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丧 [bào sāng]
1. 把某人去世的消息通知其亲友。
英[announce a death;]
报丧 引证解释
⒈ 把去世的消息通知死者的亲友。
引《儒林外史》第二二回:“后事都是现成的。少不得修斋理七,报丧开弔。”
巴金 《家》三五:“不到几分钟,全公馆都知道老太爷去世了。一部分的仆人忙着往亲戚处报丧。”
魏巍 《挤垮它》:“这样的伏击,往往使敌人连个回去报丧的都没有。”
国语词典
报丧 [bào sāng]
⒈ 将丧亡的消息通知亲戚朋友。
引《红楼梦·第一二回》:「当下代儒料理丧事,各处去报丧。」
《文明小史·第四一回》:「天未大亮,府衙门里报丧的已经来过了,众教习少不得又去送锭、送祭、探丧送入殓,以及上手本慰唁康太尊。」
报丧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上棚释义:过世之人的亲朋好友在得到报丧后,前往其住处进行祭祀的一种仪式。
- 2.
丧音释义:报丧的声音。旧俗逢吉、凶事,皆敲云板以报。一般吉事用三,凶事用四。
- 3.
告丧释义:报丧。《左传·文公十四年》:“九月﹝ 穆伯 ﹞卒於 齐。如丧,请葬,弗许。”《礼记·曲礼下》:“告丧,曰:天王登假。”郑玄 注:“告,赴也。”孔颖达 疏:“此谓天王崩而遣使告天下万国之辞也。”
- 4.
告哀释义:⒈诉说痛苦哀伤。《诗·小雅·四月》:“君子作歌,维以告哀。”郑玄 笺:“告哀,言劳病而愬之。”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才略》:“仲舒 专儒,子长 纯史,而丽縟成文,亦诗人之告哀焉。”⒉乞求可怜;请求疼爱。《中国歌谣资料·牵牛花》:“张家去求情,李家去告哀。”沙汀《丁跛公》:“待到后来,就是两三个时常跟父亲登茶馆的孩子,一望见他那老是半张开着,留神着什么似的阔嘴,也会做出一种告哀的神情,用乳声哼道:‘您,老,人家,怎么咯……’”⒊报丧。《周书·赫连达传》:“及 岳 为 侯莫陈悦 所害……﹝ 达 曰﹞‘达
- 5.
拭泪释义:⒈亦作“拭泪”。擦眼泪。⒉旧时报丧讣文用语。对于亲属,亲者用“抆血”,疏者用“拭泪”。参见“抆血”。⒊见“拭泪”。
- 6.
讣问释义:报丧的音讯。
- 7.
讣书释义:报丧的书信、文告。唐 柳宗元《祭万年裴令文》:“闻疾驰简,其命未返,翩其讣书,来自 番禺。”清 龚自珍《哭洞庭叶青原》诗:“果然故人讣书至,神魂十丈为飘摇。”胡适《易卜生主义》:“又如 中国 人死了父母,发出讣书,人人都说‘泣血稽颡’,‘苫块昏迷’,其实他们何尝泣血?又何尝‘寝苫枕块’?”
- 8.
讣音释义:报丧的信息、文告。
- 9.
讣帖释义:报丧帖子。清 孔尚任《车碾女》诗:“敲门下讣帖,疑是传红叶。”《近十年之怪现状》第十四回:“看官,你道他刻的是什么?原来是刻讣帖。”胡适《我对于丧礼的改革》:“我出京之先,想到家乡印刷不便,故先把讣帖付印。”
- 10.
讣报释义:⒈告知丧事消息。 古本平话小说集《牛郎织女》第四回:“讣报亲友,择日开奠出殯。”⒉报丧的音讯。
- 11.
赴闻释义:报丧;亦指报丧的文告。
- 12.
长锭释义:即冥纸。用锡箔折迭连成长串的纸元宝。旧时用于迷信活动。《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六回:“到了明天早起,他的报丧条已经到了,我便循着俗例,送点蜡烛、长锭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