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荐 [xiāng jiàn]
1. 唐宋应试进士,由州县荐举,称“乡荐”
乡荐 引证解释
⒈ 唐 宋 应试进士,由州县荐举,称“乡荐”。按,后世称乡试中式为领乡荐。
引唐 顾云 《上池州卫郎中启》:“自随乡荐,便托门墙。”
宋 徐铉 《稽神录·赵瑜》:“瑜 应乡荐,累举不第。”
明 陈汝元 《金莲记·郊遇》:“前 秦少游 来京,説他兄弟俱叨乡荐。”
乡荐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乡荐释义:唐 宋 应试进士,由州县荐举,称“乡荐”。
- 2.
圜邱释义:同“圜丘”。 明 张煌言《乡荐经义·天地之大德曰生》:“故圜邱之祀告以谴,泰折之享降以諐。”
- 3.
得解释义:⒈获释。⒉犹言解悟,领会。⒊德行和才能。得,通“德”。⒋谓获得乡荐。
- 4.
累黍释义:⒈古代以黍粒为计量基准。累黍,谓按一定方式排列黍粒以定分、寸、尺及音律律管的长度;同时定合、升、斗、斛以计容量,定铢、两、斤、钧、石以计重量。三者互相参校。见《汉书·律历志上》。《资治通鉴·隋文帝开皇九年》:“﹝ 郑译 ﹞与 邳公 世子 苏夔 累黍定律。”明 张煌言《乡荐经义·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积其空围斯累黍定而规式昭。”⒉指极微小之量。唐 司空图《成均讽》:“探灵测化,但累黍而无差。”梁启超《变法通议·论不变法之害》:“大地万国,上下百年间,强盛弱亡之故,不爽累黍。”⒊纍黍:累列或累积黍粒
- 5.
蒐苗释义:春猎为蒐,夏猎为苗。 .泛指狩猎。明 张煌言《乡荐经义·君子以容民畜众》:“夫师之时,裒旅方旋,怀桃棘者,方自力于壮事,而君子唯讲蒐苗之节,将无谓其弛备歟。”清 王士禄《诏罢高丽贡鹰歌》:“晾鹰臺 上秋天高,乘时驱兽行蒐苗。”
- 6.
蕃辅释义:捍卫辅助。 蕃,通“藩”。《史记·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序》:“诸侯稍微,大国不过十餘城,小侯不过数十里,上足以奉贡职,下足以供养祭祀,以蕃辅京师。”宋 曾巩《王制》二:“昔 周 建亲戚,盖五十三国,以蕃辅京师。”明 张煌言《乡荐经义·易知则有亲》:“迄乎去其猜忍,而隆以蕃辅之司,夫岂不俗革风声乎?”
- 7.
览揆释义:观察衡量。 《楚辞·离骚》:“皇览揆余于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王逸 注:“览,观也;揆,度也……言父 伯庸 观我始生年时,度其日月,皆合天地之正中,故赐我以美善之名也。”明 张煌言《乡荐经义·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览揆人情者,莫贵乎司直。”后用以代称生辰。清 钱谦益《毕封君八十寿序》:“府丞虽以削杖归,览揆之辰,易衣破涕,与诸弟舒鴈行列,奉觴上寿。”清 赵翼《哭门人董东亭庶常之讣》诗之二:“从知堕地须论命,何物凭君览揆初。”
- 8.
解副释义:⒈唐代科举制中称乡荐第二名。⒉明清时相沿称乡试第二名。
- 9.
请举释义:犹乡荐。
- 10.
贺客释义:祝贺的宾客。 唐 白居易《初除户曹喜而言志》诗:“置酒延贺客,客容亦欢欣。”明 谢谠《四喜记·乡荐荣欢》:“门首諠譁,想是贺客来也。”石三友《金陵野史·岁头年尾杂忆》:“贺客至,先以芹菜、松子、核桃仁等泡茶献之。”
- 11.
转擢释义:升迁职位。明 瞿佑《归田诗话·莫士安寄问》:“次年,予转擢 周府。次子 达 亦领 河南 乡荐。”
- 12.
领乡荐释义:谓乡试中举。清 金农《怀甬东邢十九秋试》诗之二:“料尔今番领乡荐,三杯仙露换麻衣。”严复《救亡决论》:“又如是而领乡荐矣,则其效可以覬民社。”亦省作“领荐”。明 都穆《都公谭纂》卷下:“后一人果以父丧不得入试,一人果以是年领荐。”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司文郎》:“数日榜放,生竟领荐。”清 和邦额《夜谭随录·棘围志异》:“汝祖宗有阴德,今科当领荐。”
- 13.
领荐释义:见“领乡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