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娘家 娘家的意思
niángjia

娘家

简体娘家
繁体
拼音niáng jia
注音ㄋ一ㄤˊ ˙ㄐ一ㄚ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niáng,(1) 母亲。【组词】:娘亲。娘家。爹娘。(2) 对年轻女子的称呼。【组词】:娘子。姑娘。娇娘。新娘。(3) 称长一辈或年长的已婚妇女。【组词】:大娘。婶娘。

jiā jia jie,(1) 共同生活的眷属和他们所住的地方。【组词】:家庭。家眷。家长(zhǎng )。家园。家谱。家塾。家乡。家风。家训。家规。家喻户晓。如数家珍。(2) 家庭所在的地方。【组词】:回家。老家。安家。(3) 居住。【例句】:“可以家焉”。(4) 对人称自己的尊长、亲属。【组词】:家祖。家父。家翁。家母。家慈。(5) 家里养的,不是野生的。【组词】:家畜。家禽。(6) 经营某种行业的人家或有某种身份的人家。【组词】:酒家。农家。(7) 掌握某种专门学识或有丰富实践经验及从事某种专门活动的人。【组词】:专家。行(háng )家。作家。科学家。(8) 学术流派。【组词】:儒家。法家。道家。墨家。纵横家。诸子百家。(9) 量词,用于计算家庭或企业。【组词】:一家人家。(10) 姓。(1) 词尾,指一类的人。【组词】:老人家。(2) 用在男人的名字或排行后面,指他的妻:水生家(1) 词尾,同“价”。【组词】:整天家。成年家。

基本含义

指女儿嫁出后所居住的家庭,也泛指女儿嫁出后的外家人。

娘家的意思

娘家 [niáng jia]

1. 已婚女子婚前的家。相对于婆家而言。

[a married woman’s parent’s home;]

娘家 引证解释

⒈ 已婚女子称自己父母的家。

《儒林外史》第二六回:“因他年纪小,又没儿女,所以娘家主张着嫁人。”
《儿女英雄传》第三回:“原来这舅太太就是 佟孺人 娘家的嫂子,早年孀居,无儿无女。”
丁玲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二:“在婆家过不惯,但生活上总算比在娘家还好。”

⒉ 借指曾经工作、学习、生活过的地方。

魏巍 《祝贺》:“看到他们的战功,你真难相信不久以前,他还是一个普通的工人和农民。看到了他们,更使我感到了娘家日子的兴旺。”

⒊ 借指事物的来历、根据。

瞿秋白 《论文学革命及语言文字问题·学阀万岁》:“一切种种的外国古典,本来大半都是‘五四’之后的新文化运动去贩买来的新式入口货。而‘五四’的娘家是洋场。”


国语词典

娘家 [niáng jia]

⒈ 已婚妇女称自己父母的家。

《初刻拍案惊奇·卷二》:「我又认得娘家去,没得怕人拐我!」
《红楼梦·第二五回》:「提起这个主儿,这一分家私要不都教他搬送到娘家去,我也不是个人。」


娘家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外家释义:⒈旧时已婚男子在自己原来的家以外另成的家。 ⒉与有妻男子另外成家的妇女叫做那个男子的外家。

娘家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婆家释义:丈夫的家(区别于“娘家”)。也说婆婆家。

娘家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万里挑一释义:一是形容在众多事物中挑选出来的,即为精粹,出内拔萃。 也有山东婚俗,在威海地区为盛行,又以文登、乳山、荣成三市最盛,简言之就是男方家给姑娘家的嫁妆必须是一万零一元人民币,根据其数目称之为万里挑一。
    • 2.
      三朝释义:⒈指新婚后的第三天,俗称这一天新妇回娘家。⒉指婴儿出生后第三天,旧俗这一天为婴儿洗三。⒊〈数量〉三个君主的统治时期。
    • 3.
      三朝回门释义:结婚三天后回娘家。
    • 4.
      三脱四换释义:这是一种风俗,结婚至少要准备4套婚纱。 一套是在娘家出发时穿着,要“齐地”的款式,这样出门的时候走路比较方便。然后要一套主婚纱,典礼的时候穿着,要华丽一点的长“拖尾”,有气场。另外典礼之后敬酒,要准备两套敬酒礼服,这样叫做“三脱四换”。
    • 5.
      上门女婿释义:上门女婿,即通常说的“倒插门”,学名叫“入赘”,是一种民间的习俗。女婿,是一种称谓,一般指女儿的丈夫,有时婿也能指丈夫。而上门女婿是指由女方家负责结婚等费用,结婚之后,男方住在女方家里,也就是说做丈夫的需要和媳妇的娘家人一起居住,但这种情况并不十分普遍。
    • 6.
      串亲释义:新娘回门,经过娘家一番招待之后,新娘领着新郎,挨家挨户去向娘家所有亲戚和邻居致谢。
    • 7.
      乔家公释义:假冒的家长。《清平山堂话本·错认尸》:“小二在大娘家一年有餘,出入房屋,诸事托他,便做乔家公,欺负 洪三。”《水浒传》第二四回:“我当初嫁 武大 时,曾不听得説有甚么阿叔,那里走得来!‘是亲不是亲,便要做乔家公。’自是老娘晦气了,鸟撞着许多事!”
    • 8.
      会郎释义:旧时礼俗,成婚后新郎随新娘回娘家会亲,女家设宴款待,谓之“会郎”。
    • 9.
      内老板释义:老板娘。 沈从文《贵生》:“内老板去年热天回娘家吃喜酒,在席面上害蛇钻心病死掉了。”
    • 10.
      勾支子释义:故意挑拨、挑唆,造成双方产生或加重敌对情绪,有恶意使坏的成分,含贬义:张家新过门的媳妇在娘家妈和小姑子之间总爱勾支子,闹得婆媳不和,她在家呆不下去了,才急于出嫁。。
    • 11.
      双回门释义:旧时习俗,结婚满月,新娘偕婿回娘家省亲,叫做双回门。
    • 12.
      取夏衣释义:指古代已嫁女子于五月间回娘家看望父母。
    • 13.
      咯腾释义:心脏猛跳声。形容吃惊。《小说选刊》1981年第7期:“乖乖,这是姑娘家?一听名儿就叫人心里打‘咯腾’,准是 猴头 八戒!”
    • 14.
      回九释义:旧谓新娘结婚九日后回娘家为回九。
    • 15.
      回宁释义:出嫁的女子回娘家。
    • 16.
      在室释义:女子已订婚而未嫁,或已嫁而被休回娘家,称“在室”。后亦泛指女子未婚。《仪礼·丧服》:“女子子在室为父。布总、箭笄、髽,衰三年。”郑玄 注:“言在室者,谓已许嫁。”唐 韩愈《唐故赠绛州刺史马府君行状》:“女子二人在室,虽皆幼,侍疾居丧如成人。”明 丘濬《大学衍义补·慎刑宪·谨详谳之议》:“妇人从夫者也。在室之女当从父母,已醮之妇则当从夫家。”
    • 17.
      坐娘家释义:方言。谓已出嫁的女儿回娘家小住。
    • 18.
      妇家释义:妻子的娘家。
    • 19.
      妇氏释义:指妻子的娘家。
    • 20.
      妻族释义:妻的娘家亲族。

娘家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万里挑一释义:一是形容在众多事物中挑选出来的,即为精粹,出内拔萃。 也有山东婚俗,在威海地区为盛行,又以文登、乳山、荣成三市最盛,简言之就是男方家给姑娘家的嫁妆必须是一万零一元人民币,根据其数目称之为万里挑一。
    • 2.
      三朝释义:⒈指新婚后的第三天,俗称这一天新妇回娘家。⒉指婴儿出生后第三天,旧俗这一天为婴儿洗三。⒊〈数量〉三个君主的统治时期。
    • 3.
      三朝回门释义:结婚三天后回娘家。
    • 4.
      三脱四换释义:这是一种风俗,结婚至少要准备4套婚纱。 一套是在娘家出发时穿着,要“齐地”的款式,这样出门的时候走路比较方便。然后要一套主婚纱,典礼的时候穿着,要华丽一点的长“拖尾”,有气场。另外典礼之后敬酒,要准备两套敬酒礼服,这样叫做“三脱四换”。
    • 5.
      上门女婿释义:上门女婿,即通常说的“倒插门”,学名叫“入赘”,是一种民间的习俗。女婿,是一种称谓,一般指女儿的丈夫,有时婿也能指丈夫。而上门女婿是指由女方家负责结婚等费用,结婚之后,男方住在女方家里,也就是说做丈夫的需要和媳妇的娘家人一起居住,但这种情况并不十分普遍。
    • 6.
      串亲释义:新娘回门,经过娘家一番招待之后,新娘领着新郎,挨家挨户去向娘家所有亲戚和邻居致谢。
    • 7.
      乔家公释义:假冒的家长。《清平山堂话本·错认尸》:“小二在大娘家一年有餘,出入房屋,诸事托他,便做乔家公,欺负 洪三。”《水浒传》第二四回:“我当初嫁 武大 时,曾不听得説有甚么阿叔,那里走得来!‘是亲不是亲,便要做乔家公。’自是老娘晦气了,鸟撞着许多事!”
    • 8.
      会郎释义:旧时礼俗,成婚后新郎随新娘回娘家会亲,女家设宴款待,谓之“会郎”。
    • 9.
      内老板释义:老板娘。 沈从文《贵生》:“内老板去年热天回娘家吃喜酒,在席面上害蛇钻心病死掉了。”
    • 10.
      勾支子释义:故意挑拨、挑唆,造成双方产生或加重敌对情绪,有恶意使坏的成分,含贬义:张家新过门的媳妇在娘家妈和小姑子之间总爱勾支子,闹得婆媳不和,她在家呆不下去了,才急于出嫁。。
    • 11.
      双回门释义:旧时习俗,结婚满月,新娘偕婿回娘家省亲,叫做双回门。
    • 12.
      取夏衣释义:指古代已嫁女子于五月间回娘家看望父母。
    • 13.
      咯腾释义:心脏猛跳声。形容吃惊。《小说选刊》1981年第7期:“乖乖,这是姑娘家?一听名儿就叫人心里打‘咯腾’,准是 猴头 八戒!”
    • 14.
      回九释义:旧谓新娘结婚九日后回娘家为回九。
    • 15.
      回宁释义:出嫁的女子回娘家。
    • 16.
      在室释义:女子已订婚而未嫁,或已嫁而被休回娘家,称“在室”。后亦泛指女子未婚。《仪礼·丧服》:“女子子在室为父。布总、箭笄、髽,衰三年。”郑玄 注:“言在室者,谓已许嫁。”唐 韩愈《唐故赠绛州刺史马府君行状》:“女子二人在室,虽皆幼,侍疾居丧如成人。”明 丘濬《大学衍义补·慎刑宪·谨详谳之议》:“妇人从夫者也。在室之女当从父母,已醮之妇则当从夫家。”
    • 17.
      坐娘家释义:方言。谓已出嫁的女儿回娘家小住。
    • 18.
      妇家释义:妻子的娘家。
    • 19.
      妇氏释义:指妻子的娘家。
    • 20.
      妻族释义:妻的娘家亲族。

娘家造句

1.起新郎年青有为,一表人才,新娘家世显赫,留洋归来,貌美如花,真是一对璧人。

2.正月初二回娘家,一家美满说牵挂,甜蜜蜜,美滋滋。

3.我还告诉你,内务府跟他娘家的人,一起在西门外挑了一块地,替她下葬,入土为安,你说是不是?

4.为了儿女的前途,她忍气吞声接受娘家人对她的嘲讽。

娘家是什么意思 娘家读音 怎么读 娘家,拼音是niáng jia,娘家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娘家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