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犯而不校 犯而不校的意思
fànérjiào

犯而不校

简体犯而不校
繁体
拼音fàn ér bù jiào
注音ㄈㄢˋ ㄦˊ ㄅㄨˋ ㄐㄧㄠˋ
结构ABCD式
字数4字词语

拆字解意

fàn,(1) 抵触,违反。【组词】:犯规。犯法。犯罪。犯颜(旧时指冒犯君王或尊长的威严)。犯讳。(2) 违反法律的人,有罪的人。【组词】:犯人。罪犯。(3) 侵害,进攻。【组词】:侵犯。秋毫无犯。(4) 触发,发作。【组词】:犯病。犯愁。犯疑。(5) 做错事情。【组词】:犯错误。

ér,(1) 同“尔”,代词,你或你的。【例句】:“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2) 连词(①表平列,如“多而杂”。②表相承,如“取而代之”。③表递进,如“而且”。④表转折,如“似是而非”。⑤连接肯定和否定表互为补充,如“浓而不烈”。⑥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表修饰,如“侃侃而谈”。⑦插在主语谓语中间表假设,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3) 表(从……到……)。【组词】:从上而下。

bù fǒu,(1) 副词。(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组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例句】:不,我不知道。(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 古同“否”,不如此,不然。

xiào jiào,(1) 学堂,专门进行教育的机构。【组词】:校园。校长。(2) 军衔的一级,在“将”之下,“尉”之上。(3) 古代军队编制单位。【例句】:校尉(统带一校的军官)。(1) 比较。【组词】:校场。(2) 查对、订正。【组词】:校勘。校订。校对。

基本含义

犯错误而不加以纠正或检查。

犯而不校的意思

犯而不校 [fàn ér bù jiào]

1. 别人触犯自己也不计较。亦作:犯而勿校。

犯而不校 引证解释

⒈ 别人触犯自己也不计较。

《论语·泰伯》:“曾子 曰:‘以能问於不能,以多问於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於斯矣。’”
晋 潘尼 《安身论》:“故远絶荣利,知争竞之遘灾也;故犯而不校,知好伐之招怨也。”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三官保》:“保 自此爽然若失,幡然而悔……见人谦抑巽顺,犯而不校,卒为善士。”
亦作“犯而勿校”。 鲁迅 《且介亭杂文末编·女吊》:“只有明明暗暗,吸血吃肉的凶手或其帮闲们,这才赠人以‘犯而勿校’或‘勿念旧恶’的格言。”


国语词典

犯而不校 [fàn ér bù jiào]

⒈ 别人触犯了自己也不计较。也作「犯而勿校」。

《论语·泰伯》:「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
《后汉书·卷二五·卓茂传·论曰》:「夫厚性宽中近于仁,犯而不校邻于恕,率斯道也,怨悔曷其至乎。」


犯而不校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逆来顺受释义:对外面来的压迫或不合理的待遇采取忍受的态度。
    • 2.
      唾面自干释义:人家往自己脸上吐唾沫,不擦掉而让它自干(见于《新唐书·娄师德传》)。指受了侮辱,极度容忍,不加反抗。

犯而不校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针锋相对释义:针尖对针尖。比喻双方意见、观点等尖锐对立。也比喻在斗争中对准对方的言论行动采取相应的有力措施。
    • 2.
      以眼还眼释义:用瞪眼回击瞪眼。比喻用对方使用的手段来回击对方。

犯而不校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犯而不校造句

1.对那些以欺人为快乐之本的人,决不可犯而不校

2.像他这样宽宏大量、犯而不校的人是不多见的了。

3.博大是犯而不校的宽容,博大是以德报怨的情怀,博大是兼济天下的心灵。

4.高老太爷听说有些年轻学生在外面印报纸,散布谣言,专跟他作对,在他看来,这简直是犯而不校,目无君长了。

5.鲁迅说过“犯而不校”是恕道,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是直道。

6.要宽大为怀,对此事应犯而不校

犯而不校是什么意思 犯而不校读音 怎么读 犯而不校,拼音是fàn ér bù jiào,犯而不校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犯而不校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