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七孔 七孔的意思
kǒng

七孔

简体七孔
繁体
拼音qī kǒng
注音ㄑㄧ ㄎㄨㄥ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qī,(1) 数名,六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柒”代)。(2) 文体名,或称“七体”,为赋体的另一种形式。(3) 旧时人死后每隔七天一祭,共七次,称“做七”。

kǒng,(1) 小洞,窟窿。【组词】:孔穴。孔眼。孔洞。孔方兄(指钱,因旧时的铜钱有方形的孔,恢谐含鄙意)。(2) 很。【组词】:孔急。孔武有力。(3) 量词,用于窑洞。【组词】:一孔土窑。(4) 姓。

基本含义

形容极度愤怒或恼火。

七孔的意思

七孔 [qī kǒng]

1. 指人面部耳目口鼻的七个孔穴。

七孔 引证解释

⒈ 指人面部耳目口鼻的七个孔穴。

《列子·仲尼》:“乃不知是我七孔四支之所觉,心腹六藏之所知。”
《敦煌变文集·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举身自扑 太山 崩,七孔之中皆洒血。”
许杰 《邻居》:“他怔了一会酒噤,眼睛一撒花,前面便有七孔流血,满面血斑的怪像。”


国语词典

七孔 [qī kǒng]

⒈ 两眼、两耳、两鼻孔及口等人脸部的七个孔穴。

《列子·仲尼》:「乃不知是我七孔四支之所觉,心腹六藏之所知。」
《敦煌变文集新书·卷四·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丹莲见母却入地狱,切骨伤心,哽噎声嘶,遂乃举身自扑,由如五太山崩,七孔之中皆流迸血。」


七孔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七体释义:⒈人体的眼、耳、口、鼻七孔。⒉事物的七个部分。⒊指沿袭汉枚乘《七发》而成的一种文体。
    • 2.
      七夕鍼释义:即七孔鍼。唐 温庭筠《洞户二十二韵》:“树列千秋胜,楼县七夕鍼。”
    • 3.
      七夕针释义:即七孔鍼。
    • 4.
      七孔鍼释义:亦作“七孔针”。旧俗七夕妇女穿针乞巧所用的针。《西京杂记》卷一:“汉 綵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鍼於 开襟楼。”《太平御览》卷三一引南朝梁 宗懔《荆楚岁时记》:“七夕,妇人结綵楼,穿七孔针……以乞巧。”
    • 5.
      七星板释义:旧时停尸床上及棺内放置的木板。上凿七孔,斜凿枧槽一道,使七孔相连,大殓时纳于棺内。
    • 6.
      七窍释义:指耳、目、口、鼻七孔:七窍生烟(形容十分气愤,好像耳目口鼻均冒火)。
    • 7.
      大七孔桥释义:七孔桥又名双溪桥,位于贵州省王蒙乡孟塘村附近的孟塘河(又名打狗河)上,有七个桥孔,高7米、宽5米、长35米,横跨东西。
    • 8.
      得巧释义:⒈谓得其巧妙。⒉古时农历七月七日夜,妇女在月光下以五彩丝缕穿七孔针或九尾针,先成者谓之得巧。
    • 9.
      检正释义:⒈端正的操行。《晋书·陈舆传》:“舆 虽无检正,而有力致。”⒉检验核正。《宋书·律历志上》:“如 和 所对,直以意造,率短一寸,七孔声均,不知其皆应何律。调与不调,无以检正。”《新唐书·高俭传》:“由是詔 士廉 与 韦挺、岑文本、令狐德棻 责天下谱谍,参考史传,检正真伪。”⒊宋 官名。宋 叶适《上殿札子》:“今自检正、都司、六部列属以及寺监,皆纲目之所在也。”《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三年》:“詔检正,累降指挥,申严行在﹝下﹞,於是遂罢诸路类试。”参见“检正官”。
    • 10.
      横笛释义:笛子。 即今七孔横吹之笛,与古笛之直吹者相对而言。
    • 11.
      穿针戏释义:旧是风俗,农历七月七日夜,妇女竞穿七孔针为戏,谓可从织女星求得智巧。
    • 12.
      针楼释义:《西京杂记》卷一:“汉 綵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鍼於 开襟楼,俱以习之。”《太平御览》卷八三○引 南朝 梁 顾野王《舆地志》:“齐武 起 曾城观,七月七日宫人登之穿针,世谓穿针楼。”后以“针楼”谓妇女所居之楼。
    • 13.
      锁呐释义:亦作“锁哪”。唢呐。管乐器。管身正面有七孔,背面一孔。

七孔(qiko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七孔是什么意思 七孔读音 怎么读 七孔,拼音是qī kǒng,七孔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七孔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