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指告 指告的意思
zhǐgào

指告

简体指告
繁体
拼音zhǐ gào
注音ㄓˇ ㄍㄠ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zhǐ,(1) 手伸出的支体(脚趾亦作“脚指”)。【组词】:手指。巨指(大拇指)。指甲。指纹。指印。屈指可数。(2) 量词,一个手指的宽度。【例句】:下了三指雨。(3) (手指或物体尖端)对着,向着。【组词】:指着。指画。指南针。指手画脚。(4) 点明,告知。【组词】:指导。指引。指正。指责。指控(指名控告)。指摘。指挥。指日可待。(5) 直立,竖起。【例句】:令人发(fà)指(形容极为愤怒)。(6) 意向针对。【组词】:指标。指定。(7) 古同“旨”,意义,目的。

gào,(1) 说给别人,通知。【组词】:告谕。告知。告诫。告诉。报告。劝告。奔走相告。(2) 向行政司法机关检举、控诉。【组词】:告发。告状。控告。(3) 表明,请求。【组词】:告老。告急。自告奋勇。(4) 宣布或表示某种情况出现。【组词】:告成。告竭(宣布某种东西用尽)。告罄(现指财物用尽或货物等售完)。公告。

基本含义

指责、告发。

指告的意思

指告 [zhǐ gào]

1. 指点晓谕。

指告 引证解释

⒈ 指点晓谕。

宋 叶适 《陈叔向墓志铭》:“赵丞相 知 福州,君谓 赵公 未知道,指告提耳,累千餘言。”


指告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兴言释义:⒈语助词。⒉指告谕。⒊心有所感,而发之于言。
    • 2.
      告命释义:⒈请命。 《易·泰》:“﹝象曰﹞城復於隍,勿用师,自邑告命,贞吝。”高亨 注:“邑人请命不要用兵。”⒉犹天书。上天垂告下民的文书。《三国志·魏志·张臶传》:“张掖郡 玄川溢涌,激波奋荡,宝石负图,状像灵龟,宅于川西,嶷然磐峙,仓质素章,麟凤龙马,焕炳成形,文字告命,粲然著明。”⒊帝王的诏令。宋 苏轼《表忠观碑》:“独 吴越 不待告命,封府库,籍郡县,请吏於朝。”宋 周煇《清波别志》卷下:“徽宗 曰:朕欲教习书法,告命使能者书之。”⒋特指告身,授官之符。宋 岳飞《辞建节第四札》:“敢望圣慈察臣之愚,实非
    • 3.
      告匿释义:秦 法律名。指告奸与匿奸。
    • 4.
      告缗释义:指告发富户隐匿财产,逃漏税款。
    • 5.
      国老释义:⒈指告老退职的卿、大夫、士。《周礼·夏官·罗氏》:“中春,罗春鸟,献鳩以养国老。”孙诒让 正义:“国老之内,以老、更为尤尊。”《左传·僖公二十七年》:“国老皆贺 子文。”孔颖达 疏:“《王制》云:‘有虞氏 养国老於上庠,养庶老於下庠。’然则国老者,国之卿大夫士之致仕者也。”汉 贾谊《治安策》:“春秋入学,坐国老,执酱而亲馈之,所以明有孝也。”⒉掌教化的官。《孔子家语·弟子行》:“宜为国老。”王肃 注:“国老,助宣德教。”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清水》:“国老 王喜、廷掾 郑篤、功曹 邠勤 等,咸曰宜之。”@
    • 6.
      在假释义:⒈在假期中。⒉指告假,请假。
    • 7.
      悬车致仕释义:指告老引退,辞官家居。
    • 8.
      悬车告老释义:指告老引退,辞官家居。同“悬车致仕”。
    • 9.
      若之何释义:⒈怎么办。 《书·微子》:“今尔无指告予,颠隮,若之何其?”《左传·隐公元年》:“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明 李贽《自刻<说书>序》:“既自刻矣,自表暴矣,而终不肯借重於人,倘有罪我者,其又若之何?”⒉怎么,为什么。《国语·周语中》:“且夫 阳 岂有裔民哉?夫亦皆天子之父兄甥舅也,若之何其虐之也?”《庄子·寓言》:“莫知其所终,若之何其无命也?莫知其所始,若之何其有命也?”《后汉书·周荣传》:“臣子同贯,若之何不厚!”
    • 10.
      诫谕释义:⒈告诫晓喻。 ⒉指告诫与晓谕之类的文告。
    • 11.
      骊驹释义:⒈纯黑色的马。 亦泛指马。《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三·陌上桑》:“何用识夫壻,白马从驪驹。”唐 杜甫《奉寄别马巴州》诗:“知君未爱春湖色,兴在驪驹白玉珂。”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娇娜》:“偶猎郊野,逢一美少年,跨驪驹,频频瞻顾。”⒉逸《诗》篇名。古代告别时所赋的歌词。《汉书·儒林传·王式》:“谓歌吹诸生曰:‘歌《驪驹》。’”颜师古 注:“服虔 曰:‘逸《诗》篇名也,见《大戴礼》。客欲去歌之。’文颖 曰:‘其辞云“驪驹在门,僕夫俱存;驪驹在路,僕夫整驾”也。’”后因以为典,指告别。唐 韩翃《赠兖州孟都督》诗:“

指告(zhigao)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指告是什么意思 指告读音 怎么读 指告,拼音是zhǐ gào,指告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指告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