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干 [kū gān]
1. 干枯。
例枯干的树枝。
英[ withered; ]
2. 枯槁。
例枯干的面庞。
英[ haggard; ]
枯干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枯榦”。 枯老的树干。
引《梁书·侯景传》:“大风一振,枯干必摧。凝霜暂落,秋蔕自殞。”
唐 柳宗元 《零陵赠李卿元侍御简吴武陵》诗:“锻羽集枯榦,低昂互鸣悲。”
⒉ 指拐杖。
引元 郝经 《楷木杖笏行》:“崔嵬枯干尚生意,千古堂堂 孟 韩 力。”
⒊ 枯乾:枯竭;枯萎。
引元 吴莱 《小园见园丁缚花》诗:“皮肤早蝎蚀,骨髓愳枯乾。”
老舍 《骆驼祥子》四:“河岸北的麦子已吐了芒,矮小枯干,叶上落了一层灰土。”
⒋ 指枯死之人或物。
引明 刘基 《题林以仁平反诗卷》诗:“抗词动鬼神,润泽生枯乾。”
国语词典
枯干 [kū gān]
⒈ 干涸,没有水分。
例如:「门前的小溪因为久旱不雨,早已枯干多时了。」
枯干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枯槁释义:⒈(草木)干枯:禾苗枯槁。 ⒉(面容)憔悴:形容枯槁。
- 2.
枯萎释义:干枯萎缩:荷叶完全枯萎了。
- 3.
枯黄释义:干枯焦黄:枯黄的禾苗。过了中秋,树叶逐渐枯黄。
- 4.
枯死释义:⒈枯萎而死。⒉指死亡。
- 5.
干燥释义:没有水分或水分很少:沙漠地方气候很干燥。
- 6.
干枯释义:⒈草木由于衰老或缺乏营养、水分等而失去生机:一夜大风,地上落满了干枯的树叶。⒉因缺少脂肪或水分而皮肤干燥。⒊干涸:干枯的古井。
枯干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人腊释义:枯干的人尸。
- 2.
双管齐下释义:唐张璪(zǎo)善画松,能两手拿着笔同时作画,一画生枝,一画枯干。语见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卷五。后以“双管齐下”比喻两件事同时进行或两种方法同时采用。管:笔。
- 3.
嘘枯吹生释义:嘘:呵气。 枯了的吹气使生长,生长着的吹气使枯干。比喻在言论中有批评的,有表扬的。
- 4.
形容枯槁释义:枯槁:枯萎,枯干。身体瘦弱,精神萎靡,面色枯黄。
- 5.
形槁心灰释义:槁:枯干。形容身体消瘦不堪,心境极为冷漠,毫无生气。
- 6.
朽木死灰释义:枯干的树木和火灭后的冷灰。比喻心情极端消沉,对任何事情无动于衷。
- 7.
枯乾释义:⒈枯竭;枯萎。 元 吴莱《小园见园丁缚花》诗:“皮肤早蝎蚀,骨髓愳枯乾。”老舍《骆驼祥子》四:“河岸北的麦子已吐了芒,矮小枯干,叶上落了一层灰土。”⒉指枯死之人或物。明 刘基《题林以仁平反诗卷》诗:“抗词动鬼神,润泽生枯乾。”
- 8.
枯干释义:干枯;枯槁:河流枯干。
- 9.
枯蒲释义:枯干的蒲草。
- 10.
枯蓬释义:⒈枯干的蓬草。唐 黄滔《送友人游边》诗:“野烧枯蓬旋,沙风匹马衝。”⒉枯蓬随风飘荡,因亦以之喻行踪不定。宋 陆游《宿仙霞岭下》诗:“吾生真是一枯蓬,行遍人间路未穷。”明 刘基《少年行》:“逝水不可挽,枯蓬安所依。”
- 11.
棉柴释义:结出棉桃后枯干的棉花枝杆。
- 12.
槁干释义:枯干。引申为穷困。唐 韩愈《司徒兼侍中中书令赠太尉许国公神道碑铭》:“蔡 先 鄆 鉏,三年而墟,槁乾四呼,终莫敢濡。”
- 13.
槁木死灰释义:枯干的树枝和火熄灭后的冷灰。《庄子·齐物论》:“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 后用以比喻意志消沉,毫无生气。
- 14.
槁项黄馘释义:槁:枯干;项:颈项;馘:脸。颈项枯瘦,面色苍黄。形容不健康的容貌。
- 15.
槁骨腐肉释义:槁:枯干;腐:腐烂。枯槁的骨头,腐烂的肉。指死者。
- 16.
海枯石烂释义:海水枯干,石头粉碎。 形容经历极长的时间。多用于誓言,表示意志坚定,永不改变。明瞿佑《剪灯新话·绿衣人传》:“海枯石烂,此恨难消;地老天荒,此情不泯。”
- 17.
焦唇干肺释义:指忧心如焚,肺为之枯干。
- 18.
稾芼释义:枯干的草茎。稾,通“槁”。
- 19.
脯田释义:枯干的田。专指严冬天寒地冻,土地缺乏养料时所耕之田。
- 20.
风脆释义:谓枯干易断。 明 刘炳《与子昇弟观捕鱼》诗:“柳条风脆已梳黄,潮落溪毛石露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