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走索 走索的意思
zǒusuǒ

走索

简体走索
繁体
拼音zǒu suǒ
注音ㄗㄡˇ ㄙㄨㄛ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zǒu,(1) 行。【组词】:走路。走步。(2) 往来。【组词】:走亲戚。(3) 移动。【例句】:走向(延伸的方向)。走笔(很快地写)。钟表不走了。(4) 往来运送。【组词】:走信。走私。(5) 离去。【组词】:走开。刚走。出走。(6) 经过。【组词】:走账。走内线。走后门。(7) 透漏出去,超越范围。【例句】:走气(漏气)。(8) 失去原样。【组词】:走形。走样。(9) 古代指奔跑。【组词】:走马。不胫而走。(10) 仆人,“我”的谦辞。【例句】:牛马走(当牛作马的仆人,如“太史公走走走。”)。

suǒ,(1) 大绳子或大链子。【组词】:索子。索道。钢索。绞索。线索。(2) 搜寻,寻求。【组词】:索引。思索。搜索。探索。(3) 讨取,要。【组词】:索还。索求。索取。勒索。(4) 尽,毫无。【组词】:索然无味。(5) 单独。【组词】:离群索居。(6) 姓。

基本含义

指人行走时在悬崖、深渊等危险地方利用绳索或索桥等工具保持平衡,比喻在困难、危险的环境中保持稳定。

走索的意思

走索 [zǒu suǒ]

1. 走绳。

[ropedancing;]

走索 引证解释

⒈ 古代百戏之一。也称高絙、踏索、履索、走绳等。演员在绳索上表演各种动作。相传始于 汉。参见“走钢丝”。

《文选·张衡<西京赋>》:“跳丸剑之挥霍,走索上而相逢。”
薛综 注:“索上长绳繫两头於梁,举其中央,两人各从一头上,交相度,所谓儛絙者也。”
明 郎瑛 《七修类稿·奇谑》:“张 如期至其地,见妇走索於市中,唤之即下。”
清 周锷 《观绳伎诸戏》诗:“少焉更呈走索能,坐客羣起各翘企。”


国语词典

走索 [zǒu suǒ]

⒈ 一种古代的杂戏。演员在悬空的绳索上行走,并表演各种动作。

《文选·张衡·西京赋》:「跳丸剑之挥霍,走索上而相逢。」


走索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儛絙释义:走索技艺所用的粗绳。
    • 2.
      绳伎释义:⒈亦作“绳技”。亦作“绳妓”。杂技之一种。俗称走索。《新唐书·回鹘传下·黠戛斯》:“戏有弄驼、师子、马伎、绳伎。”唐 封演《封氏闻见记·绳妓》:“玄宗 开元 二十四年八月五日,御楼设绳妓。妓者先引长绳两端属地,埋鹿卢以繫之,鹿卢内数丈立柱以起,绳之直如絃,然后妓女以绳端躡足而上,往来倏忽之间,望之如仙,有中路相遇侧身而过者,有著屐而行之,从容俯仰者……曾无蹉跌,皆应严鼓之节,真奇观也。”⒉指绳技艺人。《明史·流贼传·李自成》:“会绳伎 红娘子 反,掳 信,强委身焉。”清 吴炽昌《客窗闲话·难女》:“昔闻
    • 3.
      舞絙释义:杂技的一种。 即走索。
    • 4.
      走绳释义:杂技的一种,演员在悬空的绳索上来回走动,并表演各种动作。也叫走索。
    • 5.
      走绳子释义:即走绳。古称走索。传统杂技节目之一。
    • 6.
      跳索释义:即走索。杂技之一种。
    • 7.
      踏索释义:走索。 杂技的一种,演员在悬空的绳索上来回走动,并表演各种动作。又称踏绳。
    • 8.
      高絙伎释义:亦作“高縆伎”。指杂技中走索的艺人。
    • 9.
      高絙百尺释义:杂技名。 即走索。《魏书·乐志》:“﹝ 天兴 ﹞六年冬,詔太乐、总章、鼓吹增修杂伎,造五兵、角觝、麒麟、凤皇、仙人、长蛇、白象、白虎及诸畏兽、鱼龙、辟邪、鹿马仙车、高絙百尺。”参见“高絙伎”。
走索是什么意思 走索读音 怎么读 走索,拼音是zǒu suǒ,走索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走索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