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创制 创制的意思
chuàngzhì

创制

简体创制
繁体創制
拼音chuàng zhì
注音ㄔㄨㄤˋ ㄓ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chuàng chuāng,(1) 伤。【组词】:创伤。创口。创巨痛深(喻遭受重大的损失)。

zhì,(1) 规定。【组词】:因地制宜。制定。制式。制宪。(2) 限定,约束,管束。【组词】:制止。制裁。专制。制约。抵制。节制。制动。制海权。(3) 法规,制度。【例句】:民主集中制。公有制。(4) 造,作。【组词】:制造。制做。制品。制图。制革。制版。如法炮(páo )制。(5) 依照规定的标准做的。【例句】:制钱(中国明、清两代称本朝的铜钱)。制服。(6) 古代帝王的命令。【组词】:制诰。(7) 古代父母死亡守丧;守制。

基本含义

创立并制定新的事物或制度。

创制的意思

创制 [chuàng zhì]

1. 创建;创造。

3. 建立制度。

创制 引证解释

⒈ 创建;创造。

《管子·霸言》:“霸王之形,象天则地,化人易物,创制天下。”
唐 韩愈 《潮州刺史谢上表》:“高祖 创制天下,其功大矣,而治未太平也。”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四编第四章第一节:“西夏 文字的创制,对 夏国 统治的确立和经济、文化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⒉ 建立制度。

《汉书·叙传下》:“革命创制,三章是纪,应天顺民,五星同晷。”
《南史·何尚之传》:“凡创制改法,宜顺人情,未有违众矫物而可久也。”
明 方孝孺 《送河南佥事汤侯序》:“天佑人主而俾之,创制立政以开悠久之业。”


国语词典

创制 [chuàng zhì]

⒈ 创始建造。

《管子·霸言》:「霸王之形,象天则地,化人易代,创制天下。」
唐·韩愈〈潮州刺史谢上表〉:「高祖创制天下,其功大矣。」

创造 创作

仿制

⒉ 制定制度。

《南史·卷三〇·何尚之传》:「凡创制改法,宜顺人情,未有违众矫物而可久也。」


创制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创作释义:⒈指文学艺术作品的创造:创作经验丰富。⒉指文艺作品:划时代的创作。
    • 2.
      创造释义:想出新方法、建立新理论、做出新的成绩或东西:创造性。创造新纪录。劳动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

创制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仿制释义:仿造:仿制品。

创制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犂释义:⒈亦作“三犁”。指汉武帝时赵过所创制的三脚耧。这种农具对农业生产起了一定促进作用。⒉亦作“三犁”。谓屡次征伐扫荡边庭。语本《汉书·匈奴传下》:“犂其庭,扫其閭。”《明史·翁万达传》:“河套本中国故壤,成祖三犂王庭,残其部落。”清查慎行《拟玉泉山大阅二十韵》:“忆昨三犁候,亲征万里逾。”
    • 2.
      仁丹释义:中成药名。 由 日 商创制,现同一药物写作人丹。
    • 3.
      佉卢虱咤释义:亦作“佉卢”。 译作“佉路瑟吒”。梵语的音译,佛教传说中的人物,曾创制横书左行的古 印度 文字。
    • 4.
      作书释义:⒈谓作典册。⒉指撰写献与天子的书或策。⒊创制文字。⒋写信。⒌谓写作。⒍练字;写字。
    • 5.
      候风地动仪释义:我国东汉时天文学家张衡创制的世界上最早的地震仪。简称地动仪。
    • 6.
      六丑释义:词牌名。双调一百四十字,仄韵,宋 周邦彦 创制。
    • 7.
      六合城释义:隋 何稠 创制的行军所用活动木城。
    • 8.
      六花阵释义:唐 李靖 本 诸葛亮 八阵法创制的阵法。
    • 9.
      六齐释义:⒈我国古代创制的六种铜锡比例不同的合金配方。⒉汉高祖刘邦封其子刘肥为齐王,至惠帝时,乃分齐为六,分封肥之六子:将闾为齐王,惠为济北王,贤为菑川王,雄渠为胶东王,邛为胶西王,辟光为济南王,称“六齐”。
    • 10.
      兴坏释义:⒈盛衰,成败。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於是推 儒 墨 道德之行事兴坏,序列著数万言而卒。”宋 叶适《纪年备遗序》:“所以存世次,观兴坏。”明 高启《送瀚公住灵岩》诗:“兴坏俱空幻,登临不用哀。”⒉使衰败者得以复兴。《汉书·路温舒传》:“故 桓 文 扶微兴坏,尊 文 武 之业。”宋 曾巩《左右司郎中制》:“创制之初,举坠兴坏。”
    • 11.
      刘氏冠释义:汉高祖 刘邦 创制的一种竹皮冠。
    • 12.
      创制释义:初次制定(多指法律、文字等):帮助没有文字的少数民族创制文字。
    • 13.
      创历释义:⒈谓创制历法。⒉见“创歷”。
    • 14.
      制订释义:创制拟订:制订汉语拼音方案。
    • 15.
      刻木释义:⒈在木质器物上雕刻。汉 王充《论衡·自然》:“宋 人或刻木为楮叶者,三年乃成。”⒉指文字创制前在木板上刻划图形、符号记事。《新五代史·四夷附录一》:“汉 人教之以隶书之半增损之,作文字数千,以代刻木之约。”⒊谓将木雕成人像。晋 干宝《搜神记佚文》:“丁兰,河内 野王 人。年十五,丧母。乃刻木作母事之,供养如生。”⒋狱吏的代称。宋 范仲淹《和葛閎寺丞接花歌》:“中途得罪情多故,刻木在前何敢诉。”明 沉德符《野获编·词林·王师竹宫庶》:“因思 蒲坂、江陵 二老,俱一时高才巨公,何至为一刻木而修怨於吉士三十
    • 16.
      回鹘文释义:回鹘 人采用粟特文字母创制的文字。 属音素文字类型。主要通行于今 吐鲁番盆地 及中亚 楚河 流域。字母分字头、字中、字尾。字体分刻本体、写经体、草体三种。留存至今的用这种文字书写的碑铭和文献有《九姓回鹘可汗碑》、《弥勒会见记》、《福乐智慧》、《金光明经》、《菩萨大唐三藏法师传》、《高昌馆杂字》、《高昌馆来文》等,均对研究维吾尔族语言、文学、历史有重要价值。
    • 17.
      壮文释义:我国壮族的文字。 是1955年创制的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共有三十二个字母(包括五个声调字母)。1957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推行。
    • 18.
      大明历释义:历法名。南朝 宋 祖冲之 以为“古历疏舛、颇不精密”,乃于 大明 六年创制《大明甲子元历》,简称《大明历》。规定一回归年为2428日。其特点,一是改进闰法,将旧历中规定的十九年七闰改为三百九十一年一百四十四闰,使之更符合天象实际。二是在制历时考虑岁差,一百年差一度。此历当时为 戴法兴 所阻,未能实行,但以后诸历多从大明历所出。参阅《宋书·律历志下》、《南齐书·祖冲之传》。
    • 19.
      契丹文释义:辽 代契丹人创制的文字。 分大字、小字两种。大字制成于 辽太祖神册 五年(公元920年),后另制新字称“契丹小字”。金 初沿袭使用。章宗 明昌 二年(公元1191年)下令停用,后渐废。
    • 20.
      奚墨释义:指 唐 末造墨名家 奚鼐、奚超 父子所创制的一种优质墨。金 元好问《学东坡移居》诗之三:“谿石含餘润,奚墨凝幽香。”明 陶宗仪《辍耕录·墨》:“唐 高丽 岁贡松烟墨。用多年老松烟和麋鹿胶造成。至 唐 末,墨工 奚超,与其子 廷珪 自 易水 渡 江,迁居 歙州,南唐 赐姓 李氏,廷珪 父子之墨始集大成。然亦尚用松烟。廷珪 初名 廷邽,故世有 奚廷珪 墨。”参阅 元 陆友《墨史》卷上、明 麻三衡《墨志》。

创制(chuangzh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创制是什么意思 创制读音 怎么读 创制,拼音是chuàng zhì,创制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创制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