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气索 气索的意思
suǒ

气索

简体气索
繁体氣索
拼音qì suǒ
注音ㄑㄧˋ ㄙㄨㄛ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qì,(1) 没有一定的形状、体积,能自由散布的物体。【组词】:气体。(2) 呼吸。【组词】:没气了。气厥。气促。气息。一气呵成。(3) 自然界寒、暧、阴、晴等现象。【组词】:气候。气温。气象。(4) 鼻子闻到的味。【组词】:气味。臭气。(5) 人的精神状态。【组词】:气概。气节。气魄。气派。气馁。(6) 怒,或使人发怒。【例句】:不要气我了。气恼。气盛(shèng )。忍气吞声。(7) 欺压。【组词】:受气。(8) 中医指能使人体器官发挥机能的动力。【组词】:气功。气血。气虚。(9) 中医指某种症象。【组词】:痰气。湿气。(10) 景象。【组词】:和气。气氛。气韵(文章或书法绘画的意境或韵味)。

suǒ,(1) 大绳子或大链子。【组词】:索子。索道。钢索。绞索。线索。(2) 搜寻,寻求。【组词】:索引。思索。搜索。探索。(3) 讨取,要。【组词】:索还。索求。索取。勒索。(4) 尽,毫无。【组词】:索然无味。(5) 单独。【组词】:离群索居。(6) 姓。

基本含义

形容被压迫或受欺凌的人感到窒息,无法自由呼吸。

气索的意思

气索 [qì suǒ]

1. 气息消失。指呼吸停止。

2. 谓昏厥。

4. 勇气丧失,精神沮丧。

气索 引证解释

⒈ 气息消失。指呼吸停止。

汉 桓谭 《新论·形神》:“灺犹人之耆老,齿堕髮白,肌肉枯腊,而精神弗为之能润泽内外周遍,则气索而死,如火烛之俱尽矣。”

⒉ 谓昏厥。

《三国志·魏志·夏侯玄传》“丰 不知而往,即杀之”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及 宣王 奏诛 爽,住车闕下,与 丰 相闻, 丰 怖,遽气索,足委地不能起。”

⒊ 勇气丧失,精神沮丧。

《汉书·孙宝传》:“﹝ 侯文 ﹞怪 寳 气索,知其有故。”
《新唐书·李勉传》:“希烈 自将攻 勉,勉 气索,婴守累月,援莫至。”
明 宋濂 《<南堂禅师语录>序》:“在他人为之,气索神沮不自振拔而无以应来学之求,师乃圆满充足,覃及於诸方矣。”
清 嬴宗季女 《六月霜·悔嫁》:“童懨懨,气索神荐,哀也波怜,莫怪妾忠言进諫。”


国语词典

气索 [qì suǒ]

⒈ 兴味索然。

晋·刘琨〈与丞相笺〉:「视此哀叹,使人气索。」

⒉ 精神委靡,气势馁弱。

《汉书·卷七七·孙宝传》:「文怪宝气索,知其有故。」
《新唐书·卷一三一·宗室宰相传·李勉传》:「希烈自将攻勉,勉气索,婴守累月,援莫至。」


气索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宅气释义:⒈寄托以灵秀之气。南朝 梁 江淹《萧骠骑让封第二表》:“仰缘大道方行,苍祇宅气。”⒉住宅的风水。《新唐书·方技传·杜生》:“﹝有浮屠 泓 者﹞尝为 燕国公 张説 市宅,戒曰:‘无穿东北,王隅也!’他日见 説 曰:‘宅气索然,云何?’与 説 共视,隅有三坎丈餘。泓 惊曰:‘公富贵一世而已,诸子将不终。’説 惧,将平之。”
    • 2.
      左袵释义:衣襟向左。指我国古代某些少数民族的服装。《书·毕命》:“四夷左袵,罔不咸赖。”《论语·宪问》:“微 管仲,吾其被髮左袵矣。”《后汉书·西羌传》:“羌胡 被髮左袵,而与 汉 人杂处,习俗既异,言语不通,数为小吏黠人所见侵夺,穷恚无聊,故致反叛。”后因以“左袵”指少数民族。宋 梅尧臣《送王省副北使》诗:“左袵通 华 语,名王接右贤。”宋 陈亮《戊申再上孝宗皇帝书》:“中国圣贤之所建置而悉沦於左袵,此英雄豪杰之所当同以为病也。秦檜 以和误国二十餘年,而天下之气索然而无餘矣。”明 沉鲸《双珠记·人珠还合》:“荐士
    • 3.
      游眺释义:⒈犹游览。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雹神》:“唐太史 济武,适 日照 会 安氏 葬,道经雹神 李左车 祠,入游眺。”⒉指纵目远望。康有为《大同书》甲部第五章:“进而为士,为官,治事,为学,皆以终日无定时之游眺,无復日之止息,体昏气索,神明役役。”⒊犹游览。《资治通鉴·梁武帝普通四年》:“魏 平恩文宣王 崔光 疾篤,魏 主亲抚视之,拜其子 励 为 齐州 刺史,为之撤乐,罢游眺。”明 梅孝己《洒雪堂·魏生假寓》:“钱塘 此行来看潮,客意自风骚,把行程当游眺,春光更好。”明 袁宗道《致陶编修石篑书》:“游眺甫毕,
    • 4.
      王隅释义:阴阳家谓地气旺盛的角落。王,通“旺”。《新唐书·方技传·杜生》:“时有浮屠 泓 者……尝为 燕国公 张説 市宅,戒曰:‘无穿东北,王隅也!’它日见 説 曰:‘宅气索然,云何?’与 説 共视,隅有三坎丈餘,泓 惊曰:‘公富贵一世而已,诸子将不终。’説 惧,将平之,泓 曰:‘客土无气,与地脉不连,譬身疮痏补它肉,无益也。’”
    • 5.
      胆薄释义:胆怯心虚。《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吾知 绍 之为人,志大而智小,色厉而胆薄。”唐 杜牧《李甘》诗:“拜章岂艰难,胆薄多忧惧。”宋 刘克庄《跋黄慥诗》:“余十年间,一句一字不敢出吻,非曰材尽,胆薄而气索矣。”
    • 6.
      血败气索释义:气血衰竭。 唐 陆龟蒙《甫里先生传》:“先生始以喜酒得疾,血败气索者二年而后能起。”
    • 7.
      连歳释义:犹连年。《汉书·宣帝纪》:“巫蛊事连岁不决。”唐 韩愈《崔评事墓铭》:“连岁大穰,军食以饶。”宋 戴复古《庚子荐饥》诗:“连岁遭饥饉,民间气索然。”清 彭孙贻《昼雪》诗:“山中连嵗约,孤负故人心。”清 万开燧《沿途见饿殍》诗:“侧闻此地飢,连岁掘草根。”

气索(qisuo)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气索是什么意思 气索读音 怎么读 气索,拼音是qì suǒ,气索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气索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