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万里释义:万里(1916-):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山东东平人。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冀鲁豫地委书记、南京市军管会经济部部长。建国后,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城市建设部部长、中共北京市委书记兼北京市副市长、铁道部部长、中共安徽省委第一书记、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 2.
中央委员会释义: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简称中共中央)是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产生的中共核心权力机构。该机构自1927年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起设置,取代了此前的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中共中央的领导人称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简称中共中央总书记。2012年11月,在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一中全会上,习近平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
- 3.
书记处释义:书记处是党中央的直接办公单位,是关系到党中央日常运转的重要中枢。 书记处主要负责党的日常工作,主要包括对中共中央的文件及领导批示进行收集、处理、转发及归档,同时协助中共中央领导同志处理相关文件。
- 4.
五一六通知释义:1966年5月16日发出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通知》的简称。它是中共中央政治局通过的指导“文化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集中反映了毛泽东对形势和党内矛盾的错误看法。《通知》宣布撤销《二月提纲》,设立“文化革命小组”,隶属于政治局常委。逐条批判了《二月提纲》的“错误”,提出了一整套“左”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提出要夺取文化领域中的领导权,批判党、政、军、文各界的“一大批”“资产阶级代表人物”。通知的发布,是“文化大革命”全面发动的标志。
- 5.
人民日报释义: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机关报。1949年1月北平解放,原中共中央华北局机关报《人民日报》迁至北平出版。1949年8月《人民日报》改为中共中央机关报。现在北京和国内二十多个城市印刷,向国内外发行。除国内版外,还有海外版。
- 6.
光明日报释义:中国全国性综合性报纸。1949年6月16日在北平创刊。初由中国民主同盟主办,1953年起由各民主党派、全国工商联共同主办。1957年起改由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中央统战部领导。现为中共中央领导下的日报,向国内外发行。主要对象为知识分子。
- 7.
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释义:邓小平1980年8月18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讲话。编入《邓小平文选》第二卷。提出了党和国家领导制度以及其他制度需要改革的问题。指出制度方面的弊端主要是官僚主义、权力过分集中、家长制、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以及各种特权。建议调整国务院领导成员和更新各级党政领导机关,逐步实现领导人员年轻化、专业化;修改宪法,设立中央顾问委员会,企事业单位成立职工代表大会,等等。
- 8.
党政机关释义:党政机关,狭义上是指中国共产党机关和国家行政机关。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的《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中办发〔2012〕14号),第一条对党政机关进行了定义:为了适应中国共产党机关和国家行政机关(以下简称党政机关)工作需要,推进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制定本条例。党政机关,广义上包括党的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也包括各级党政机关派出机构、直属事业单位及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2013年7月2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
- 9.
八七会议释义: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的紧急会议。这次会议是在革命处于危急关头召开的。会议批判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路线,撤销了他的总书记职务;选举了新的临时中央政治局;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屠杀政策的总方针,决定在湖南、湖北、江西和广东等省发动农民举行秋收起义。这次会议反对了政治上的右倾机会主义,使党大大前进了一步。但是会议对“左”倾情绪未予警惕,致使以后的“左”倾错误发展起来。
- 10.
前委释义:中国共产党中央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于前线设有领导对敌作战的前敌委员会,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也曾设立类似的前线委员会,都简称“前委”。 周恩来 陈毅《中共中央给红军第四军前委的信》:“前委在两年奋斗中已有不少经验可以运用,中央在此不作机械的指示。”
- 11.
副署释义:正式法令或文书上有关负责人在正职人员签署之后连同签署,谓之副署。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关于南北议和的清方档案》:“如曰对於人民负责任,则拒絶副署,又未免侵犯神圣矣。”周恩来《中共中央给红军第四军前委的指示信·红军的组织与训练》:“党代表名称应立即废除,改为政治委员,其职务为监督军队行政事务,巩固军队政治领导,副署命令等。”
- 12.
半月谈释义:半月刊。1980年5月创刊于北京。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社主办。以讲解时事政策为主。
- 13.
双百方针释义:“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简称。中国共产党指导科学发展,促进文艺繁荣的方针。1956年由中共中央正式确立。“百花齐放”指艺术上的不同形式、风格、流派可以自由发展;“百家争鸣”指科学上的不同学派可以自由讨论、发展。双百方针的基点在于发扬社会主义的艺术民主和科学民主,提倡在文艺和科学工作中有独立思考、辩论、创作、发表意见、坚持和保留个人看法以及批评和反批评的自由。
- 14.
反右派斗争释义:反对资产 阶级右派的斗争。 1957年4月,中共中央决定在全党进行反对官僚主义、宗派主义和主观主义的整风运动。极少数资产阶级右派分子乘机向党和社会主义制度进攻,妄图取代共产党的领导。6月,中共中央决定 对右派进攻进行反击。这种反击是必要的,但在斗争中犯了严重扩大化的错误。1978年,中共中央决定 对被划为右派分子的人进行复查,把错误的改正了过来。
- 15.
叶挺释义:(1896—1946)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人和领导人。字希夷,广东惠阳县人。1922年任孙中山大本营警卫团营长。1924年去苏联学习,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北伐战争时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团长。该团在湖北汀泗桥和贺胜桥等战役中击溃军阀吴佩孚主力,被誉为“铁军”。1927年先后参加领导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军长。1941年1月在皖南事变中被国民党扣留。在中共中央坚决要求下,1946年3月获释,4月8日由重庆返延安途中因飞机失事遇难。
- 16.
姚依林释义:姚依林(1917-1994):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安徽贵池人。清华大学肄业。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与领导一二九运动,任北平市学联党团书记。1938年参加冀东抗日武装起义。曾任中共天津市委书记、冀热辽区委宣传部部长、晋察冀中央局秘书长。建国后,任商业部部长、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国家计委主任、国务院副总理、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 17.
庐山会议释义:1959年7月2日至8月16日中共中央在江西庐山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议和八届八中全会。原定议题为总结1958年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以来的经验教训,进一步纠正“左”的错误。会议前期按此精神进行。7月14日,彭德怀给毛泽东写信,陈述他对大跃进、人民公社的意见,未被毛泽东接受,反被指责为向党进攻。此后会议转成对彭的批判。8月2—16日,中央召开八届八中全会,错误地通过了《关于以彭德怀同志为首的反党集团的错误的决议》,把彭德怀、黄克诚、张闻天、周小舟等不同意见者打成了“反党集团”。并决定在全党开展反右倾斗争。这次
- 18.
康生释义:康生(1898-1975):山东诸城大台乡(今属胶南)人。 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后任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中央审查委员,追随王明,推行“左”倾冒险主义。1937年后,历任中共中央党校校长,中央社会部、情报部部长,中央书记处书记。在延安整风运动期间,以“抢救失足者”为名,采用逼供信手段,制造多起冤案。建国后,长期养病。“文化大革命”中,任中央文化革命小组顾问、中共中央副主席,与林彪、江青相勾结,直接参与篡夺党和国家最高权力的阴谋活动。1975年病死。1980年,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向全党公布了他
- 19.
延安释义:市名。 位于陕西省北部,延河南岸。人口13万(1997年)。是中国革命圣地。1937—1947年为中共中央所在地。建有延安革命纪念馆,并开辟了杨家岭、枣园、王家坪、南泥湾等革命纪念地。
- 20.
张云逸释义:(1892-1974)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 广东文昌(今属海南)人。1912年毕业于广东陆军速成学校。曾加入同盟会,并参加辛亥革命和护国战争。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参加领导百色起义。历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军长、红军总司令部和红一方面军副参谋长、新四军副军长、华东军区副司令员兼山东军区司令员。建国后,任国防委员会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中共中央监委副书记。是中共第八至十届中央委员。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