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赏 [xuán shǎng]
1. 公开出钱征请众人为之做事。
英[offer(post) a reward;]
悬赏 引证解释
⒈ 出具赏格。
引汉 陆贾 《新语·道基》:“於是 皋陶 乃立狱制罪,悬赏设罚,异是非,明好恶。”
宋 欧阳修 《论捕盗赏罚札子》:“臣伏见方今天下,盗贼纵横……得一捕贼可使之人,则必须特示旌酬以行激励,苟或未能者,犹须悬赏以待之。”
清 黄钧宰 《金壶浪墨·汉奸》:“初 林公 悬赏购夷,夷众心悸,不留 汉 人在船。”
陆柱国 《岔路口》二:“地主豪绅到处悬赏要我的人头呢!”
国语词典
悬赏 [xuán shǎng]
⒈ 出示赏格。今多用于缉捕嫌犯、寻找失物等。也作「悬金」。
引《儒林外史·第一〇回》:「所以朝廷尤把他罪状的狠,悬赏捕拿。」
近赏格
悬赏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具臣释义:⒈备位充数之臣。《论语·先进》:“今 由 与 求 也,可谓具臣矣。”朱熹 集注:“具臣,谓备臣数而已。”《汉书·梅福传》:“故京兆尹 王章 资质忠直,敢面引廷争,孝元皇帝 擢之,以厉具臣而矫曲朝。”颜师古 注:“具臣,具位之臣无益者也。”《续资治通鉴·宋真宗景德三年》:“太常丞 任随 上言曰:‘諫议大夫、司諫、正言虽有数员,但充位尸禄而已。愿陛下择贤士,黜具臣,悬赏罚之文,立劝惩之道。’”⒉泛称为人臣者。《南史·蔡廓传论》:“位在具臣,而情怀 伊 霍。”
- 2.
县购释义:悬赏征求。
- 3.
宠授释义:指皇帝授予官爵。《三国志·吴志·孙策传》“曹公 表 策 为讨逆将军,封为 吴侯”裴松之 注引 晋 虞溥《江表传》曰:“夫悬赏俟功,惟勤是与,故便宠授,承袭前邑,重以大郡,荣耀兼至。”《南史·刘怀敬传》:“帝以旧恩,怀敬 累见宠授,至 会稽 太守。”北周 庾信《周陇右总管长史赠太子少保豆卢公神道碑》:“公频烦宠授,朝野为荣。三年,都督 成州 诸军事、成州 刺史。寻加侍中。”
- 4.
开购释义:公开悬赏招降。
- 5.
急购释义:谓悬赏急求。
- 6.
悬红释义:指悬赏:警方悬红十万缉拿疑犯。
- 7.
悬购释义:悬赏求购。
- 8.
悬赏释义:用出钱等奖赏的办法公开征求别人帮助做某件事:悬赏寻人。 悬赏缉拿。
- 9.
悬金释义:⒈犹悬赏。 ⒉古代厌胜术之一。参见“悬炭”。
- 10.
构募释义:购募,悬赏征募。
- 11.
棺殓释义:亦作“棺敛”。以棺木收殓死者。《礼记·曾子问》:“召公 谓之曰:‘何以不棺敛於宫中?’”宋 庄季裕《鸡肋编》卷下:“既溺,里人大呼求救,得其尸已死,即号慟为之制服如兄弟,厚为棺敛,送终之礼甚备。”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洪全福起义档案·大明顺天国元年南粤兴汉大将军重悬赏格告示》:“官弁兵丁长夫等有阵亡者,由营从丰棺殮。”
- 12.
榜格释义:⒈指悬赏捉拿的公告。⒉泛指用刑。
- 13.
燕昭市骏释义:指战国时郭隗以古代君王悬赏千金买千里马为喻,劝说燕昭王真心求贤的事。
- 14.
画影图形释义:⒈摹绘人的形貌,古时用于悬赏缉捕逃犯。 ⒉平王悉从其计,画影图形,访拿伍员,各关隘十分紧急。--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
- 15.
购书释义:悬赏的布告。
- 16.
购募释义:⒈悬赏招募。⒉谓悬赏缉捕。⒊征求;募求。
- 17.
购悬释义:悬赏缉拿。
- 18.
购拿释义:悬赏捉拿。
- 19.
购捕释义:悬赏缉捕。
- 20.
购求释义:⒈谓悬赏捕人。 《史记·张耳陈馀列传》:“秦 灭 魏 数岁,已闻此两人 魏 之名士也,购求有得 张耳 千金,陈餘 五百金。”《后汉书·南匈奴传》:“匈奴 闻 汉 购求 卢芳,贪得财帛,乃遣 芳 还降,望得其赏。”唐 康骈《剧谈录·田膨郎偷玉枕》:“内官惶慄谢罪,请以浹旬求捕,大悬金帛购求,略无寻究之跡。”⒉出资搜求。《汉书·张安世传》:“上行幸 河 东,尝亡书三篋……后购求得书,以相校无所遗失。”《隋书·艺术传·庾季才》:“季才 散所赐物,购求亲故。”明 汤显祖《牡丹亭·谒遇》:“那有飞走而至之理,只因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