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舍 [zhái shè]
1. 宅子;住舍。
例郊区的宅舍只有奶奶住。
英[house;]
宅舍 引证解释
⒈ 住宅;宅子。
引《三国志·蜀志·姜维传》:“姜伯约 据上将之重,处羣臣之右,宅舍弊薄,资财无餘。”
唐 杜甫 《示从孙济》诗:“诸孙贫无事,宅舍如荒村,堂前自生竹,堂后自生萱。”
元 关汉卿 《五侯宴》第二折:“怜才得性命逃,速速的离宅舍。”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三》:“緇徒厉鬼,何以据人家宅舍。”
何其芳 《画梦录·哀歌》:“我们已经在异乡度过了一些悠长又简单的岁月,我们已经有了一些关于别的宅舍和少女的记忆了。”
⒉ 借指人的躯体。
引唐 张鷟 《朝野佥载》卷二:“餘杭 人 陆彦,夏月死,十餘日见王,云:‘命未尽,放归。’左右曰:‘宅舍亡坏不堪。’时 沧州 人 李谈 新来,其人合死。王曰:‘取 谈 宅舍与之。’”
清 无名氏 《秋灯录·王学贡》:“我阳寿未终,幸邀冥王慈命,復来人间,惜汝姊心伤失怙,悲慟而亡,今假其宅舍,以托餘年。”
宅舍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公舍释义:指官家宅舍。
- 2.
周博释义:宽大;弘大。《魏书·恩倖传·赵修》:“是年,又为 修 广增宅舍,多所并兼,洞门高堂,房廡周博,崇丽拟於诸王。”唐 李邕《石赋》:“划镇地以周博,崛戴天而雄壮。”唐 李白《<大猎赋>序》:“而臣以为不能以大道匡君,示物周博,平文论苑之小,窃为微臣之不取也。”
- 3.
塌房释义:又名邸店。宋 以后寄存商旅货物的场所。商人、军队、官员、寺观都有开设,寄存者须向主人支付寄存和保管费用。宋 吴自牧《梦粱录·塌房》:“富豪内侍诸司等人家於水次起造塌房数十所,为屋数千间,专以假赁与市郭间铺席宅舍及客旅寄藏物货并动具等物。”《明史·食货志五》:“帝乃命於 三山 诸门外,濒水为屋,名塌房,以贮商货。”
- 4.
守犬释义:守护宅舍的狗,看家的狗。
- 5.
定帖释义:宋 代定婚时双方交换的帖子。其上写明家庭、本人及有关的详细情况。宋 吴自牧《梦粱录·嫁娶》:“婚娶之礼,先凭媒氏,以草帖子通於男家……然后过细帖,又谓‘定帖’。帖中序男家三代官品、职位、名讳,议亲第几位男,及官职年甲月日吉时生,父母或在堂,或不在堂,或书主婚何位尊长,或入赘,明开将带金银、田土、财产、宅舍、房廊、山园,俱列帖子内。女家回定帖,亦如前开写。”
- 6.
山馆释义:⒈山中馆驿。 ⒉山中的宅舍。
- 7.
帑屋释义:贮藏金银的库房。 《隋书·食货志》:“开皇 十七年,户口滋盛,中外仓库,无不盈积。所有賚给,不踰经费,京司帑屋既充,积於廊廡之下。”唐 寒山《诗》之二四一:“奴马满宅舍,金银盈帑屋。”
- 8.
漂溺释义:⒈冲没,淹没。《南齐书·高逸传·徐伯珍》:“山水暴出,漂溺宅舍,村邻皆奔走。”唐 韦应物《使云阳寄府曹》诗:“百里次 云阳,閭阎问漂溺。”宋 苏轼《次韵孔毅甫久旱已而甚雨》之二:“奔流未已坑穀平,折苇枯荷恣漂溺。”⒉指漂没溺死。清 袁枚《续新齐谐·温将军》:“是年 乍浦 潮灾,漂溺数千人。”
- 9.
蛮邸释义:古时外族使者所居之宅舍。
- 10.
解土释义:旧时建造宅舍落成时,祭谢土神。
- 11.
铜宅释义:用铜作部分建筑材料的宅舍。《宋书·夷蛮传·天竺迦毗黎国》:“其有輒造寺舍者,皆依不承用詔书律,铜宅林苑,悉没入官。”
- 12.
院墙释义:⒈见“ 院墙 ”。⒉亦作“ 院墻 ”。⒊围绕宅舍的墙。《旧唐书·高宗纪上》:“有司奏请造排车七百乘,拟行幸载排城;上以为劳民,乃於旧顿置院墙焉。” 刘坚 《“强盗”的女儿》:“ 杨团总 话刚落尾,爹的声音隔着院墙传进来,他讲话的声音好宏亮哟!”
- 13.
鲜浄释义:亦作“鲜凈”。新鲜洁净。南朝 梁 陶弘景《冥通记》卷一:“容质鲜浄,不异於生。”唐 殷璠《河岳英灵集·李嶷》:“嶷 诗鲜浄有规矩。其《少年行》三首,词虽不多,翩翩然佚气在目也。”《敦煌变文集·燕子赋》:“见他宅舍鲜净,便即兀自占着。”宋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民俗》:“凡百所卖饮食之人,装鲜净盘合器皿,车檐动使奇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