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发刊 发刊的意思
kān

发刊

简体发刊
繁体發刊
拼音fā kān
注音ㄈㄚ ㄎㄢ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fā fà,(1) 人的前额、双耳和头颈部以上生长的毛。【组词】:头发。鬓发。怒发冲冠。

kān,(1) 斫,消除,修改。【例句】:刊误(亦作“勘误”)。校(jiào )刊。不刊之论(喻至理名言)。(2) 刻。【组词】:刊石。刊印。刊本。(3) 排版印刷。【例句】:刊行(xíng )。创刊。刊登。刊载。(4) 出版物。【组词】:刊物。报刊。书刊。

基本含义

指刊物第一期的出版,也比喻事物初次面世或开始展开。

发刊的意思

发刊 [fā kān]

1. 把稿件交付刊印。

3. 创办刊物。

发刊 引证解释

⒈ 把稿件交付刊印。

明 袁宏道 《吴敦之》:“弟游览诗章,近亦成帙……昨 长洲公 已觅去发刊。”
许杰 《<一个人的铸炼>后记》:“以第一篇的《一个人的铸炼》来说吧,就始终没有发刊出来的机会。”

⒉ 创办刊物。

巴金 《新生·三月十七日》:“克谨 又把发刊杂志的意思对我解说一遍。”
郑振铎 《梁任公先生传》二:“他既发刊《新小说》,登载时人的作品……他自己也有作品。”
范文澜 《中国近代史》第七章第三节:“一八九六年八月( 光绪 二十二年七月),《时务报》(旬刊)发刊, 梁启超 任主笔。”


国语词典

发刊 [fā kān]

⒈ 将稿件付印。

⒉ 印刷公布。

⒊ 报刊初次发行。


发刊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丰容释义:⒈草木茂盛。《文选·谢灵运<于南山往北山经湖中瞻眺>诗》:“解作竟何感,升长皆丰容。”李善 注:“丰容,悦茂貌。”⒉仪态,风度。南朝 梁 沉约《少年新婚为之咏》:“丰容好姿颜,便僻工言语。”宋 苏轼《题王逸少帖》诗:“谢 家夫人淡丰容,萧然自有林下风。”黄人《<小说林>发刊词》:“藉令没其(指 西施、王嬙)倾 吴 宫、照 汉 殿之丰容,而强与 孟 廡齐称、娥 臺合传,不将疑其狂易乎?”⒊丰满美好的姿容。《后汉书·南匈奴传》:“昭君 丰容靚饰,光明 汉 宫,顾景裴回,竦动左右。”清 吴伟业《永和宫词》:“
    • 2.
      乖僢释义:同“乖舛”。黄人《小说林发刊词》:“然不佞之意,亦非敢谓作小説者,但当极藻绘之工,尽缠绵之致,一任事理之乖僢,风教之灭裂也。”
    • 3.
      九世仇释义:春秋 时,齐哀公 遭 纪侯 诬害,为 周 天子所烹,至 襄公 历九世始复远祖之仇,灭 纪国。见《公羊传·庄公四年》。《汉书·匈奴传上》:“昔 齐襄公 復九世之讎,《春秋》大之。”后因以“九世仇”喻君国累世深仇。宋 陆游《纵笔》诗:“会须沥血书封事,请报天家九世仇!”宁调元《感怀》诗:“復九世仇盟玉帛,提三尺剑奠金甌。”柳亚子《<二十世纪大舞台>发刊词》:“男儿不能提三尺剑,报九世仇……人间何世,盖仰天长慟而不能已。”
    • 4.
      典册释义:⒈亦作“典策”。记载典章制度等的重要册籍。《左传·定公四年》:“备物、典策、官司、彝器。”杨伯峻 注:“典策谓典籍简册。”《三国志·魏志·陈留王传》:“壬辰,晋 太子 炎 绍封袭位,总摄百揆,备物典册,一皆如前。”宋 苏舜钦《上孙冲谏议书》:“然而典策之奥,治词之法,不越此有言而又笔之者,斯亦可尚。”柳亚子《<二十世纪大舞台>发刊词》:“虽然,热心之事,无所凭藉,而徒以高文典册,讽詔世俗,则权不我操。”⒉帝王的册命。南朝 梁 任昉《到大司马记室笺》:“以今月令辰,肃膺典册。”《陈书·高祖纪上》:“今将授公
    • 5.
      冥诛释义:谓在阴间受到惩治。清 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三:“倘或为利营私,徇情欺主,明正国法,幽服冥诛。”黄人《<小说林>发刊词》:“亦科以诲淫诲盗之罪,谓作者已伏冥诛;绳诸戒色戒鬭之年,谓閲者断非佳士。”
    • 6.
      发刊释义:⒈把稿件交付刊印。 明 袁宏道《吴敦之》:“弟游览诗章,近亦成帙……昨 长洲公 已觅去发刊。”许杰《<一个人的铸炼>后记》:“以第一篇的《一个人的铸炼》来说吧,就始终没有发刊出来的机会。”⒉创办刊物。巴金《新生·三月十七日》:“克谨 又把发刊杂志的意思对我解说一遍。”郑振铎《梁任公先生传》二:“他既发刊《新小说》,登载时人的作品……他自己也有作品。”范文澜《中国近代史》第七章第三节:“一八九六年八月(光绪 二十二年七月),《时务报》(旬刊)发刊,梁启超 任主笔。”
    • 7.
      发药释义:⒈药气散发。喻事情已经开始。元 刘祁《归潜志》卷四:“有 晋 必无 楚,两雄难竝驱,向来既发药,其可止半途。”⒉开列药方;使用药物。清 戴名世《宋嵩南制义序》:“良医之发药也必因病,而国工之角胜也必争先。”孙中山《<民报>发刊词》:“近时杂志之作者亦伙矣。姱词以为美,嚣听而无所终,擿埴索途,不获则反覆其词而自惑,求其斟时以立言。如古人所谓对症发药者,已不可见。”⒊放置药石。谓善言劝人以当药石。《庄子·列御寇》:“伯昏瞀人 北面而立,敦杖蹙之乎颐,立有间,不言而出。宾者以告 列子,列子 提屨,跣而走,暨乎
    • 8.
      司握释义:掌握。《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伸论民族、民权、社会三主义异同再答来书论(新世纪)发刊之趣意》:“今之主民族主义者,其目的也,惟汉人始能握政权,全国之行政机关,皆由其司握。”
    • 9.
      外情释义:⒈受外界事物触动而生之情。 晋 枣据《杂诗》:“引义割外情,内感实难忘。”《史记·乐书》“感於物而动,性之颂也”唐 张守节 正义:“其心虽静,感於外情,因物而动,是性之贪欲也。”⒉指宫廷外臣民的情绪。《新唐书·李石传》:“于时大臣新族死,岁苦寒,外情不安。帝曰:‘人心未舒何也?’石 曰:‘刑杀太甚,则致阴沴。’”⒊外国的情况。柳亚子《二十世纪大舞台发刊词》:“欧 亚 交通,几五十年,而国人犹茫昧于外情。”⒋指与外人不正当的男女关系。《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小的媳妇,虽是懒惰娇痴,小的闺门也严谨,却不曾
    • 10.
      异军释义:⒈另一支军队。《史记·项羽本纪》:“少年欲立 婴 便为王,异军苍头特起。”司马贞 索隐引 晋灼 曰:“殊异其军为苍头。”⒉比喻另外兴起的力量或派别。柳亚子《<二十世纪大舞台>发刊词》:“今所组织,实于全国社会思想之根据地,崛起异军,拔 赵 帜而树 汉 帜。”参见“异军特起”。
    • 11.
      新鲜血液释义:比喻富有朝气、充满活力的新生力量。毛泽东《<共产党人>发刊词》:“我们相信,有了十八年经验的中国共产党,在它的有经验的老党员、老干部和带着新鲜血液富有朝气的新党员、新干部相互协力的情况下……是可能达到这些目的的。”袁静《伏虎记》第五四回:“看到部队一多半是新战士,到处都是他们欢声笑语的声音,欢蹦乱跳的身影,钢八连又补充了新鲜血液。”
    • 12.
      旨趣释义:主要目的和意图;宗旨:本刊的旨趣在发刊词中已经说过了。
    • 13.
      旰食释义:⒈晚食。指事务繁忙不能按时吃饭。《左传·昭公二十年》:“奢 闻 员 不来,曰:‘楚 君、大夫其旰食乎!’”⒉泛指勤于政事。汉 应劭《风俗通·过誉·司空颍川韩稜》:“今 兴 官尊任重,经略千里,当听讼侍祠,班詔劝课,早朝旰食,夕惕若厉。”唐 杜甫《送樊侍御赴汉中判官》诗:“至尊方旰食,仗尔布嘉恩。”《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大陆>发刊辞》:“于是大陆之君臣,乃由此而旰食矣。”
    • 14.
      春正释义:正月。语出《春秋·桓公三年》:“春正月。”汉 李尤《平乐观赋》:“四表交会,抱珍远并,杂遝归谊,集於春正。”晋 张骏《东门行》:“勾芒御春正,衡纪运玉琼。”徐念慈《<小说林>缘起》:“《小説林》之成立,既二年有五月,同志议於春正发刊《小説林月刊社报》。”
    • 15.
      炸丸释义:即炸弹。《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驳新世纪丛书“革命”附答》:“大众起事,用手枪、炸丸以伸公理。”柳亚子《二十世纪大舞台发刊词》:“炸丸匕首,购我自由。”参见“炸弹”。
    • 16.
      短章释义:指篇幅较短的诗文篇章。南朝 宋 颜延之《五君咏》:“颂酒虽短章,深衷自此见。”唐 韩愈《送权秀才序》:“寂寥乎短章,舂容乎大篇,如是者閲之累日而无穷焉。”黄人《<小说林>发刊词》:“虽稗贩短章,苇茆恶札,靡不上之佳諡,弁以吴词。”阿英《六十年前的相声》:“虽只是一个短章,但已足使我们看到在近六十年前,相声就已有了怎样的发展。”
    • 17.
      绘声写影释义:同“繪聲繪色”。柳亚子《<二十世纪大舞台>发刊词》:“今以《霓裳羽衣》之曲,演玉樹銅駝之史,凡 揚州 十日之屠,嘉定 萬家之慘,以及虜酋醜類之慆淫,烈士遺民之忠藎,皆繪聲寫影,傾筐倒篋而出之。”
    • 18.
      翠羽明珠释义:泛指珍贵的饰物。 宋 张孝祥《二郎神·七夕》词:“聚翠羽明珠三市滿,樓觀湧、參差金碧。”后多作“翠羽明璫”。《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十娘 叫公子抽第一層來看,只見翠羽明璫,瑶簪寳珥,充牣於中,約值數百金。”柳亚子《<二十世纪大舞台>发刊词》:“翠羽明璫,唤醒鈞天之夢;清歌妙舞,招還祖國之魂;美洲 三色之旗,其飄飄出現於梨園革命軍乎!”
    • 19.
      脑镜释义:犹脑筋。柳亚子《二十世纪大舞台发刊词》:“大抵钝根众生,往往泥于现在,不知有未来,抑并不知有过去,此二百六十一年之事,国民脑镜不犹存其旧影与?”参见“脑筋”。
    • 20.
      酖毒释义:⒈毒酒。《左传·闵公元年》:“宴安酖毒,不可怀也。”孔颖达 疏:“宴安自逸,若酖毒之药,不可怀恋也。”《旧唐书·后妃传上·太宗贤妃徐氏》:“夫珍玩伎巧,乃丧国之斧斤;珠玉锦绣,实迷心之酖毒。”《上海小刀会起义史料汇编·上海小刀会起事本末》:“甘于宴安,以饮酖毒,吾知其无能为役矣。”黄人《<小说林>发刊词》:“昔之於小説也,博弈视之,俳优视之,甚且酖毒视之,妖孽视之。”⒉引申指邪恶之人。清 和邦额《夜谭随录·王侃》:“尝闻以德报怨,不闻以怨报德,况内人贤淑,必非酖毒,虽云异类,何忍弃之?”⒊毒害。《韩非子
发刊是什么意思 发刊读音 怎么读 发刊,拼音是fā kān,发刊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发刊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