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自然 自然的意思
ran

自然

简体自然
繁体
拼音zì ran
注音ㄗˋ ㄖㄢ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zì,(1) 本人,己身。【组词】:自己。自家。自身。自白。自满。自诩。自馁。自重(zhòng )。自尊。自谦。自觉(jué )。自疚。自学。自圆其说。自惭形秽。自强不息。(2) 从,由。【组词】:自从。自古以来。(3) 当然。【组词】:自然。自不待言。自生自灭。放任自流。(4) 假如。【例句】:自非圣人,外宁必有内忧。

rán,(1) 对,是。【组词】:然否。不然。不以为然。(2) 以为对,答应,信守。【例句】:然纳(以为对而采纳)。然诺(许诺,信守诺言)。(3) 这样,如此。【组词】:当然。然后。然则。(4) 表示一种语气(①表决定,犹焉,如“寡人愿有言然”;②表比拟,犹言一般,如“如见其肺肝然”)。(5) 用于词尾,表示状态。【组词】:显然。忽然。飘飘然。(6) 同“燃”。

基本含义

指与人类社会活动无关的事物或现象,也指没有经过人工加工处理的状态。

自然的意思

自然 [zì ran]

1. 宇宙万物;宇宙生物界和非生物界的总和,即整个物质世界,自然界。

改造自然。
自然之理也。——宋·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
择于自然。——[英]赫胥黎著、严复译《天演论》
近于自然。——蔡元培《图画》

[ nature; ]

2. 属于或关于自然界的、存在于或产生于自然界的、非人为的。

自然现象。
自然之验。——《史记·货殖列传》

[ natural; ]

3. 不勉强,不拘束,不呆板。

他的动作很自然。
复得返自然。(指无拘无束的田园生活)。——晋·陶渊明《归园田居》
自然蛾眉。——唐·李朝威《柳毅传》

4. 不经人力干预而自由发展。

听其自然。

[ natually; in the ordinary course of events; ]

5. 当然。

带露折花,色香自然要好得多。——鲁迅《朝花夕拾》

[ of course; naturally; ]

自然 引证解释

⒈ 天然,非人为的。

《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后汉书·李固传》:“夫穷高则危,大满则溢,月盈则缺,日中则移。凡此四者,自然之数也。”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三》:“山石之上,自然有文,尽若虎马之状,粲然成著,类似图焉。”
宋 欧阳修 《明用》:“物无不变,变无不通,此天理之自然也。”

⒉ 不勉强,不拘束,不呆板。

《后汉书·郎顗传》:“臣伏见光禄大夫 江夏 黄琼,耽道乐术,清亮自然,被褐怀宝,含味经籍。”
宋 秦观 《次韵何子温》:“谈笑自然群吏肃,何须酒后 次公 狂。”
巴金 《春》十二:“她很激动,不觉微微地红了脸,动作也显得更不自然了。”

⒊ 不经人力干预而自由发展。

宋 叶适 《台州高君墓志铭》:“华枝蔓叶,自然消落。”
冰心 《两个家庭》:“无奈我连米盐的价钱都不知道,并且也不能终日坐在家里,只得听其自然。”

⒋ 犹当然。

《北史·裴叔业传》:“唯应送家还都以安慰之,自然无患。”
唐 韩愈 《黄家贼事宜状》:“处理得宜,自然永无侵叛之事。”
清 李渔 《奈何天·密筹》:“催餉的官吏,还不曾转来,一到自然给发。”
鲁迅 《朝花夕拾·小引》:“带露折花,色香自然要好得多。”


国语词典

自然 [zì ran]

⒈ 天然生成的东西,如空气、日光、山河等皆是。

如:「大自然」、「自然界」。

天然

⒉ 非由人工制造而是浑然天成的。

如:「自然免疫」。

人工 人造

⒊ 当然。

《文明小史·第三回》:「众人听见了,自然心上点不愿意。」

⒋ 固然。

如:「他唱得自然不好,你也不见得好到那里。」

⒌ 表示揣度而敢于断定之词。

如:「你不要再问了,到时自然就明白。」

⒍ 现今国民小学课程中,自然科学的简称。内容包括自然界的物质与现象的介绍。

⒈ 不勉强、不拘束。

如:「态度自然」、「语气自然」。

别扭 勉强 拘束 局促 牵强 造作 做作


自然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大方释义:⒈指专家学者;内行人:大方之家。贻笑大方。⒉绿茶的一种,产于安徽歙县、浙江淳安等地。⒊对于财物不计较;不吝啬:出手大方。他很大方,不会计较这几个钱。⒋(言谈、举止)自然;不拘束:举止大方。可以大大方方的,用不着拘束。⒌(样式、颜色等)不俗气:陈设大方。这种布的颜色和花样看着很大方。
    • 2.
      天然释义:属性词。 自然存在的;自然产生的(区别于“人工”或“人造”):天然冰。天然景色。天然财富。
    • 3.
      当然释义:⒈应当这样:理所当然。取得这么好的成绩,心里高兴是当然的。⒉表示合于事理或情理,没有疑问:群众有困难当然应该帮助解决。
    • 4.
      放肆释义:(言行)轻率任意,毫无顾忌:说话注意点,不要太放肆。
    • 5.
      果然释义:⒈副词。表示事情的结果与所料所说相符:果然不出所料。⒉连词。假设事情的结果与所料所说相符:果然你愿意去,我就放心了。
    • 6.
      自在释义:⒈自由;不受拘束:逍遥自在。⒉安闲舒适:他们俩的小日子过得挺自在。

自然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人工释义:⒈属性词。 人为的(区别于“天然”):人工湖。人工呼吸。人工降雨。⒉人力;人力做的工:人工操作。抽水机坏了,暂时用人工车水。⒊工作量的计算单位,指一个人做工一天:修建这条水渠需用很多人工。
    • 2.
      人造释义:属性词。人工制造的;非天然的:人造纤维。人造地球卫星。
    • 3.
      做作释义:故意做出某种不自然的表情、架势、腔调等:行为做作。言语做作。
    • 4.
      别扭释义:1、不顺心;执拗,难对付。不习惯:不适应。2、意见不相投合。亦指争执之事。3、谓说话、作文等不通顺;不流畅。4、拘谨;难为情。
    • 5.
      勉强释义:⒈能力不够,还尽力做:这项工作我还能勉强坚持下来。⒉不是甘心情愿的:碍着面子,勉强答应下来了。⒊使人做他自己不愿意做的事:他不去算了,不要勉强他了。⒋牵强;理由不充足:这种说法很勉强,怕站不住脚。⒌将就;凑合:这点儿草料勉强够牲口吃一天。
    • 6.
      呆板释义:死板;不灵活:这篇文章写得太呆板。别看他样子呆板,脑子倒很灵活。
    • 7.
      局促释义:⒈也说倨促、踞促。 ⒉狭小:房间太局促。⒊时间短促:时间局促。⒋拘束:局促不安。
    • 8.
      拘束释义:⒈对人的言语行动加以不必要的限制;过分约束:不要拘束孩子的正当活动。⒉过分约束自己,显得不自然:她见了生人,显得有点拘束。
    • 9.
      拘谨释义:(言语、行动)过分谨慎;拘束:他是个拘谨的人,从不和人随便谈笑。
    • 10.
      法人释义:具有民事权利能力 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民法上与公民同为民事主体。有国家 机关法人、事业单位法人、企业法人和社会团体法人等。与“自然人”同为民事主体。
    • 11.
      牵强释义:勉强把两件没有关系或关系很远的事物拉在一起:牵强附会。 这条理由有些牵强。
    • 12.
      造作释义:⒈指做出的某种动作、表情、腔调等不自然:矫揉造作。⒉制造。

自然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九三六年春在太原释义:报告文学。宋之的作于1936年。叙写1936年春天作者在军阀阎锡山统治下的太原的见闻。采用新闻剪辑的手法,将日常生活素材作了适当剪裁,反映了人民大众的凄惨生活。并以自然界的春天,反衬社会的严酷无情,抨击了反动军阀的法西斯统治。
    • 2.
      一八四四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释义:马克思作于1844年4-8月。由三个未完成手稿组成。批判地分析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提出异化劳动理论,阐述了自己的哲学、经济学观点和共产主义思想。对人的生成、自然和社会的历史、美的规律等提出一系列创造性的见解。
    • 3.
      一不过三释义:一般是说,自然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不会超过“三次”或者“生、成、化”三个阶段,就必须回归自然本原的一了。
    • 4.
      一川释义:⒈一条河流。 ⒉一片平川;满地。多用于形容自然景色。
    • 5.
      一彻万融释义:犹言一通百通。一个主要的弄通了,其他的自然也都会弄通。
    • 6.
      一次能源释义:指存在于自然界的天然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水力、铀矿等。
    • 7.
      一气浑成释义:形容诗文首尾贯通,完满自然,不见雕凿。
    • 8.
      一脉释义:⒈亦作“一脉”。河流或山脉的一支。宋 惠洪《同超然无尘饭柏林寺分题得栢字》:“勿轻一脉微,去涨万顷泽。”清 龚自珍《己亥杂诗》之八:“太行 一脉走蝹蜿,莽莽畿西虎气蹲。”许地山《换巢鸾凤》:“和鸾 所住的屋子靠近山边,屋后一脉流水,四围都是竹林。”⒉犹言一线,一缕。多用于连贯相承的事物。元 张养浩《秋日梨花》诗:“只知秋色千林老,争信阳和一脉存。”明 李贽《与焦弱侯书》:“不知 孔子 教泽之远,自然遍及三千七千,乃至万万世之同守斯文一脉者。”清 万玉卿《潇湘怨·撰诔》:“到今日呵,知他一脉情肠,两下各千迴
    • 9.
      一花五叶释义:佛教传到 中国 后,禅宗以 达摩 为祖,谓一花;后衍成 曹洞、临济、云门、沩仰、法眼 五派,谓五叶。《景德传灯录·菩提达摩》:“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宋 黄庭坚《渔家傲》词:“面壁九年看二祖,一花五叶亲分付。”元 鲜于枢《困学斋杂录》引 宋 雪窦 禅师《真迹》诗:“末代儿孙列户牖,一花五叶失其传。”
    • 10.
      一通百通释义:通:通晓。一个主要的弄通了,其他的自然也都会弄通。
    • 11.
      七十二候释义:古代以五日为一候,一月六候,三候为一节气。一年二十四个节气,共七十二候。它是根据动物、植物或其他自然现象变化的征候,说明节气变化,作为农事活动的依据。《儿女英雄传》第三七回:“七十二候纵説万类不齐,那礼家记事者,何以就敢毅然断为‘爵入大水为蛤’哉?此格物之所以难也。”按,七十二候之说,最初见于《逸周书》、《吕氏春秋》十二纪,汉 儒列于《礼记·月令》,又见于《淮南子·时则训》,《魏书》始入《律历志》。但各书所举月令物候互有出入,即 唐 王冰 注《素问》所引《吕氏春秋》七十二候,亦与今本《吕氏春秋》及历中所载
    • 12.
      七煞释义:凶神。明 朱权《臞仙肘后神枢·年方凶神》:“浮天空亡,金神七煞,破败五鬼。”老舍《二马》第三段十四:“自然娶个后婚儿寡妇,不十分体面,可是娶外国寡妇,或者不至于犯七煞,剋夫主!”
    • 13.
      万事万物释义:万事万物就是整个世界,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想意识中的所有的事物。
    • 14.
      万化释义:⒈万事万物;大自然。 ⒉各种变化。
    • 15.
      万物自化释义:自化:自然变化。一切事物都按照本身的规律而自然变化。
    • 16.
      万物随心释义:顺其自然,不躁不怒。
    • 17.
      万簌俱寂释义:籁:古代的一种箫,泛指声音;万籁:自然界万物发出的各种声音。寂:静。一切声音都没有了。形容周围环境非常寂静,一点儿声响都没有。
    • 18.
      万簌释义:自然界一切声音。
    • 19.
      万籁释义:自然界发出的种种细微的声响:万籁俱寂。籁(lài):从孔穴中发出的声音,泛指声音。
    • 20.
      三杯通大道释义:谓饮酒通向超脱之道。唐 李白 《月下独酌》诗之二:“贤圣既已饮,何必求神仙,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 清 查慎行 《谢院长惠西洋蒲桃酒》诗:“直可三杯通大道,谁教五斗博 西凉 。” 清 梁章鉅 《浪迹丛谈·巧对补录》:“譙楼上,冬冬冬,鏗鏗鏗,三更三点,正合三杯通大道;草堂前,汝汝汝,我我我,一人一盏,但愿一醉解千愁。”

自然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九三六年春在太原释义:报告文学。宋之的作于1936年。叙写1936年春天作者在军阀阎锡山统治下的太原的见闻。采用新闻剪辑的手法,将日常生活素材作了适当剪裁,反映了人民大众的凄惨生活。并以自然界的春天,反衬社会的严酷无情,抨击了反动军阀的法西斯统治。
    • 2.
      一八四四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释义:马克思作于1844年4-8月。由三个未完成手稿组成。批判地分析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提出异化劳动理论,阐述了自己的哲学、经济学观点和共产主义思想。对人的生成、自然和社会的历史、美的规律等提出一系列创造性的见解。
    • 3.
      一不过三释义:一般是说,自然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不会超过“三次”或者“生、成、化”三个阶段,就必须回归自然本原的一了。
    • 4.
      一川释义:⒈一条河流。 ⒉一片平川;满地。多用于形容自然景色。
    • 5.
      一彻万融释义:犹言一通百通。一个主要的弄通了,其他的自然也都会弄通。
    • 6.
      一次能源释义:指存在于自然界的天然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水力、铀矿等。
    • 7.
      一气浑成释义:形容诗文首尾贯通,完满自然,不见雕凿。
    • 8.
      一脉释义:⒈亦作“一脉”。河流或山脉的一支。宋 惠洪《同超然无尘饭柏林寺分题得栢字》:“勿轻一脉微,去涨万顷泽。”清 龚自珍《己亥杂诗》之八:“太行 一脉走蝹蜿,莽莽畿西虎气蹲。”许地山《换巢鸾凤》:“和鸾 所住的屋子靠近山边,屋后一脉流水,四围都是竹林。”⒉犹言一线,一缕。多用于连贯相承的事物。元 张养浩《秋日梨花》诗:“只知秋色千林老,争信阳和一脉存。”明 李贽《与焦弱侯书》:“不知 孔子 教泽之远,自然遍及三千七千,乃至万万世之同守斯文一脉者。”清 万玉卿《潇湘怨·撰诔》:“到今日呵,知他一脉情肠,两下各千迴
    • 9.
      一花五叶释义:佛教传到 中国 后,禅宗以 达摩 为祖,谓一花;后衍成 曹洞、临济、云门、沩仰、法眼 五派,谓五叶。《景德传灯录·菩提达摩》:“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宋 黄庭坚《渔家傲》词:“面壁九年看二祖,一花五叶亲分付。”元 鲜于枢《困学斋杂录》引 宋 雪窦 禅师《真迹》诗:“末代儿孙列户牖,一花五叶失其传。”
    • 10.
      一通百通释义:通:通晓。一个主要的弄通了,其他的自然也都会弄通。
    • 11.
      七十二候释义:古代以五日为一候,一月六候,三候为一节气。一年二十四个节气,共七十二候。它是根据动物、植物或其他自然现象变化的征候,说明节气变化,作为农事活动的依据。《儿女英雄传》第三七回:“七十二候纵説万类不齐,那礼家记事者,何以就敢毅然断为‘爵入大水为蛤’哉?此格物之所以难也。”按,七十二候之说,最初见于《逸周书》、《吕氏春秋》十二纪,汉 儒列于《礼记·月令》,又见于《淮南子·时则训》,《魏书》始入《律历志》。但各书所举月令物候互有出入,即 唐 王冰 注《素问》所引《吕氏春秋》七十二候,亦与今本《吕氏春秋》及历中所载
    • 12.
      七煞释义:凶神。明 朱权《臞仙肘后神枢·年方凶神》:“浮天空亡,金神七煞,破败五鬼。”老舍《二马》第三段十四:“自然娶个后婚儿寡妇,不十分体面,可是娶外国寡妇,或者不至于犯七煞,剋夫主!”
    • 13.
      万事万物释义:万事万物就是整个世界,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想意识中的所有的事物。
    • 14.
      万化释义:⒈万事万物;大自然。 ⒉各种变化。
    • 15.
      万物自化释义:自化:自然变化。一切事物都按照本身的规律而自然变化。
    • 16.
      万物随心释义:顺其自然,不躁不怒。
    • 17.
      万簌俱寂释义:籁:古代的一种箫,泛指声音;万籁:自然界万物发出的各种声音。寂:静。一切声音都没有了。形容周围环境非常寂静,一点儿声响都没有。
    • 18.
      万簌释义:自然界一切声音。
    • 19.
      万籁释义:自然界发出的种种细微的声响:万籁俱寂。籁(lài):从孔穴中发出的声音,泛指声音。
    • 20.
      三杯通大道释义:谓饮酒通向超脱之道。唐 李白 《月下独酌》诗之二:“贤圣既已饮,何必求神仙,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 清 查慎行 《谢院长惠西洋蒲桃酒》诗:“直可三杯通大道,谁教五斗博 西凉 。” 清 梁章鉅 《浪迹丛谈·巧对补录》:“譙楼上,冬冬冬,鏗鏗鏗,三更三点,正合三杯通大道;草堂前,汝汝汝,我我我,一人一盏,但愿一醉解千愁。”

自然造句

1.作为一名拍摄自然风光的报刊记者,他的足迹遍及五洲四海。

2.如果过分执着人定胜天,往往会破坏了大自然的环境。

3.他有权有势,自然会有人前去依草附木。

4.世界少了冤冤相报的事,自然就平和而少纠纷了。

5.切勿刻意求工,以免画蛇添足,丧失了自然

6.做学问要靠长期积累,功到自然成。

7.家长决不能让孩子听其自然地发展。

8.写文章的最高境界是妙手偶得,自然天成,吹毛求疵,咬文嚼字什么的,又有何意义呢。

9.那里多盗匪,并无重兵,只要大兵一到,自然就如汤沃雪了。

10.回到家里,二姨自然盘根问底。我也没说出个子丑寅卯。

11.新一轮经济周期启动,伟大事物应运而生自然而然。

12.优美的文学尽可搁在一边,让他自然发展,不必去推波助澜。

13.他们新婚燕尔,自然颠鸾倒凤,尽享温存甜蜜了。

14.春天来了,大自然显出一派春色撩人的景象。

15.那晚,月朗星稀,自然老师在操场上给我教授怎样辨别北斗星。

16.你是知识分子,想的自然和那些村夫野老不同。

17.日月经天,江河行地,这是自然规律。

18.学问从实地上用功,议论自然确有根据;若浮光掠影,中无成见,自然随波逐流,无所适从。

19.这对新婚夫妇,只相守了一个半月,丈夫便要赴美留学,分别时自然执手相看,离情别绪满怀。

20.空谷传声,自然会经久不绝。

自然(zira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自然是什么意思 自然读音 怎么读 自然,拼音是zì ran,自然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自然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