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ì,(1) 用来记录语言的符号。【组词】:文字。汉字。字符。字母。字典。字句。字里行(háng )间。字斟句酌。(2) 文字的不同形式,书法的派别。【组词】:草字。篆字。颜字。柳字。欧字。赵字。(3) 书法的作品。【组词】:字画。字幅。(4) 字的音。【组词】:字正腔圆。(5) 人的别名,亦称“表字”,现多称“号”;商店的名称,亦称“字号”。(6) 合同,契约。【组词】:字据。(7) 旧时称女子出嫁。【组词】:待字闺中。(8) 生子,乳,爱。【例句】:字乳(生育)。字孕(怀孕)。
miàn,(1) 头的前部,脸。【组词】:脸面。颜面。面目。面面相觑。(2) 用脸对着,向着。【组词】:面对。面壁(①面对着墙;②佛教指面对墙壁静坐修行)。(3) 事物的外表。【组词】:地面。面友(表面的、非真心相交的朋友)。面额(票面的数额)。(4) 方位,部分。【组词】:前面。反面。片面。全面。多面手。(5) 量词,多用于扁平的物件。【组词】:一面鼓。(6) 会见,直接接头的。【组词】:当面。面议。面晤。耳提面命(“耳提”,提着耳朵叮嘱;“面命”,当面指教,形容教诲殷切)。(7) 几何学上指线移动所生成的形迹,有长有宽没有厚的形。【组词】:平面。曲(qū)面。(8) 粮食磨成的粉。【组词】:小米面。玉米面。特指小麦磨成的粉:一袋面。(9) 粉末。【组词】:药面儿。(10) 由面粉和水做成的条状食物。【组词】:面条。(11) 食物含纤维少而柔软。【例句】:这种瓜很面。
1. 带有特定字体或尺寸的铅字表面。
英[ typeface; ]
2. 文字表面上的意思(不是含蓄在内的意义)
英[ literal; ]
⒈ 文句中的字眼。
引宋 陆韶 《词旨·词说》:“周清真 之典丽, 姜白石 之骚雅, 史梅溪 之句法, 吴梦窻 之字面,取四家之所长,去四家之所短。”
明 谢榛 《四溟诗话》卷三:“《古诗十九首》,平平道出,且无用工字面,若秀才对朋友説家常话,略不作意。”
鲁迅 《伪自由书·再谈保留》:“最近的例,则如各报章上,‘敌’呀,‘逆’呀,‘伪’呀,‘傀儡国’呀,用得沸反盈天……谁料得到‘某机关通知:御侮要重实际,逆敌一类过度刺激字面,无裨实际,后宜屏用’。”
⒉ 文字表面上的意义。
⒈ 文句中所用的字眼。
引明·谢榛《四溟诗话·卷三》:「古诗十九首,平平道出,且无用工字面。」
⒉ 文字表面的意义。
例如:「要将一本书读得融会贯通,除了了解字面意义外,更应深究其内涵。」
1.甑尘釜鱼的字面意思是甑里积了灰尘,锅里有蠹鱼。
2.从字面上看,这五者不分轩轾,彼此平等。
3.张敞画眉的字面意思是张敞替妻子画眉毛。
4.在他们的青春二字面前,无论怎样的一般认识或是社会准则都能扭曲给你看。
5.你好!我觉得写得很押韵也很讨好对方的阅读感受,虽然字面上听起来很骚,但是还是给人很友好的感觉。
6.标点的不同位置,改变了字面的意思。
7.如果是阅读里出现的题,你可以先说字面的意思,然后再结合具体语境来理解句子的含义,就是逐层深入的意思。
8.照本宣科的字面意思是照着本子念条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