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孝女 孝女的意思
xiào

孝女

简体孝女
繁体
拼音xiào nǚ
注音ㄒ一ㄠˋ ㄋㄩ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xiào,(1) 对父母尽心奉养并顺从。【组词】:孝敬。孝廉(①中国汉代选拔官吏的科目之一,“孝”指孝子;“廉”指廉洁的人;②中国明、清两代对举人的称呼)。孝道。孝子贤孙。(2) 居丧的事。【组词】:守孝。吊孝。(3) 丧服。【组词】:戴孝。孝衣。(4) 姓。

nǚ rǔ,(1) 女性,与“男”相对。古代以未婚的为“女”,已婚的为“妇”。现通称“妇女”。【组词】:女人。女士。女流(含轻蔑意)。少(shào )女。(2) 以女儿作为人的妻(旧读nǜ)。(3)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亦称“婺女”、“须女”。 ◎ 古同“汝”,你。

基本含义

指对父母尽心尽力、孝敬有加的女儿。

孝女的意思

孝女 [xiào nǚ]

1. 有孝行的女子。

孝女 引证解释

⒈ 有孝行的女子。 《后汉书·列女传·孝女曹娥》:“孝女 曹娥 者, 会稽 上虞 人也。父 盱 ……溺死,不得尸骸。

娥 年十四,乃沿江号哭,昼夜不絶声。旬有七日,遂投江而死。”
唐 张籍 《江陵孝女》诗:“孝女独垂髮,少年唯一身。”
《明史·列女传一·姚孝女》:“后 招远 有孝女,不知其姓。父採石南山,为蟒所吞。女哭之,愿见父尸同死。”
《儿女英雄传》第二四回:“那消几日,把姑娘的脸面儿保养得有红似白,光滑饱满;心窝儿体贴得无忧无虑,舒畅安和。人都道是舅太太怜恤孤女的一片心肠,我只道这正是上天报復孝女的一番因果。”
鲁迅 《彷徨·肥皂》:“一个是姑娘,看去该有十八九岁了……和一个六七十岁的老的,白头发,眼睛是瞎的,坐在布店的檐下求乞。大家多说她是孝女,那老的是祖母。”


国语词典

孝女 [xiào nǚ]

⒈ 有孝行的女子。

《三国演义·第七一回》:「上虞令度尚奏闻朝廷,表为孝女。」

⒉ 居父母之丧的女子自称。


孝女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二娥释义:⒈指汉安帝之母左小娥及其姊大娥。 ⒉指上虞二孝女,东汉曹娥与宋朱娥。⒊两个美女。
    • 2.
      制局释义:⒈南朝 齐 梁 时设置的职掌内府器杖兵役的机构。《南史·梁吴平侯景传》:“ 宋 孝建 以来,制局用事,与领军分权,典事以上皆得呈奏,领军垂拱而已。”《南史·恩倖传论》:“制局小司,专典兵力。”⒉安排篇章结构。 林纾 《译<孝女耐儿传>序》:“叙人间富贵,感人情盛衰,用笔縝密,著色繁丽,製局精严,观止矣!”
    • 3.
      刺血释义:刺手指出血。表示虔敬的一种苦行。《宣和遗事》前集:“﹝ 大观 四年﹞禁燃顶、炼臂、刺血、断指之类。”宋 吴自牧《梦粱录·后妃列女》:“唐 孝女 冯 氏……誓不嫁以奉母。母病篤,刲股治之不救。葬母,乃结草庐墓下,以供晨香夕灯,侍奉如生,又刺血书经,报劬劳之恩。”
    • 4.
      北宫婴儿释义:北宫:古代王后所居之宫;婴儿:指齐国孝女婴儿子。用作孝女的代称。
    • 5.
      哀毁骨立释义:形容因居亲丧过于悲伤哀痛,以致身形瘦损。南朝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德性》:“和峤虽备礼,神气不损,王戎虽不备礼,而哀毁骨立。臣以和峤生孝,王戎死孝。”清 蒋士铨《鸣机夜课图记》:“母哀毁骨立,水浆不入口者七日,闾党姻娅,一时咸以孝女称,至今弗衰也。”
    • 6.
      士夫释义:⒈青年男子。《易·大过》:“九五,枯杨生华,老妇得其士夫,无咎无誉。”孔颖达 疏:“年老之妇得其彊壮士夫。”⒉通称男子。金 元好问《聂孝女墓铭》:“以子则孝,以妇则义。以断则勇,以守则智。於今之人,麟凤之瑞。莫靳者名,天曰美器。不於士夫,一女之畀。铭以表之,并志予媿。”⒊士大夫;读书人。汉 王符《潜夫论·交际》:“夫处卑下之位,怀《北门》之殷忧,内见謫於妻子,外蒙讥於士夫。”汪继培 笺:“士夫,谓士大夫。”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一:“至於荷艷桂香,妆点湖山之清丽,使士夫流连於歌舞嬉游之乐,遂忘中原,是
    • 7.
      孝女井释义:井址在庆春路660号,原岳飞故第东,建造年代不祥,孝女井即孝娥井,又称银瓶井。
    • 8.
      抱弄释义:怀抱逗弄。唐 白居易《与元九书》:“僕始生六七月时,乳母抱弄於书屏下。”唐 元稹《祭礼部庾侍郎太夫人文》:“孝女视膳,令妇执笄。封燔茅社,抱弄荃蓀。”按,荃荪,香草,喻子孙。明 高攀龙《缪仲湻六十序》:“又三年,余以使事至家,得仲儿,日抱弄之。”
    • 9.
      支厉释义:犹言支离破碎。林纾《译<孝女耐儿传>序》:“从未有刻划市井卑污齷齪之事,至於二三十万言之多,不重复,不支厉……见者如凭阑之观鱼鱉虾蟹焉。”
    • 10.
      曹娥释义:东汉 时 会稽郡 上虞县 人。相传其父五月五日迎神,溺死江中,尸骸流失。娥 年十四,沿江哭号十七昼夜,投江而死。世传为孝女。清 王端履《重论文斋笔录》卷四:“苗山窆石共千古,是时黄绢无 曹娥。”鲁迅《朝花夕拾·后记》:“曹娥 的投江觅父,淹死后抱父尸出,是载在正史,很有许多人知道的。”参阅《后汉书·列女传·孝女曹娥》、《世说新语·捷悟》刘孝标 注引 晋 虞预《会稽典录》。
    • 11.
      枕草释义:⒈古代丧礼,孝子枕卧草上以表哀悼。 《左传·襄公十七年》:“齐 晏桓子 卒,晏婴 麤縗斩,苴絰、带、杖,菅屨,食鬻,居倚庐,寝苫、枕草。”唐 高思元《孝女抱父尸出判》:“悲缠枕草,志切投牋。”⒉谓刻苦自励。唐 元稹《哭吕衡州》诗之三:“白马双旌队,青山八阵图。请缨期繫虏,枕草誓捐躯。”
    • 12.
      河女之章释义:汉 人为哀悼孝女 曹娥 所作之歌。 《晋书·隐逸传·夏统》:“孝女 曹娥,年甫十四,贞顺之德过越 梁 宋,其父堕江不得尸,娥 仰天哀号,中流悲叹,便投水而死,父子丧尸,后乃俱出,国人哀其孝义,为歌《河女》之章。”亦省作“河章”。宋 苏轼《端午帖子词·太皇太后阁》之五:“忠臣谅节今千岁,孝女孤风满四方。不復 巫阳 占 郢 梦,空餘 仲御 扣《河章》。”
    • 13.
      特诚释义:专心诚意。《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五回:“这就是方才那个客送我们老中堂的贄见,特诚来烦兄弟代送的。”鲁迅《彷徨·肥皂》:“你是特诚买给孝女的,你咯支咯支的去洗去。我不配,我不要,我也不要沾孝女的光。”
    • 14.
      百岁释义:⒈百年。指长时间。《鹖冠子·近迭》:“兵者百岁不一用,然不可一日忘也。”唐 韩愈 孟郊《遣兴联句》:“平生无百岁,歧路有四方。”周立波《金戒指》:“人生百岁也是死,何处黄土不埋人?”⒉终身;毕生。明 叶宪祖《丹桂钿合》第七折:“愿齐眉廝守,百岁和睦。”清 和邦额《夜谭随录·孝女》:“保佑老父沉疴速起,百岁康强。”⒊死的讳称。《诗·唐风·葛生》:“百岁之后,归于其居。”《史记·吕不韦列传》:“夫百岁之后,所子者为王,终不失势。”唐 白居易《读张籍<古乐府诗>》诗:“恐君百岁后,灭没人不闻。”宋 苏轼《汉高
    • 15.
      缇萦释义:人名,汉 代孝女。
    • 16.
      罗裙包土释义:民间传说有 赵贞女(一作 赵真女)者,夫出不归,会翁姑卒,家贫无力营坟,因亲以罗裙包土为之。 后遂为孝女典实。
    • 17.
      臁疮释义:一种生在腿部的皮肤病。 初痒后痛,红肿成片,日久溃烂,收口慢,且易复发。宋 庄季裕《鸡肋编》卷上:“疮发於足脛骨傍,肉冷难合,色紫而痒者,北人谓之臁疮,南人呼为骭疮,其实一也。”明 陈汝元《金莲记·赋鹤》:“我説秽的:推猪水,臁疮腿。”《明史·列女传一·徐孝女》:“年六岁,母患臁疮。”
    • 18.
      自完释义:犹自保;自全。 《左传·昭公十九年》:“楚 不在诸侯矣,其仅自完也,以持其世而已。”《汉书·贾谊传》:“代 北边 匈奴,与强敌为邻,能自完则足矣。”金 元好问《聂孝女墓铭》:“女资孝弟,读书知义理,思以大义自完,葬其父之明日,乃絶脰而死。”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自非躬执大彗,以埽除其故家污俗,而望 禹 域之自完也,岂可得乎!”
    • 19.
      视膳释义:古代臣下侍奉君主或子女侍奉双亲进餐的一种礼节。语本《礼记·文王世子》:“食上,必在视寒暖之节;食下,问所膳。”《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天子巡狩,诸侯辟舍,纳筦籥,摄衽抱机,视膳於堂下,天子已食,乃退而听朝也。”唐 元稹《祭礼部庾侍郎太夫人文》:“孝女视膳,令妇执笄。”《儿女英雄传》第二八回:“至此吉礼告成,他三人从此问安视膳,弋雁听鸡,卿绣儂吟,妇随夫唱。”
    • 20.
      讔语释义:隐语。寄托有隐伏费猜内容的遁词诡譬。清 黄宗羲《王孝女碑》:“百里千年,双碑翠锁,吾作讔语,江流不堕。”清 唐孙华《读<顾亭林集>二十四韵》:“毁形人莫识,讔语世难詮。”清 陈维崧《<观槿堂词集>序》:“臧文仲 书词詰曲,讔语居多。”

孝女(xiaonv)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孝女是什么意思 孝女读音 怎么读 孝女,拼音是xiào nǚ,孝女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孝女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