ 三苗 ,国名, 縉云氏 之后,为诸侯,号 饕餮 。”《史记·五帝纪》:“ 三苗 在 江淮 、 荆州 数为乱。” 张守节 正义:“ 吴起 曰:‘ 三苗 之国,左 洞庭 而右 彭蠡 。’……以天子在北,故 洞庭 在西为左, 彭蠡 在东为右。今 江州 、 鄂州 、 岳州 , 三苗 之地也。” 唐 杜甫 《野望》诗:“云山兼五岭,风壤带 三苗 。”
    • 2.
      三邦释义:⒈三国。 指三苗。⒉指云梦附近地域,为今长江中游一带。
    • 3.
      不庭释义:⒈不朝于王庭者;不朝于王庭。《左传·隐公十年》:“以王命讨不庭。”杜预 注:“下之事上皆成礼於庭中。”杨伯峻 注:“庭,动词,朝于朝庭也。九年《传》云‘宋公 不王’故此云以讨不庭。此不庭为名词,义为不庭之国。”《汉书·赵充国传》:“鬼方 宾服,罔有不庭。”颜师古 注:“庭,来帝庭也。”宋 王安石《上皇帝万言书》:“於是内修政事,外讨不庭,而復有 文、武 之境土。”章炳麟《訄书·序种姓上》:“当 尧 时,三苗 不庭,遏絶其世,窜之 三危,其遗种尚在。”⒉无道;叛逆。《诗·大雅·韩奕》:“榦不庭方,此佐戎辟。
    • 4.
      九婴释义:传说中的水火怪。亦用以喻邪恶凶残的人。《淮南子·本经训》:“猰貐、凿齿、九婴、大风、封豨、脩蛇,皆为民害。”高诱 注:“九婴,水火之怪,为人害。”北魏 温子昇《寒陵山诗碑》:“禄去王室,政出和门,铜马竞驰,金马乱噬。九婴暴起,十日并出。破璧毁珪,人物既尽。”唐 骆宾王《又破贼设蒙俭露布》:“不知玉弩垂芒,凶水无九婴之沴;瑶阶舞戚,洞庭 有 三苗 之墟。”明 杨慎《药市赋》:“永遁兮二竖,载歼兮九婴。”
    • 5.
      叨飻释义:即饕餮。传说中一种贪食的恶兽。比喻贪婪凶恶的人。《淮南子·原道训》“三苗”汉 高诱 注:“尧 时所放 浑敦、穷奇、叨飻 之等。”按,帝鸿氏、少皞氏 之子,凶顽邪恶,人称之“浑敦”、“穷奇”;缙云氏 之子,贪得无厌,人称之“饕餮”。三人均为 尧 所流放。参阅《左传·文公十八年》。
    • 6.
      四凶释义:⒈同“四凶”。唐 韩愈《贺皇帝即位表》:“举用俊乂,流窜奸邪,虽 虞 舜 之去四兇、举十六相,不能过也。”唐 罗隐《湘妃庙》诗:“八族未来谁北拱,四兇犹在莫南巡。”⒉相传为 尧 舜 时代四个恶名昭彰的部族首领。《左传·文公十八年》:“舜 臣 尧,宾于四门,流四凶族 浑敦、穷奇、檮杌、饕餮,投诸四裔,以御魑魅。是以 尧 崩而天下如一,同心戴 舜 以为天子,以其举十六相,去四凶也。”《书·舜典》“流 共工 于 幽洲(州),放 驩兜 于 崇山,窜 三苗 于 三危,殛 鯀 于 羽山”宋 蔡沉 集传:“《春秋传》所
    • 7.
      四罪释义:谓 舜 治 共工、驩兜、三苗、鲧 四凶之罪。
    • 8.
      四裔释义:⒈指 幽州、崇山、三危、羽山 四个边远地区。因在四方边裔,故称。语出《书·舜典》:“流 共工 于 幽州,放 驩兜 于 崇山,窜 三苗 于 三危,殛 鯀 于 羽山。”按,孔 传,幽州,北裔;崇山,南裔;三危,西裔;羽山,东裔。《左传·文公十八年》:“舜 臣 尧,宾于四门,流四凶族,浑敦、穷奇、檮杌、饕餮,投诸四裔,以御螭魅。”⒉指四方边远之地。汉 班固《西都赋》:“原野萧条,目极四裔。”明 宋应星《天工开物·白瓷》:“若夫 中华 四裔,驰名猎取者,皆 饶郡 浮梁、景德镇 之产也。”⒊指四方边远地带的人。《
    • 9.
      土民释义:土人;当地人。《资治通鉴·晋怀帝永嘉五年》:“巴 蜀 流民布在 荆 湘 间,数为土民所侵苦。”宋 孔平仲《孔氏谈苑》卷三:“纯之 以药救人无数,仍刻其方以示土民。”《清史稿·食货志一》:“广西 庆远府 归流土民百七十九名,汇入 宜山 籍。”孙中山《民族主义》第三讲:“说到这些 三苗,也是 中国 当日原有的土民。”
    • 10.
      放流释义:⒈流放,放逐。 《礼记·大学》:“唯仁人放流之,迸诸四夷,不与同中国。”郑玄 注:“放去恶人媢嫉之类者,独仁人能之,如 舜 放四罪而天下咸服。”汉 王充《论衡·恢国》:“﹝ 驩兜、共工、三苗、鯀 ﹞罪皆在身,不加於上,唐 虞 放流,死於不毛。”清 唐甄《潜书·善游》:“诛戮直臣,放流贤士,乾坤晦塞,君臣昏迷,虽有善道者,亦无所施其术矣。”⒉放光流驶。《汉书·李寻传》:“日失其光,则星辰放流。阳不能制阴,阴桀得作。”颜师古 注引 张晏 曰:“日阳失光明,阴得施也。”⒊犹泛滥。汉 王充《论衡·对作》:“故虚
    • 11.
      有苗释义:即三苗,古代一个部落。
    • 12.
      苗民释义:⒈指古代三苗部族之主。⒉指古三苗部族。
    • 13.
      蚩旗释义:古称 三苗、九黎 的首领为 蚩尤,因用“蚩旗”贬称异族的旗帜。
    • 14.
      辑瑞释义:《书·舜典》:“辑五瑞,既月乃日,覲四岳羣牧,班瑞于羣后。 ”后遂以“辑瑞”指会见属下的典礼。宋 王禹偁《右卫上将军赠侍中宋公神道碑奉敕撰》:“公既荷宠章,乃修覲礼,辑瑞有光于文陛,建牙復命于名藩。”明 张居正《承天大志纪赞·大狩纪》:“是以 尧 巡 丹水,舜 覲 南后,考其政教之跡,类帝怀神,辑瑞覲牧,礼问百年,归格艺祖,至为明备。”明 吕天成《齐东绝倒》第一出:“当今 唐帝 禪位,虞帝 摄居,四凶既除,三苗 已格,卿云烂以呈祥,元首歌而拜手,兹当巡狩之后,正为辑瑞之时。”
    • 15.
      逆命释义:⒈接受命令。《仪礼·聘礼》:“宰命司马戒众介,众介皆逆命不辞。”郑玄 注:“逆,犹受也。”《左传·昭公二十五年》:“有司逆命,公之 使速杀之。”杜预 注:“执 夜姑 之有司,欲迎受杀生之命。”⒉违抗命令。《左传·昭公四年》:“庆封 唯逆命,是以在此,其肯从於戮乎?”杜预 注:“逆命,谓性不恭顺。”《南史·宋建安王休仁传》:“寻诸方逆命,休仁 都督征讨诸军事。”清 王筠《菉友肊说》:“即 三苗 当既格之后,似不当復窜,然在中国为逆命之顽,在西夷则是曾经近光之人也。”⒊叛逆者的命令。唐 白居易《唐赠尚书工部
    • 16.
      风壤释义:犹风土。 指一个地方特有的自然环境和风俗习惯。北齐 裴让之《公馆宴酬南使徐陵诗》:“方域殊风壤,分野各星辰。”唐 杜甫《野望》诗:“云山兼五岭,风壤带 三苗。”金 麻革《游龙山记》:“自 雁门 踰 代岭 之北,风壤陡异,多山而阻。”
    • 17.
      黎苗释义:⒈九黎与三苗的关称。⒉黎民,民众。

三苗(sanmiao)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三苗是什么意思 三苗读音 怎么读 三苗,拼音是sān miáo,三苗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三苗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