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凡是 凡是的意思
fánshì

凡是

简体凡是
繁体
拼音fán shì
注音ㄈㄢˊ ㄕ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fán,(1) 平常的,不出奇的。【组词】:平凡。凡庸。凡夫俗子。(2) 指人世间(宗教或迷信的说法)。【组词】:凡尘。凡心。(3) 所有的。【例句】:凡年满十八岁的公民,都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凡是。(4) 总共。【例句】:全书凡二十八卷。(5) 大概,要略。【组词】:大凡。凡例。发凡(陈述全书或某一学科的要旨)。(6)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4”。

shì,(1) 表示解释或分类。【组词】:他是工人。《阿Q正传》的作者是鲁迅。(2) 表示存在。【组词】:满身是汗。(3) 表示承认所说的,再转入正意,含有“虽然”的意思。【例句】:诗是好诗,就是太长了。(4) 表示适合。【例句】:来的是时候。(5) 表示任何。【组词】:凡是。是活儿他都肯干。(6) 用于问句:他是走了吗?(7) 加重语气,有“的确”、“实在”的意思。【组词】:天气是冷。(8) 对,合理,与“非”相对。【组词】:是非。他说的是。实事求是。(9) 认为对。【组词】:是古非今。各行其是。深是其言。(10) 表示应承或同意(单说一个“是”字)。【例句】:是,我就去。(11) 这,此。【组词】:是日。是可忍,孰不可忍。比比皆是。(12) 助词,把行为对象提前表示只这样做。【组词】:惟你是问。惟利是图。(13) 姓。

基本含义

指一切、所有。表示对事物的普遍适用性。

凡是的意思

凡是 [fán shì]

1. 总括所指范围内的一切。

凡是新生的事物总是在同旧事物的斗争中成长起来的。

[every; any; all;]

凡是 引证解释

⒈ 总括之词。总括某个范围内的一切。

唐 韩愈 《论变盐法事宜状》:“凡是和雇,无不皆然。”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一回:“那么你们凡是自问不是做贼的,都去暗暗的查来,但是不可张扬,把那做贼的先吓跑了。”
艾青 《光的赞歌》:“凡是剥削别人的人,都希望别人愚蠢。”


国语词典

凡是 [fán shì]

⒈ 属于某范围的一切。

如:「凡是他不认识的东西,都要问得一清二楚。」

大凡 通常


凡是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一般释义:⒈一样;同样:火一般的热情。 ⒉普通;平常:一般化。⒊通常;处在正常情况下:一般来说,他的工作是很认真的。⒋哲学范畴。指某类事物或一切事物普遍具有的属性,即共性。与“个别”相对。
    • 2.
      普通释义:平常的;一般的:普通人。 普通劳动者。这种款式很普通。
    • 3.
      通常释义:属性词。 一般;平常:通常的情况。通常的方法。他通常六点钟就起床。
    • 4.
      日常释义:属性词。属于平时的:日常生活。日常工作。日常用品。
    • 5.
      平常释义:⒈普通;不特别:话虽平常,意义却很深刻。 ⒉平时:他虽然身体不好,但平常很少请假。
    • 6.
      寻常释义:平常(古代八尺为“寻”,倍寻为“常”,寻和常都是平常的长度):寻常人家。拾金不昧,在今天是寻常的事了。
    • 7.
      大凡释义:副词。用在句子开 头,表示总括一般的情形,常跟“总”“都”等词呼应:大凡坚持学习的,都会有一定的收获。

凡是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特殊释义:不同于同类的事物或平常的情况的:情形特殊。特殊照顾。特殊待遇。

凡是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指蔽目,不见泰山释义:同“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宋史·王安礼传》:“今以一指蔽目,虽 泰,华 在前弗之见。”谢觉哉《关于独立思考》:“凡是不如个人的意的事就死记在心,把它扩大;至于全体的事,不管好处多大,总是‘一指蔽目,不见泰山。’”
    • 2.
      不乾不浄释义:⒈指粗俗,下流。《红楼梦》第十回:“不知是那里附学的学生,倒欺负他,里头还有些不乾不浄的话。”清 李渔《凰求凤·假病》:“那判官口里,还有几句不乾不浄的话。”⒉淫乱的婉词。《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八回:“上房里的大鸦头,凡是稍为生得乾浄点的,他总有点不乾不浄的事干下去。”张天翼《万仞约》三:“蓝四胖子 呢--更坏;跟他亲妹妹不干不净的还不算,竟还要跟 闵九爷 作对!”
    • 3.
      不唯释义:⒈犹言非因。 《左传·僖公五年》:“桓、庄 之族何罪?而以为戮,不唯偪乎?”⒉不仅;不但。唐 韩愈《韩滂墓志铭》:“羣辈来见,皆曰:‘滂 之大进,不唯於文词,为人亦然。’”金 王若虚《论语辨惑四》:“以予观之,不唯于语法不顺,而义亦未完也。”王汶石《少年突击手》:“凡是他能做的事,妈妈不唯自己不帮忙,奶奶要帮忙,她还不让呢。”
    • 4.
      不耻最后释义:因为跑到最后而感到可耻。比喻凡是只要坚持到底,就能达到目的。
    • 5.
      不衷释义:⒈不善;不诚。《左传·昭公二十二年》:“君若惠保敝邑,无亢不衷,以奬乱人,孤之望也。”孔颖达 疏:“衷,善也。”《国语·楚语下》:“其为人也,展而不信,爱而不仁,诈而不智,毅而不勇,直而不衷。”⒉不合适;不恰当。《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服之不衷,身之灾也。”杜预 注:“衷,犹适也。”《左传·昭公十六年》:“发命之不衷,出令之不信。”杜预 注:“衷,当也。”《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回:“凡是这些过於华靡不衷的服饰,都是 安老爷 平日不准穿戴的。”⒊不符合。《明史·刑法志三》:“刑法有创之自 明,不衷古制者,
    • 6.
      专业代码释义:1、考研专业前面的代码是专业代码,方便计算机和考生识别以及研究生招生管理。 2、专业代码前2位是学科大类,即:01哲学、02经济学、03法学、04教育学、05文学、06历史学、07理学、08工学、09农学、10医学、11军事学、12管理学、13艺术学。3、专业代码还可以区分学硕、专硕,凡是第3位数字为5的专业就是专硕。如020204金融学是学硕,025100金融是专硕。
    • 7.
      东岳大帝释义:道教所奉东岳庙中的 泰山 神。迷信谓其掌管人间生死。每年夏历三月二十八日举行祭祀。鲁迅《朝花夕拾·无常》:“凡是神,在 中国 仿佛都有些随意杀人的权柄似的,倒不如说是职掌人民的生死大事的罢,就如城隍和 东岳大帝 之类。”沙汀《一个秋天的晚上》:“那是间大神殿,正中的 东岳大帝 已经搬移开了。”
    • 8.
      举凡释义:凡是(下文大多列举):戏曲表演的手法,内容非常丰富,举凡喜、怒、哀、乐、惊、恐、愁、急等感情的流露,全都提炼出一套完整的程式。
    • 9.
      乘承比应释义:乘承比应在《周易》的卦画里,每卦共有六爻,从下向上排列。凡是两个相邻的爻称作比,比是比邻、比近的意思。
    • 10.
      人不为己释义:凡是人的生命,不离两件大事:饮食、男女。一个生活的问题,一个性的问题。所谓饮食,等于民生问题。男女属于康乐问题,人生就离不开这两件事。
    • 11.
      人性本色释义:凡是人的生命,不离两件大事:饮食、男女。 一个生活的问题,一个性的问题。所谓饮食,等于民生问题。男女属于康乐问题,人生就离不开这两件事。
    • 12.
      但凡释义:凡是;只要是:但凡有一线希望,也要努力争取。 但凡过路的人,没有一个不在这儿打尖的。
    • 13.
      倒地释义:⒈横躺在地上。 ⒉谓把人杀死。《水浒传》第六二回:“你若要我倒地他,不是我诈你,只要把五百两金子与我。”⒊抗 日 战争时期,农民在党的领导下,按原价赎回过去贱卖给地主的土地。方升普《红偃师》:“上面说,巩县 琉璃庙沟 等地,正进行‘倒地’斗争,把凡是过去荒年贱价卖出去的土地,一律按原价赎回。于是,我们也立刻行动,一个声势浩大的‘倒地’运动,便在偃师南部山区开展起来。”
    • 14.
      凡是释义:总括某个范围内的一切:凡是新生的事物都是在同旧事物的斗争中成长起来的。
    • 15.
      剜补释义:挖去错字,补上正字。 郭沫若《创造十年续篇》七:“凡是见过他的原稿的人总会注意到它是被写得异常整齐的,一个字的添改剜补也没有。”
    • 16.
      吃乾饭释义:亦作“喫乾饭”。 谓只吃饭不干事或只会吃饭不会干事。宋 王君玉《杂纂》:“喫乾饭。疾睡著。”李大钊《庶民的胜利》:“凡是不做工吃干饭的人,都是强盗。”水运宪《祸起萧墙》:“你知道你的责任吗?咹?人家成心卡我们,你是吃干饭的?”
    • 17.
      国事犯释义:即政治犯。《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二回:“外国人向来有这么个规矩,凡是犯了国事的,叫做‘国事犯’,别国人有保护之例。据他説所犯的是‘改革政治’,就是‘国事犯’。”
    • 18.
      孔疏释义:唐朝初年孔颖达作《左传正义》来解释晋朝杜预的《春秋左传集解》,简称为孔疏。疏,对旧注作解释和发挥(凡是解释经的叫注)
    • 19.
      实用主义释义:现代西方哲学流派之一。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主要代表人物有詹姆斯、杜威等。把主观经验作为世界的基础,把实践看成是个人应付环境的活动;认为真理没有固定的客观标准,凡是“有报酬”“有效用”的就是真理。
    • 20.
      尊者释义:⒈称辈分或地位高的人。《礼记·丧服小记》:“养尊者必易服,养卑者否。”郑玄 注:“尊谓父兄,卑谓子弟之属。”《公羊传·闵公元年》:“《春秋》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宋 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五:“今 吴 人子弟稍长便不欲人呼其小名,虽尊者亦以行第呼之矣。”⒉佛教语。梵语“阿梨耶”意译为尊者、圣者。亦泛指具有较高的德行、智慧的僧人。宋 元照《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尊者,谓腊高德重,为人所尊。”《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八:“却説西方 双摩訶池 边有几个洞天……凡是洞中各有一个尊者在内,做洞主。”鲁迅《集

凡是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指蔽目,不见泰山释义:同“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宋史·王安礼传》:“今以一指蔽目,虽 泰,华 在前弗之见。”谢觉哉《关于独立思考》:“凡是不如个人的意的事就死记在心,把它扩大;至于全体的事,不管好处多大,总是‘一指蔽目,不见泰山。’”
    • 2.
      不乾不浄释义:⒈指粗俗,下流。《红楼梦》第十回:“不知是那里附学的学生,倒欺负他,里头还有些不乾不浄的话。”清 李渔《凰求凤·假病》:“那判官口里,还有几句不乾不浄的话。”⒉淫乱的婉词。《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八回:“上房里的大鸦头,凡是稍为生得乾浄点的,他总有点不乾不浄的事干下去。”张天翼《万仞约》三:“蓝四胖子 呢--更坏;跟他亲妹妹不干不净的还不算,竟还要跟 闵九爷 作对!”
    • 3.
      不唯释义:⒈犹言非因。 《左传·僖公五年》:“桓、庄 之族何罪?而以为戮,不唯偪乎?”⒉不仅;不但。唐 韩愈《韩滂墓志铭》:“羣辈来见,皆曰:‘滂 之大进,不唯於文词,为人亦然。’”金 王若虚《论语辨惑四》:“以予观之,不唯于语法不顺,而义亦未完也。”王汶石《少年突击手》:“凡是他能做的事,妈妈不唯自己不帮忙,奶奶要帮忙,她还不让呢。”
    • 4.
      不耻最后释义:因为跑到最后而感到可耻。比喻凡是只要坚持到底,就能达到目的。
    • 5.
      不衷释义:⒈不善;不诚。《左传·昭公二十二年》:“君若惠保敝邑,无亢不衷,以奬乱人,孤之望也。”孔颖达 疏:“衷,善也。”《国语·楚语下》:“其为人也,展而不信,爱而不仁,诈而不智,毅而不勇,直而不衷。”⒉不合适;不恰当。《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服之不衷,身之灾也。”杜预 注:“衷,犹适也。”《左传·昭公十六年》:“发命之不衷,出令之不信。”杜预 注:“衷,当也。”《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回:“凡是这些过於华靡不衷的服饰,都是 安老爷 平日不准穿戴的。”⒊不符合。《明史·刑法志三》:“刑法有创之自 明,不衷古制者,
    • 6.
      专业代码释义:1、考研专业前面的代码是专业代码,方便计算机和考生识别以及研究生招生管理。 2、专业代码前2位是学科大类,即:01哲学、02经济学、03法学、04教育学、05文学、06历史学、07理学、08工学、09农学、10医学、11军事学、12管理学、13艺术学。3、专业代码还可以区分学硕、专硕,凡是第3位数字为5的专业就是专硕。如020204金融学是学硕,025100金融是专硕。
    • 7.
      东岳大帝释义:道教所奉东岳庙中的 泰山 神。迷信谓其掌管人间生死。每年夏历三月二十八日举行祭祀。鲁迅《朝花夕拾·无常》:“凡是神,在 中国 仿佛都有些随意杀人的权柄似的,倒不如说是职掌人民的生死大事的罢,就如城隍和 东岳大帝 之类。”沙汀《一个秋天的晚上》:“那是间大神殿,正中的 东岳大帝 已经搬移开了。”
    • 8.
      举凡释义:凡是(下文大多列举):戏曲表演的手法,内容非常丰富,举凡喜、怒、哀、乐、惊、恐、愁、急等感情的流露,全都提炼出一套完整的程式。
    • 9.
      乘承比应释义:乘承比应在《周易》的卦画里,每卦共有六爻,从下向上排列。凡是两个相邻的爻称作比,比是比邻、比近的意思。
    • 10.
      人不为己释义:凡是人的生命,不离两件大事:饮食、男女。一个生活的问题,一个性的问题。所谓饮食,等于民生问题。男女属于康乐问题,人生就离不开这两件事。
    • 11.
      人性本色释义:凡是人的生命,不离两件大事:饮食、男女。 一个生活的问题,一个性的问题。所谓饮食,等于民生问题。男女属于康乐问题,人生就离不开这两件事。
    • 12.
      但凡释义:凡是;只要是:但凡有一线希望,也要努力争取。 但凡过路的人,没有一个不在这儿打尖的。
    • 13.
      倒地释义:⒈横躺在地上。 ⒉谓把人杀死。《水浒传》第六二回:“你若要我倒地他,不是我诈你,只要把五百两金子与我。”⒊抗 日 战争时期,农民在党的领导下,按原价赎回过去贱卖给地主的土地。方升普《红偃师》:“上面说,巩县 琉璃庙沟 等地,正进行‘倒地’斗争,把凡是过去荒年贱价卖出去的土地,一律按原价赎回。于是,我们也立刻行动,一个声势浩大的‘倒地’运动,便在偃师南部山区开展起来。”
    • 14.
      凡是释义:总括某个范围内的一切:凡是新生的事物都是在同旧事物的斗争中成长起来的。
    • 15.
      剜补释义:挖去错字,补上正字。 郭沫若《创造十年续篇》七:“凡是见过他的原稿的人总会注意到它是被写得异常整齐的,一个字的添改剜补也没有。”
    • 16.
      吃乾饭释义:亦作“喫乾饭”。 谓只吃饭不干事或只会吃饭不会干事。宋 王君玉《杂纂》:“喫乾饭。疾睡著。”李大钊《庶民的胜利》:“凡是不做工吃干饭的人,都是强盗。”水运宪《祸起萧墙》:“你知道你的责任吗?咹?人家成心卡我们,你是吃干饭的?”
    • 17.
      国事犯释义:即政治犯。《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二回:“外国人向来有这么个规矩,凡是犯了国事的,叫做‘国事犯’,别国人有保护之例。据他説所犯的是‘改革政治’,就是‘国事犯’。”
    • 18.
      孔疏释义:唐朝初年孔颖达作《左传正义》来解释晋朝杜预的《春秋左传集解》,简称为孔疏。疏,对旧注作解释和发挥(凡是解释经的叫注)
    • 19.
      实用主义释义:现代西方哲学流派之一。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主要代表人物有詹姆斯、杜威等。把主观经验作为世界的基础,把实践看成是个人应付环境的活动;认为真理没有固定的客观标准,凡是“有报酬”“有效用”的就是真理。
    • 20.
      尊者释义:⒈称辈分或地位高的人。《礼记·丧服小记》:“养尊者必易服,养卑者否。”郑玄 注:“尊谓父兄,卑谓子弟之属。”《公羊传·闵公元年》:“《春秋》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宋 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五:“今 吴 人子弟稍长便不欲人呼其小名,虽尊者亦以行第呼之矣。”⒉佛教语。梵语“阿梨耶”意译为尊者、圣者。亦泛指具有较高的德行、智慧的僧人。宋 元照《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尊者,谓腊高德重,为人所尊。”《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八:“却説西方 双摩訶池 边有几个洞天……凡是洞中各有一个尊者在内,做洞主。”鲁迅《集

凡是造句

1.我们不相信所谓的因果报应,但我们却相信,凡是压迫人民的人必将受到历史的审判。

2.文革时期,人们思想禁锢,服饰单调,凡是漂亮鲜艳的服装都被看作是奇装异服而被打入冷宫。

3.今后你凡是有用得着我的地方,我是万死不辞。

4.凡是土地肥沃,资源丰富的地方,都人烟稠密。

5.凡是有良知的人,都知道做人要以德报德的道理。

6.在我们学校,校领导以身作则,凡是要求师生们做到的他们首先做到。

7.凡是饱受战乱之苦的人,哪个没有切肤之痛?

8.人口爆炸,国家怎能强盛起来?这不是杞人忧天,也不是危言耸听,凡是关心国家前途命运的人都会这么想的。

9.凡是有点良心的人,都不会欺负她们这样孤儿寡妇的人。

10.凡是别人委托的事,我们都应该尽力而为,不要不讲信用。

11.他的说明面面俱到,凡是有关的问题,都照顾到了。

12.凡是对人民立下功劳的人,国家都不会忘记他,决不会鸟尽弓藏的。

13.凡是荒原,孕育着崛起,只要你肯开拓;平凡是泥土,孕育着收获,只要你肯耕耘;平凡是细流,孕育着深邃,只要你肯积累。

14.凡是十八岁以上的公民,都有资格参加竞选。

15.凡是年满七周岁的儿童都必须入学接受九年义务教育。

16.凡是有万难的境地,就有我无畏的足迹。凡是有纠结的思绪,就有我深沉的思索。

17.凡是旧社会那些地主、乡绅,一定是谄上骄下,剥下奉上的。

18.死亡赔偿金不同于遗产,凡是死者的亲属和死者生前来往密切的朋友都是有资格得到死亡赔偿金的。

19.爱屋及乌,人无完人凡是没必要太过纠结。当然缺点超过你的界线的除外。

20.凡是从事教学工作的人都必须取得教师资格。

凡是(fansh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凡是是什么意思 凡是读音 怎么读 凡是,拼音是fán shì,凡是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凡是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