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ī,(1) 文学体裁的一种,通过有节奏和韵律的语言反映生活,抒发情感。【组词】:诗歌。诗话(❶评论诗人、诗歌、诗派以及记录诗人议论、行事的著作;❷古代说唱艺术的一种)。诗集。诗剧。诗篇。诗人。诗章。诗史。吟诗。(2) 中国古书名,《诗经》的简称。
wén,(1) 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组词】:灿若文锦。(2) 刺画花纹。【组词】:文身。(3) 记录语言的符号。【组词】:文字。文盲。以文害辞。(4) 用文字记下来以及与之有关的。【组词】:文凭。文艺。文体。文典。文苑。文献(指有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文采( ① 文辞、文艺方面的才华; ② 错杂艳丽的色彩)。(5) 人类劳动成果的总结。【组词】:文化。文物。(6) 自然界的某些现象。【组词】:天文。水文。(7) 旧时指礼节仪式。【组词】:虚文。繁文缛节(过多的礼节仪式)。(8) 文华辞采,与“质”、“情”相对。【组词】:文质彬彬。(9) 温和。【组词】:文火。文静。文雅。(10) 指非军事的。【组词】:文职。文治武功(指礼乐教化和军事功绩)。(11) 指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组词】:文言。文白间杂。(12) 专指社会科学。【组词】:文科。(13) 掩饰。【组词】:文过饰非。(14) 量词,指旧时小铜钱。【组词】:一文不名。(15) 姓。
1. 指诗歌。
2. 指《诗经》的文字。
4. 诗和文。
⒈ 指诗歌。
引《文选·刘桢<赠五官中郎将>诗之二》:“望慕结不解,貽尔新诗文。”
李周翰 注:“新诗文,则此诗也。”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词采》:“曲文之词采,与诗文之词采非但不同,且要判然相反。”
⒉ 指《诗经》的文字。
引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比兴》:“《诗》文弘奥,包韞六义。”
⒊ 诗和文。
引唐 韩愈 《唐故国子司业窦公墓志铭》:“尚书於 大历 初名能为诗文,及公为文,亦最长於诗。”
明 焦竑 《玉堂丛语·任达》:“少孤力学,能诗文,好权略,每论事,輒倾其座人。”
《新华文摘》1983年第7期:“嫁一个会种田的男子汉,最好会弹唱,又会做诗文。”
⒈ 泛指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
引《儒林外史·第三六回》:「虞博士到了十七八岁,就随著他学诗文。」
1.真正使曹植名垂竹帛、流芳后世的,是他的诗文辞赋。
2.诗文精妙的地方都隐在字里行间,不下一番含英咀华的功夫,是无法体会的。
3.苏轼诗文,豪迈奔放,犹如天马行空。
4.诗文要含而不露,意在言外,才耐人寻味,才有艺术的魅力。
5.这幅作品成功在于:山、水、人、诗文浑然一体,意境颇深。
6.起承转合虽属旧诗文的结构章法,但现在写议论文也要借鉴。
7.他不爱读课本,倒喜欢胡乱写些风花雪月的诗文。
8.他涉猎的范围很广,经史诗文以外,天文、地理、医药、占卜等书,也看得津津有味。
9.单纯写景的风云月露类诗文,没有太大价值。
10.这首诗文辞华美,烂若披锦。
11.这个小女孩虽只有五岁,却能背诵数十篇唐宋诗文,说起话来也出口成章,令人嘖嘖称奇。
12.寥落荒州忧愤死,诗文每读泪阑干。
13.文才,在字典中的解释为写作诗文的才能。
14.若问我诗文为什么这样铿锵,因为祖国时时盼望统一。
15.通过系联诗歌韵脚字,考求诗文韵部系统是音韵学研究当中的一种重要方法。
16.他面对大海,高声朗诵诗文。
17.作家用诗文歌颂祖国的大好河山。
18.这首诗文辞优美,雍容典雅,赢得大家的好评。
19.语文是一座绚丽的花园,优美的诗文让我留连忘返,生动的课堂让我获益匪浅。
20.毛泽东的诗文,博大精深,读后令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