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制改 制改的意思
zhìgǎi

制改

简体制改
繁体
拼音zhì gǎi
注音ㄓˋ ㄍㄞ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zhì,(1) 规定。【组词】:因地制宜。制定。制式。制宪。(2) 限定,约束,管束。【组词】:制止。制裁。专制。制约。抵制。节制。制动。制海权。(3) 法规,制度。【例句】:民主集中制。公有制。(4) 造,作。【组词】:制造。制做。制品。制图。制革。制版。如法炮(páo )制。(5) 依照规定的标准做的。【例句】:制钱(中国明、清两代称本朝的铜钱)。制服。(6) 古代帝王的命令。【组词】:制诰。(7) 古代父母死亡守丧;守制。

gǎi,(1) 变更,更换。【组词】:改变。更(gēng )改。改革。改造。改善。改弦更张。朝令夕改。改编。改写。纂改。(2) 姓。

基本含义

指改正错误、纠正过失。

制改的意思

制改 [zhì gǎi]

1. 犹改制。谓制定典章革除弊端。

制改 引证解释

⒈ 犹改制。谓制定典章革除弊端。

《后汉书·曹褒传》:“遂復上疏,具陈礼乐之本,制改之意。”


制改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九如画廊释义:在国家大力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对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时代号召下成立的,画廊坐落在风景秀美的古运河畔,与太白楼遥相辉晨曲,面积400平方米,展示空间设计格调高雅,经营范围包括:四大国石、名人字画、学术活动、收藏策划等。
    • 2.
      体制释义:⒈国家、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等的组织制度: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教育体制。体制改革。⒉文体的格局;体裁:五言诗的体制,在汉末就形成了。
    • 3.
      体制改革释义:在我国,指克服现有体制中的弊端,使各种体制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科技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等。是我国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保证。
    • 4.
      体改释义:体制改革。
    • 5.
      党政分开释义: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内容之一。指将中国共产党和政府的职能分开。针对党和政府的职能混淆、以党代政的现象而提出。目的是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确保党的政治领导、组织领导和思想领导,真正发挥党的总揽全局的作用,管好路线和方针政策,同时也有利于政府管好其职权范围内的工作。
    • 6.
      刊载释义:在报纸刊物上登载:报纸上刊载了许多有关经济体制改革的文章。
    • 7.
      加役流释义:唐 刑律名。谓于流放的本刑外,加罚劳役。《唐律疏议·名例·应议请减》:“加役流者,旧是死刑,武德 年中改为断趾。国家惟刑是恤,恩弘博爱,以刑者不可復属,死者务欲生之,情軫向隅,恩覃祝网,以 贞观 六年奉制改为加役流。”宋 叶梦得《石林燕语》卷二:“前世常患加役流法太重,官有监驱之劳,而配隶者有道路犇亡困踣之患。”
    • 8.
      国有企业释义:指我国的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企业。 是国家占有并控制全部或大部分资产的企业。原来由国家直接经营管理,称为国营企业。在经济体制改革中,所有权和经营权开始分离,国家原则上不参与直接经营,改称为国有企业。简称国企。
    • 9.
      国有股释义:由政府或代表政府的机构投资购买的股份公司的股份。 在我国,也指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中,以国有资产经评估后入股的股份。
    • 10.
      城镇住房制度改革释义: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组成部分。基本内容是:把住房建设投资由国家、单位统包的体制改变为国家、单位、个人三者合理负担的体制,把各单位建房分房和维修管理的机制改变为社会化、专业化运行的机制,把住房实物福利分配的方式改变为以按劳分配为主的货币工资分配方式。目标是加快住房建设,20世纪末使居民住房达到小康水平。
    • 11.
      实验班释义:实验班是学分制改革的实验田;是复合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验区;是学校优才优育创立品牌的重要途径。包括各种教改实验班、课改实验班、数学实验班、超常儿童实验班。例如,实验班一般会用两年的时间完成三年的初中教学任务,用一年的时间对付中考,这样学生就有机会进入重点高中了。
    • 12.
      戈尔巴乔夫释义: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戈尔巴乔夫,俄罗斯族,1931年3月2日生于苏联南部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普利里沃利诺耶村,苏联最后一任总书记、总统。1952年,加入苏联共产党。1955年,毕业于莫斯科大学法律系。1980年10月,升为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1985年至1991年间,担任苏联总书记、总统,推动苏联的经济、政治和军事等多项领域体制改革。1991年12月25日,宣布辞去苏联总统一职。1993年5月24日,在国际绿十字会成立大会上当选为该组织第一任主席。2000年3月11日,当选为俄罗斯统一社会民主党领袖。1
    • 13.
      承包经营释义:生产资料所有者将企业或生产资料的经营权委托给承包人经营。 在我国是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一项措施。一般通过招标选择承包人,双方权利义务在合同中予以规定。这种经营方式,不改变所有制性质。
    • 14.
      摘编释义:摘录下来加以编辑(多用于书名或文章标题):将资料摘编成书。关于体制改革的论述摘编。
    • 15.
      构想释义:⒈构思:构想巧妙。 ⒉形成的想法:提出体制改革的构想。
    • 16.
      税亩释义:我国古代按土地面积向田主征税的赋税制度。《公羊传·宣公十五年》:“税亩者何?履亩而税也。”宋 孙奕《履斋示儿编·税亩丘甲田赋》:“宣公 之初税亩,讥其始什二而税也。”明 刘基《初税亩蝝生饥大有年》:“税亩者公田之外,又履其餘亩而取之,是为什而取二矣。”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一编第四章第六节:“农夫耕种公田,不能同时供应军役,战争随时可以发生,公田也就随时有荒芜的危险,废除公田制改为按亩收税的税亩制,显然对领主有利。”
    • 17.
      袋住先释义:指呼吁市民“暂时接受政府方案”,将来可再倾谈更深化的政制改革。
    • 18.
      语文课释义:语文的定义:语文,人文社会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的汉文及汉语工具。 它既是语言文字规范(实用工具),又是文化艺术,同时也是我们用来积累和开拓精神财富的一门学问。语文是进行表述、记录、传递口头或书面信息的文字言词的物质存在形式;语文是描述事实、引证思维、陈述思想、表达意志、抒发情怀、及改造事物和思想的信息定位的一种意识存在内容(这些内容其信息原意因语言文字固有的释义格韵等特性可能受到限制改变或得到发挥变化)。  在我国台湾省该科目被称为“国文”而不是“语文”。语文是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简称。

制改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九如画廊释义:在国家大力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对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时代号召下成立的,画廊坐落在风景秀美的古运河畔,与太白楼遥相辉晨曲,面积400平方米,展示空间设计格调高雅,经营范围包括:四大国石、名人字画、学术活动、收藏策划等。
    • 2.
      体制释义:⒈国家、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等的组织制度: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教育体制。体制改革。⒉文体的格局;体裁:五言诗的体制,在汉末就形成了。
    • 3.
      体制改革释义:在我国,指克服现有体制中的弊端,使各种体制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科技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等。是我国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保证。
    • 4.
      体改释义:体制改革。
    • 5.
      党政分开释义: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内容之一。指将中国共产党和政府的职能分开。针对党和政府的职能混淆、以党代政的现象而提出。目的是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确保党的政治领导、组织领导和思想领导,真正发挥党的总揽全局的作用,管好路线和方针政策,同时也有利于政府管好其职权范围内的工作。
    • 6.
      刊载释义:在报纸刊物上登载:报纸上刊载了许多有关经济体制改革的文章。
    • 7.
      加役流释义:唐 刑律名。谓于流放的本刑外,加罚劳役。《唐律疏议·名例·应议请减》:“加役流者,旧是死刑,武德 年中改为断趾。国家惟刑是恤,恩弘博爱,以刑者不可復属,死者务欲生之,情軫向隅,恩覃祝网,以 贞观 六年奉制改为加役流。”宋 叶梦得《石林燕语》卷二:“前世常患加役流法太重,官有监驱之劳,而配隶者有道路犇亡困踣之患。”
    • 8.
      国有企业释义:指我国的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企业。 是国家占有并控制全部或大部分资产的企业。原来由国家直接经营管理,称为国营企业。在经济体制改革中,所有权和经营权开始分离,国家原则上不参与直接经营,改称为国有企业。简称国企。
    • 9.
      国有股释义:由政府或代表政府的机构投资购买的股份公司的股份。 在我国,也指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中,以国有资产经评估后入股的股份。
    • 10.
      城镇住房制度改革释义: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组成部分。基本内容是:把住房建设投资由国家、单位统包的体制改变为国家、单位、个人三者合理负担的体制,把各单位建房分房和维修管理的机制改变为社会化、专业化运行的机制,把住房实物福利分配的方式改变为以按劳分配为主的货币工资分配方式。目标是加快住房建设,20世纪末使居民住房达到小康水平。
    • 11.
      实验班释义:实验班是学分制改革的实验田;是复合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验区;是学校优才优育创立品牌的重要途径。包括各种教改实验班、课改实验班、数学实验班、超常儿童实验班。例如,实验班一般会用两年的时间完成三年的初中教学任务,用一年的时间对付中考,这样学生就有机会进入重点高中了。
    • 12.
      戈尔巴乔夫释义: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戈尔巴乔夫,俄罗斯族,1931年3月2日生于苏联南部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普利里沃利诺耶村,苏联最后一任总书记、总统。1952年,加入苏联共产党。1955年,毕业于莫斯科大学法律系。1980年10月,升为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1985年至1991年间,担任苏联总书记、总统,推动苏联的经济、政治和军事等多项领域体制改革。1991年12月25日,宣布辞去苏联总统一职。1993年5月24日,在国际绿十字会成立大会上当选为该组织第一任主席。2000年3月11日,当选为俄罗斯统一社会民主党领袖。1
    • 13.
      承包经营释义:生产资料所有者将企业或生产资料的经营权委托给承包人经营。 在我国是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一项措施。一般通过招标选择承包人,双方权利义务在合同中予以规定。这种经营方式,不改变所有制性质。
    • 14.
      摘编释义:摘录下来加以编辑(多用于书名或文章标题):将资料摘编成书。关于体制改革的论述摘编。
    • 15.
      构想释义:⒈构思:构想巧妙。 ⒉形成的想法:提出体制改革的构想。
    • 16.
      税亩释义:我国古代按土地面积向田主征税的赋税制度。《公羊传·宣公十五年》:“税亩者何?履亩而税也。”宋 孙奕《履斋示儿编·税亩丘甲田赋》:“宣公 之初税亩,讥其始什二而税也。”明 刘基《初税亩蝝生饥大有年》:“税亩者公田之外,又履其餘亩而取之,是为什而取二矣。”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一编第四章第六节:“农夫耕种公田,不能同时供应军役,战争随时可以发生,公田也就随时有荒芜的危险,废除公田制改为按亩收税的税亩制,显然对领主有利。”
    • 17.
      袋住先释义:指呼吁市民“暂时接受政府方案”,将来可再倾谈更深化的政制改革。
    • 18.
      语文课释义:语文的定义:语文,人文社会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的汉文及汉语工具。 它既是语言文字规范(实用工具),又是文化艺术,同时也是我们用来积累和开拓精神财富的一门学问。语文是进行表述、记录、传递口头或书面信息的文字言词的物质存在形式;语文是描述事实、引证思维、陈述思想、表达意志、抒发情怀、及改造事物和思想的信息定位的一种意识存在内容(这些内容其信息原意因语言文字固有的释义格韵等特性可能受到限制改变或得到发挥变化)。  在我国台湾省该科目被称为“国文”而不是“语文”。语文是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简称。

制改造句

1.经济体制改革中,如果蹈常袭故,抱着计划经济的老皇历不放,就会被淘汰。

2.出版体制改革不由分说地影响着印企体制定位。

3.经济体制改革进展到现在这一步,看来政治体制改革也是势在必行了。

4.至今他对税制改革似乎得心应手。

5.精简臃肿庞杂的重叠机构是我国体制改革的一个组成部分。

6.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正在稳步推进。

制改(zhiga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制改是什么意思 制改读音 怎么读 制改,拼音是zhì gǎi,制改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制改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