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行李 行李的意思
xíngli

行李

简体行李
繁体
拼音xíng li
注音ㄒㄧㄥˊ ㄌㄧ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háng hàng héng xíng,(1) 行列。【组词】:字里行间。罗列成行。(2) 兄弟姐妹的次弟;排行:我行二,你行几?(3) 步行的阵列。(4) 量词。用于成行的东西。【组词】:泪下两行。(5) 某些营业所。【组词】:银行。花行。商行。(6) 行业。【组词】:同行。各行各业。(7) 用长的针脚成行地连缀。【组词】:行棉袄。行几针。(1) 走。【组词】:行走。步行。旅行。行踪。行百里者半九十。行云流水(喻自然不拘泥)。行远自迩。(2) 出外时用的。【组词】:行装。行箧。行李。(3) 流通,传递。【组词】:行销。风行一时。(4) 从事。【组词】:进行。(5) 流动性的,临时性的。【组词】:行商。行营。(6) 足以表示品质的举止行动。【组词】:行径。品行。言行。操行。行成于思。(7) 实际地做。【组词】:行礼。行医。行文。(8) 可以。【例句】:不学习不行。(9) 能干。【组词】:你真行。(10) 将要。【组词】:行将毕业。(11) 古代指物质的基本元素。【例句】:五行(“金”、“木”、“水”、“火”、“土”)。(12) 古诗的一种体裁。【组词】:长歌行。(13) 汉字字体的一种。【组词】:行书。(14) 姓。

lǐ,(1) 落叶小乔木,果实称“李子”,熟时呈黄色或紫红色,可食。【例句】:李代桃僵(原用“桃”“李”共患难来喻兄弟相爱相助,后喻互相顶替或代他人受过)。投桃报李。李下不正冠(喻要避免不必要的嫌疑)。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喻为人只要忠诚、正直一定会感动别人)。(2) 姓。(3) 通“理”。(①古代狱官,法官。②道理,规律。③惩治。④星名。)

基本含义

行李指出行时所携带的物品。

行李的意思

行李 [xíng li]

1. 行旅。亦指行旅的人;出行所带的东西。

从楼顶拿下衣箱、旅行袋,准备收拾行李。

[baggage; luggage;]

行李 引证解释

⒈ 使者。参见“行理”。

《左传·僖公三十年》:“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杜预 注:“行李,使人。”
《北史·贺兰祥传》:“既与 梁 通好,行李往来,公私赠遗,一无所受。”
明 刘基 《春秋明经·卫人立晋》:“奈之何讨贼之后,遽尔相率自置其君,而不使一介行李告于天子,视 周 室如无人焉。”
清 郝懿行 《证俗文》卷六:“古者行人谓之‘行李’,本当作‘行理’,理,治也。作‘李’者,古字假借通用。”

⒉ 出使。

《魏书·宗钦传》:“顷因行李,承足下高问,延佇之劳,为日久矣。”
宋 叶适 《送戴料院》诗:“世路岂云极,念子行李频。”
《明史·刘宗周传》:“贵州 巡按 苏琰 以行李被訐於监司。”

⒊ 唐 时称官府导从人员。

《旧唐书·温造传》:“臣闻 元和、长庆 中,中丞行李,不过半坊,今乃远至两坊,谓之‘笼街喝道’,但以崇高自大,不思僭拟之嫌,若不纠绳,实亏彝典。”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记》:“薛(薛逢 )监晚年厄於宦途,尝策羸赴朝,值新进士榜下,缀行而出。时进士团所由辈数十人,见 逢 行李萧条,前导曰:‘迴避新郎君!’ 逢 囅然。”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四:“青城县 弥勒会妖人……乃伪作 陈僕射 行李,云 山 东盗起,车驾必谋幸 蜀,先以 陈公 走马赴任。”

⒋ 行旅。亦指行旅的人。

汉 蔡琰 《胡笳十八拍》:“追思往日兮行李难,六拍悲来兮欲罢弹。”
唐 杜甫 《赠苏四徯》诗:“别离已五年,尚在行李中。”
元 傅若金 《送张秀才北上时将赴海》诗:“身逐征帆赴海涯,道逢行李问京华。”
惕微 《光复汤邑小史》:“舟行两日,遂抵 兰溪,行李往还,此为通道。”

⒌ 引申为行程、行踪。

《古尊宿语录·佛眼普说语录》:“到者里须是行李正当,日久月深,淹浸得熟,便会去。”
唐 杜牧 《闻范秀才自蜀游江湖》诗:“归时慎行李,莫到 石城 西。”

⒍ 出行所带的东西。

明 冯惟敏 《南锁南枝·盹妓》曲:“半夜三更路儿又蹺蹊,东倒西欹顾不的行李。”
朱自清 《背影》:“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

⒎ 比喻负担。

柳青 《创业史》第二部第十章:“当初建社的开头,我看得没这么清楚,我光看见革命,没看见复杂, 增福 同志,咱俩的行李可不轻啊!”


国语词典

行李 [xíng li]

⒈ 行人、使者。

《左传·僖公三十年》:「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汉·蔡琰〈胡笳十八拍〉:「追思往日兮行李难,六拍悲兮欲罢弹。」

⒉ 出门时所携带的行装。也作「行具」、「行器」。

《福惠全书·卷一·筮仕部·治装》:「行李百物求备。」
《儒林外史·第五回》:「卷卷行李,一溜烟走急到省城去了。」

行囊


行李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行囊释义:出门时所带的袋子或包儿。

行李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介行人释义:一介行李。
    • 2.
      一介行李释义:一个使者。《左传·襄公八年》:“知武子 使行人 子员 对之曰:‘君有 楚 命,不使一介行李告于寡君。’”杜预 注:“一介,独使也。行李,行人也。”清 侯方域《止贾三兄过禹州书》:“执事之同年故人其在千里之内百里之外者,固不止一观察也,执事概乎其不自行也,亦不闻一介行李祝釐其间,而独於观察有加,是涉於重观察而轻故人之嫌也。”
    • 3.
      一齐释义:表示同时:各队一齐出发。 全场一齐鼓掌。人和行李一齐到了。
    • 4.
      东道主释义:简称东道。本指东道的主人。《左传 僖公三十年》:“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供)其乏困,君亦无 所害。” 郑国在秦国的东边,故自称东道主。后指请客的主人。
    • 5.
      交年节释义:⒈宋 代以十二月二十四日为交年节。谓旧年和新年在这一天交接。民间皆焚钱纸,诵道佛经咒,以送故迎新。见 宋 陈元靓《岁时广记·交年节》引 吕原明《岁时杂记》。亦省称“交年”。宋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十二月》:“二十四日交年,都人至夜,请僧道看经,备酒果送神,烧合家替代钱纸,帖灶马於灶上。”⒉泛指新旧岁交替之际。宋 欧阳修《与颜直讲长道书》之一:“交年积雪,极寒,体况想佳,计行李不久当东,会见何时,千万加爱。”
    • 6.
      使物释义:⒈日常使用的物品。《红楼梦》第八回:“雇了三辆大车,单拉行李使物。”⒉使者和货物。《史记·南越列传》:“高后 时,有司请禁 南越 关市铁器。佗 曰:‘高帝 立我,通使物,今 高后 听谗臣,别异蛮夷,隔絶器物,此必 长沙王 计也。’”
    • 7.
      动身释义:起程;出发:行李都打好了,明天早上就动身。
    • 8.
      北京车站释义:中国首都北京市的火车站。 在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1959年建成。车站大楼建筑面积为46700平方米;站台建筑面积为34133平方米;地道建筑面积为7000平方米;站前广场4万平方米。大楼中部为中央大厅,有自动扶梯直达二层十四个候车室;底层东西两侧设售票厅、出口厅和行李房等;二层设有餐厅、电影厅、电视厅、阅览室等;第三层为行政管理等用房。有站台六座,线路十二股。出站走地道。建筑外观具有民族风格。
    • 9.
      县正堂释义:旧时知府、知州、知县均为地方长官,其正式办公处为衙署大堂,因此称为正堂。故亦以“县正堂”为知县的代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回:“我细看他的行李,除了衣箱之外,还有一个大帽盒,都黏着‘江苏即补县正堂’的封条。”《白族民间故事传说集·白蟒围营》:“他委派了自己的心腹 夏一松,作了 剑川县 的县正堂。”
    • 10.
      吆喝释义:大声喊叫(多指叫卖东西、赶牲口、呼唤等):吆喝牲口。小贩一路吆喝过来。你去吆喝几个人来搬行李。
    • 11.
      嘎吱释义:形容物件受压力而发出的声音(多重叠用):他挑着行李,扁担压得嘎吱嘎吱地响。
    • 12.
      嘎支释义:象声词。形容物件受压力而发出的声音。多重迭用。如:他挑着行李走,扁担压得嘎支嘎支的响。
    • 13.
      囊橐释义:⒈袋子。《诗·大雅·公刘》:“迺裹餱粮,于橐于囊。”毛 传:“小曰橐,大曰囊。”郑玄 笺:“乃裹粮食於囊橐之中。”⒉借指粮仓、粮库。宋 苏轼《上韩魏公论场务书》:“凤翔、京兆,此两郡者,陕西 之囊橐也。”⒊囊括;聚集。唐 郑棨《开天传信记》:“夫音者始於宫,散於商,成於角徵羽,莫不根柢囊橐於宫商也。”清 王晫《今世说·豪爽》:“﹝ 汪汝谦 ﹞几沉而才老,热肠侠骨,囊橐一世之志气。”⒋指行李财物。唐 白行简《李娃传》:“及旦,尽徙其囊橐,因家於 李 之第。”《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张氏 却将囊橐检点,
    • 14.
      囊赍释义:行李。《太平广记》卷三三五引 唐 戴孚《广异记·李叔霁》:“此间辛苦,亦合少物相留,为囊齎已前行,今车中唯有一疋半绢,且留充衣服,深以少为恨也。”《太平广记》卷三三六引《广异记·裴晠》:“晠 忽轻身独还,家惊喜,问其故,云:‘囊齎并奴等在后。’”
    • 15.
      囊辎释义:行李。
    • 16.
      外边释义:⒈(外边儿)超出某一范围的地方:外边有人敲门。院子外边新栽了一些树。这事外边早就传开了,我们却不知道。⒉指外地:他刚从外边来,对当地的情况不大了解。⒊表面:行李卷儿外边再包一层塑料布。
    • 17.
      安置释义:使人或事物有着落;安放:安置人员。安置行李。这批新来的同志都得到了适当的安置。
    • 18.
      客车释义:铁路、公路上载运旅客用的车辆。铁路上的客车还包括餐车、邮车和行李车。
    • 19.
      寄包释义:寄包,汉语词语,指寄存行李,喻指寄宿
    • 20.
      寄存释义:寄放:小件行李寄存处。把大衣寄存在衣帽间。

行李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介行人释义:一介行李。
    • 2.
      一介行李释义:一个使者。《左传·襄公八年》:“知武子 使行人 子员 对之曰:‘君有 楚 命,不使一介行李告于寡君。’”杜预 注:“一介,独使也。行李,行人也。”清 侯方域《止贾三兄过禹州书》:“执事之同年故人其在千里之内百里之外者,固不止一观察也,执事概乎其不自行也,亦不闻一介行李祝釐其间,而独於观察有加,是涉於重观察而轻故人之嫌也。”
    • 3.
      一齐释义:表示同时:各队一齐出发。 全场一齐鼓掌。人和行李一齐到了。
    • 4.
      东道主释义:简称东道。本指东道的主人。《左传 僖公三十年》:“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供)其乏困,君亦无 所害。” 郑国在秦国的东边,故自称东道主。后指请客的主人。
    • 5.
      交年节释义:⒈宋 代以十二月二十四日为交年节。谓旧年和新年在这一天交接。民间皆焚钱纸,诵道佛经咒,以送故迎新。见 宋 陈元靓《岁时广记·交年节》引 吕原明《岁时杂记》。亦省称“交年”。宋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十二月》:“二十四日交年,都人至夜,请僧道看经,备酒果送神,烧合家替代钱纸,帖灶马於灶上。”⒉泛指新旧岁交替之际。宋 欧阳修《与颜直讲长道书》之一:“交年积雪,极寒,体况想佳,计行李不久当东,会见何时,千万加爱。”
    • 6.
      使物释义:⒈日常使用的物品。《红楼梦》第八回:“雇了三辆大车,单拉行李使物。”⒉使者和货物。《史记·南越列传》:“高后 时,有司请禁 南越 关市铁器。佗 曰:‘高帝 立我,通使物,今 高后 听谗臣,别异蛮夷,隔絶器物,此必 长沙王 计也。’”
    • 7.
      动身释义:起程;出发:行李都打好了,明天早上就动身。
    • 8.
      北京车站释义:中国首都北京市的火车站。 在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1959年建成。车站大楼建筑面积为46700平方米;站台建筑面积为34133平方米;地道建筑面积为7000平方米;站前广场4万平方米。大楼中部为中央大厅,有自动扶梯直达二层十四个候车室;底层东西两侧设售票厅、出口厅和行李房等;二层设有餐厅、电影厅、电视厅、阅览室等;第三层为行政管理等用房。有站台六座,线路十二股。出站走地道。建筑外观具有民族风格。
    • 9.
      县正堂释义:旧时知府、知州、知县均为地方长官,其正式办公处为衙署大堂,因此称为正堂。故亦以“县正堂”为知县的代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回:“我细看他的行李,除了衣箱之外,还有一个大帽盒,都黏着‘江苏即补县正堂’的封条。”《白族民间故事传说集·白蟒围营》:“他委派了自己的心腹 夏一松,作了 剑川县 的县正堂。”
    • 10.
      吆喝释义:大声喊叫(多指叫卖东西、赶牲口、呼唤等):吆喝牲口。小贩一路吆喝过来。你去吆喝几个人来搬行李。
    • 11.
      嘎吱释义:形容物件受压力而发出的声音(多重叠用):他挑着行李,扁担压得嘎吱嘎吱地响。
    • 12.
      嘎支释义:象声词。形容物件受压力而发出的声音。多重迭用。如:他挑着行李走,扁担压得嘎支嘎支的响。
    • 13.
      囊橐释义:⒈袋子。《诗·大雅·公刘》:“迺裹餱粮,于橐于囊。”毛 传:“小曰橐,大曰囊。”郑玄 笺:“乃裹粮食於囊橐之中。”⒉借指粮仓、粮库。宋 苏轼《上韩魏公论场务书》:“凤翔、京兆,此两郡者,陕西 之囊橐也。”⒊囊括;聚集。唐 郑棨《开天传信记》:“夫音者始於宫,散於商,成於角徵羽,莫不根柢囊橐於宫商也。”清 王晫《今世说·豪爽》:“﹝ 汪汝谦 ﹞几沉而才老,热肠侠骨,囊橐一世之志气。”⒋指行李财物。唐 白行简《李娃传》:“及旦,尽徙其囊橐,因家於 李 之第。”《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张氏 却将囊橐检点,
    • 14.
      囊赍释义:行李。《太平广记》卷三三五引 唐 戴孚《广异记·李叔霁》:“此间辛苦,亦合少物相留,为囊齎已前行,今车中唯有一疋半绢,且留充衣服,深以少为恨也。”《太平广记》卷三三六引《广异记·裴晠》:“晠 忽轻身独还,家惊喜,问其故,云:‘囊齎并奴等在后。’”
    • 15.
      囊辎释义:行李。
    • 16.
      外边释义:⒈(外边儿)超出某一范围的地方:外边有人敲门。院子外边新栽了一些树。这事外边早就传开了,我们却不知道。⒉指外地:他刚从外边来,对当地的情况不大了解。⒊表面:行李卷儿外边再包一层塑料布。
    • 17.
      安置释义:使人或事物有着落;安放:安置人员。安置行李。这批新来的同志都得到了适当的安置。
    • 18.
      客车释义:铁路、公路上载运旅客用的车辆。铁路上的客车还包括餐车、邮车和行李车。
    • 19.
      寄包释义:寄包,汉语词语,指寄存行李,喻指寄宿
    • 20.
      寄存释义:寄放:小件行李寄存处。把大衣寄存在衣帽间。

行李造句

1.战士们把行李叠得平平整整的。

2.她忽然灵机一动,又把小行李卷抢出来,重新检查。

3.飞机遇到危险了,必须丢掉乘客的一切行李,减轻飞机的负担。

4.他把行李捆扎得结结实实的。

5.我们乘车时要把行李打得小一点儿,以便于携带。

6.乘火车允许携带不超过圆园公斤的行李

7.舱里的窗户外边挡着一堵湿漉漉的墙,舱里黑黑的,行李好像都大了一圈儿,挤得我喘不过气来。

8.老同学争着为新同学搬运行李

9.爸爸收拾行李准备明天去上海。

10.但无论如何,当我拖着行李箱离开的时候,映入我脑海的是你们放肆的大笑声。

11.哥哥明天要出国考察,今天忙着整理行李

12.我去买票,你看管好行李

13.她背负着沉重的行李在行军。

14.他随身带了些轻便的行李

15.他无可奈何地插上钥匙,打开行李箱。

16.下了飞机,俩人拉着行李箱东走西顾。

17.妈妈一边收拾行李一边叮嘱他此行凶多吉少,多加提防。

18.除随身行李外,别无他物。

19.明天,期待了很久的旅行行程即将开启,我兴奋得彻夜未眠。出行的行李早已打包完毕,整装待发。

20.小明听到妈妈说要带他去国外的消息高兴地手舞足蹈,接着又手忙脚乱地收拾起了行李

行李(xingl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行李是什么意思 行李读音 怎么读 行李,拼音是xíng li,行李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行李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