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开 [xíng kāi]
1. 颁布。
行开 引证解释
⒈ 颁布。
引《水浒传》第二回:“随即押下文书,行开诸州各府,捉拿逃军 王进。”
《水浒传》第三五回:“近闻朝廷册立皇太子,已降下一道赦书,应有民间犯了大罪,尽减一等科断,俱已行开各处施行。”
国语词典
行开 [xíng kāi]
⒈ 传送。
引《水浒传·第二回》:「随即押下文书,行开诸州各府,捉拿逃军王进。」
行开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秩释义:⒈官阶的一级。《隋书·百官志中》:“禄率一分以帛,一分以粟,一分以钱。事繁者优一秩,平者守本秩,闲者降一秩。长兼试守者,亦降一秩。”⒉古以十年为一秩。唐 白居易《七年元日对酒》诗之二:“年开第七秩,屈指几多人。”唐 白居易《喜老自嘲》诗:“行开第八秩,可谓尽天年。”原注:“时俗谓七十已上为开第八秩。”
- 2.
八秩释义:亦作“八帙”。 亦作“八袟”。八十岁。《礼记·王制》:“七十不俟朝,八十月告存,九十日有秩。”本指古代帝王对老人的优待,后因称八十岁为八秩,九十岁为九秩。唐 白居易《喜老自嘲》诗:“行开第八秩,可谓尽天年。”宋 陆游《致仕后即事》诗之十二:“八帙开来今过半,一杯引满若为辞。”宋 龚颐正《芥隐笔记·八十为八秩》:“《礼》年八十日有秩,故以八十为八秩。又道家流用此语,白乐天 屡用之。自注:‘行开第八秩,可谓尽天年。’时俗谓七十以上为开第八秩。”《警世通言·苏知县罗衫再合》:“臣祖母年踰八袠,独居故里,未知存亡
- 3.
凿破混沌释义:原指强行开凿孔窍,虽出于好心,但因违背了自然而造成祸患。
- 4.
北大荒释义:旧指黑龙江省嫩江流域、黑龙江谷地和三江平原广大荒芜地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进行开垦,已建立密山、合江、黑河等垦区。盛产小麦、大豆、甜菜等。
- 5.
印委释义:印官和临时差委的官员。 清 林则徐《查勘矿厂情形试行开采疏》:“其驻厂弹压之印委员弁,皆准设立枷杖等刑具。”《官场现形记》第四九回:“回省之后,不特通省印委人员仰承鼻息,就是抚臺--有时还让他三分。”《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三回:“所以闔城文武印委各员,都纷纷前来道贺。”参见“印官”。
- 6.
发政施仁释义:发布政令,实施仁政。比喻统治者施行开明政治。
- 7.
哇噻释义:同“哇塞”,“哇塞”原是闽南方言,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已在台湾流行开了。
- 8.
垦凿释义:对荒地进行开发。
- 9.
子厂释义:⒈指新矿。 清 林则徐《查勘矿厂情形试行开采折》:“滇 人生计维艰,除耕种外,开採是其所习。近年因铜斤产薄,唯恐京运不敷,但有能觅子厂之人,厂员无不亟令试採。”⒉指分厂。
- 10.
宜春苑释义:⒈古代苑囿名。 秦 时在 宜春宫 之东,汉 称 宜春下苑。即后所称 曲江池 者。故址在今 陕西 长安县 南。《史记·秦始皇本纪》:“以黔首葬 二世 杜 南 宜春苑 中。”《艺文类聚》卷三引 北周 庾信《春赋》:“宜春苑 中春已归,披香殿 里作春衣。”《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还过 宜春宫”张守节 正义引 唐 李泰 等《括地志》:“秦 宜春宫 在 雍州 万年县 西南三十里,宜春苑 在宫之东,杜 之南。”唐 马怀素《奉和立春游苑迎春应制》诗:“仙舆暂下 宜春苑,御醴行开荐寿觴。”参见“曲江池”。⒉古代苑囿名。宋
- 11.
开元通宝释义:也叫开元钱。中国古代铜铸币。唐初钱币改革,不再以铢为计量单位,改用两、钱、分、厘的十进位法,废五铢钱;铸行开元通宝,仍为方孔圆形,十枚重一两。
- 12.
开路先锋释义:古指军队中先行开路或打头阵的将领。 现比喻带头前进的人。
- 13.
改辟释义:⒈见“改辟”。⒉亦作“改闢”。另行开拓土地。
- 14.
次行释义:⒈次序;秩序。《史记·秦始皇本纪》:“立石刻,颂 秦 德,明得意。曰:‘……尊卑贵贱,不逾次行。’”《史记·循吏列传》:“市令言之相曰:‘市乱,民莫安其处,次行不定。’”⒉第二行。清 黄六鸿《福惠全书·钱穀·解给》:“次行开‘前件’二字,下多空白,以便填写。”
- 15.
浣花日释义:亦作“浣花天”。成都 旧时习俗,每年四月十九日,宴游于 浣花溪 畔,称“浣花日”。宋 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八:“四月十九日,成都 谓之浣花,遨头宴於 杜子美草堂 沧浪亭。倾城皆出,锦绣夹道。自开岁宴游,至是而止,故最盛於他时。予客 蜀 数年,屡赴此集,未尝不晴。蜀 人云:‘虽戴白之老,未尝见浣花日雨也。’”宋 陆游《初夏》诗:“已过浣花天,行开解粽筵。”亦省称“浣花”。宋 苏轼《次韵刘景文周次元寒食同游西湖》:“蓝尾忽惊新火后,遨头要及浣花前。”自注:“成都 太守自正月十日出游至四月十九日浣花乃止。”宋
- 16.
游行释义:⒈行踪无定,到处漫游:游行四方。 ⒉广大群众为了庆祝、纪念、示威等在街上结队而行:游行示威。上午十时游行开始。
- 17.
硐産释义:即矿产。清 林则徐《查勘矿厂情形试行开采折》:“倘实係硐产全枯,徒劳无益,则名是实非之厂,似应据实开除。”
- 18.
福祚释义:⒈福禄;福分。《左传·昭公十五年》:“福祚之不登,叔父焉在?”《后汉书·刘表传》:“长享福祚,垂之后嗣。”唐 白居易《隋堤柳》诗:“煬天子,自言福祚长无穷。”明 沉德符《野获编·徵梦·仪铭袁宗皋》:“夫以残膏剩黛,神已先示,则其福祚有限可知。”⒉指福利。李大钊《“今”与“古”》:“随着平和与福祚,知识与发明,将重行开始为进一步的发展。”⒊赐予福禄。汉 荀悦《汉纪·高后纪》:“高后 女主制政……及福祚诸 吕,大过渐至,纵横杀戮,鴆毒生於豪彊。”
- 19.
立木南门释义:立木:竖木于地上。 用具体事实来证明新的法令、制度一定要推行开来。多用于形容取信于民。
- 20.
纲首释义:负责纲运之商人首脑。宋 朱彧《萍州可谈》卷二:“甲令:海舶大者数百人,小者百餘人,以巨商为纲首、副纲首、杂事。”金 元好问《续夷坚志·张童入冥》:“寺有一僧 吕 姓者,年未四十,仪表殊伟,曾上州作纲首。”《元典章·户部八·市舶》:“於上先行开写贩去物货,各各名件觔重若干,仰纲首某人亲行填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