蘘荷 [ráng hé]
1. 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 Zingiber mioga ),原产中国,高二三尺,开白色或淡黄色大花,结蒴果,茎与叶可制纤维,根入药。
英[mioga ginger;]
蘘荷 引证解释
⒈ 一名蘘草。亦名覆葅、葍蒩。多年生草本植物。叶互生,椭圆状披针形,冬枯。夏秋开花,花白色或淡黄。根似姜,可入药。
引《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茈薑蘘荷,葴橙若蓀。”
张守节 正义:“蘘……柯根旁生笋,若芙蓉,可以为菹,又治蛊毒也。”
《文选·潘岳<闲居赋>》:“蘘荷依阴,时藿向阳。”
李善 注引 崔豹 《古今注》:“蘘荷菜似薑,宜阴翳地,依阴而生也。”
清 曹寅 《淳化镇》诗:“消摇惯熟山园路,开徧蘘荷向午花。”
国语词典
蘘荷 [ráng hé]
⒈ 植物名。蘘荷科蘘荷属,多年生草本。高二、三尺,叶呈长椭圆形,夏秋开淡黄色花,嫩根及花序可供食用。
蘘荷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嘉草释义:蘘荷的别名。
- 2.
射干释义:⒈多年生草本,叶剑形排成两行。 夏季开花,花被橘红色,有深红斑点。根可入药。《广雅·释草》:“鳶尾、乌萐,射干也。”王念孙 疏证:“方多作夜干字,今射亦作夜音。”《楚辞·刘向〈九叹·愍命〉》:“掘荃蕙与射干兮,耘藜藿与蘘荷。”王逸 注:“射干,香草。”洪兴祖 补注:“射,音夜。”《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揭车衡兰,稾本射干。”李善 注引 司马彪 曰:“射干,香草也。”一说木名。《荀子·劝学》:“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参阅 宋 王观国《学林·射干》。⒉兽名。《汉
- 3.
猼且释义:草名。即蘘荷。一说为芭蕉。
- 4.
益智粽释义:益智拌米做成的粽子。《资治通鉴·晋安帝义熙元年》:“循 遗 刘裕 益智粽,裕 报以续命汤。”胡三省 注引 顾微《交州记》:“益智叶如蘘荷,茎如竹箭。子从心出,一枝有十子。子肉白滑,四破去之,蜜煮为粽,味辛。”
- 5.
蘘草释义:⒈即蘘荷。 参见“蘘荷”。⒉指稿秆之类。
- 6.
贾害释义:自招祸害。《左传·桓公十年》:“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吾焉用此,其以贾害也。”杜预 注:“贾,买也。”晋 张华《鹪鹩赋》:“不怀宝以贾害,不饰表以招累。”唐 柳宗元《种白蘘荷》诗:“钱刀恐贾害,飢至益逡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