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取舍 取舍的意思
shě

取舍

简体取舍
繁体取捨
拼音qǔ shě
注音ㄑㄨˇ ㄕㄜ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qǔ,(1) 拿。【组词】:索取。取书。取款。窃取。(2) 选择。【组词】:选取。取材。取景。取道。取样。(3) 采用。【组词】:采取。听取。吸取。可取。取精用弘。(4) 得到,招致。【组词】:获取。取经。取偿。取悦。(5) 消去。【组词】:取消。取缔。

shè shě,(1) 放弃,不要了。【组词】:舍己为人。舍近求远。四舍五入。(2) 施舍。【组词】:舍粥。舍药。(1) 居住的房子。【组词】:宿舍。旅舍。校舍。(2) 居住,休息。【组词】:舍于山麓。(3) 谦辞,多指亲属中比自己年纪小或辈分低的。【组词】:舍弟。舍侄。舍亲。(4) 古代行军一宿或三十里为一舍。【例句】:退避三舍(喻对人让步)。(5) 姓。

基本含义

在做决策时,根据情况选择接受或放弃某些事物。

取舍的意思

取舍 [qǔ shě]

1. 采取或舍弃;选择。

取舍得当。

[accept or reject; make one's choice;]

取舍 引证解释

⒈ 见“取舍”。亦作“取捨”。择用与弃置;选择。

《吕氏春秋·诬徒》:“不能教者,志气不和,取舍数变,固无恒心。”
《汉书·贾谊传》:“为人主计者,莫如先审取舍。”
颜师古 注:“取谓所择用也,舍谓所弃置也。”
宋 苏轼 《贺韩丞相再入启》:“强足以济艰难,勇足以断取捨。”
黄宗英 《美丽的眼睛》:“光明啊,你的记忆储存很别致,取舍也鲜明。”

⒉ 亦作“取捨”。行止。

《荀子·荣辱》:“其定取舍楛僈,是其所以危也。”
明 张纶 《林泉随笔》:“使其取舍进退一以至公而不扬人闇昧之失,以显其讁,亦何不可之有哉。”


国语词典

取舍 [qǔ shě]

⒈ 用与不用。汉·王充宋·苏轼〈贺韩丞相再入启〉:「强足以济艰难,勇足以断取舍。」也作「取舍」。

《论衡·答佞》:「君子与小人,本殊操异行,取舍不同。」


取舍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选择释义:挑选:选择对象。选择地点。
    • 2.
      弃取释义:或者舍弃,或者采取。

取舍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买椟还珠释义:《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记载,有个楚国人把珍珠装在木匣子里,到郑国去卖。 有个郑国人认为匣子漂亮,就买下木匣,把珍珠退给了卖主。比喻取舍不当,抓了次要的,丢了主要的。椟(dú):木匣子。
    • 2.
      从违释义:⒈依从或违背。⒉跟从或离去。⒊指境遇的顺逆。⒋谓取舍。
    • 3.
      兴舍释义:犹取舍,兴废。
    • 4.
      剪刻释义:⒈犹剪裁。 ⒉指对事物或文词的取舍安排。
    • 5.
      剪削释义:⒈砍削。 ⒉削弱。⒊谓取舍安排。
    • 6.
      剪裁释义:⒈缝制衣服时把衣料按照一定尺寸剪断裁开。⒉比喻做文章时对材料的取舍安排:把情节复杂的小说改编成电影是需要很好地加以剪裁的。
    • 7.
      去取释义:舍弃或保留;取舍。
    • 8.
      去就之分释义:去就;进退或取舍。 分:分寸。引申为应持的态度。比喻进取、取舍的分寸。亦作“去就之际”。
    • 9.
      取舍释义:要或不要;选择:取舍得宜。对文化遗产,应该有批判地加以取舍。
    • 10.
      取遣释义:⒈犹取舍。 ⒉遣发。
    • 11.
      声病释义:指诗文声律上的毛病。做诗讲求韵律,探讨声病,始自 南朝 梁 沉约 等,至 唐 乃有此称。唐 时以诗赋取士,常以此决定优劣取舍。唐 元稹《叙诗寄乐天书》:“稹 九岁学赋诗,长者往往惊其可教。年十五六,初识声病。”宋 苏轼《乞不分差经义诗赋试官札子》:“试经义者主虚浮之文,考试赋者主声病之学,纷紜争竞,理在不疑。”《资治通鉴·唐代宗广德元年》:“考文者以声病为是非。”胡三省 注:“声病,谓以平、上、去、入四声辑而成文,音从声顺谓之声,反是则谓之病。”清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取士上》:“昔之诗赋亦何足以得士,然
    • 12.
      定夺释义:对事情做可否或取舍的决定:等讨论后再行定夺。
    • 13.
      开塞释义:⒈开启和阻塞。引申指兴革、取舍。《逸周书·文传》:“不明开塞禁舍者,其如天下何?”《文选·王融<永明九年策秀才文>之四》:“开塞所宜,悉心以对。”李善 注:“开塞,犹取捨也。”宋 苏辙《刘恺丁鸿孰贤论》:“言行之所开塞,可无慎乎?”清 梅曾亮《大学士戴公墓碑》:“即授南 河 河 道总督,凡三年,改定木石工价,及开塞修废所宜,次第毕举。”⒉谓开已塞之道。《商君书·开塞》蒋礼鸿 题解:“开塞者,谓开已塞之道也。已塞之道孰谓?谓 汤 武 以力征诛并诸侯定天下之道也。”汉 桓宽《盐铁论·非鞅》:“昔 商君 明於开
    • 14.
      弃择释义:犹取舍。
    • 15.
      弹冠相庆释义:《汉书·王吉传》:“吉与贡禹为友,世称‘王阳在位,贡公弹冠’,言其取舍同也”(弹冠:掸去帽子上的尘土,准备做官)。后来用“弹冠相庆”指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他的同伙也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
    • 16.
      征知释义:古代哲学概念。 谓通过“心”的思维活动,对耳、目、鼻、口等感官得来的认识进行分类、辨别、取舍,进一步认识客观事物。
    • 17.
      心战释义:⒈喻指对事物得失的取舍。 ⒉攻心之战。⒊心中恐惧而战栗。
    • 18.
      把似释义:⒈假如。⒉不如;何如。⒊常与“譬如”、“比如”相呼应,用于取舍复句中表示取的分句。⒋与其。常与“不如”、“何如”、“争如”相呼应,用于取舍复句中表示舍的分句。⒌譬作。
    • 19.
      拨房释义:科举时代乡试,试卷分房审阅,由房官推荐给主考决定取舍。 因每房中额各有定数,而每房试卷好坏不一,往往形成各房中卷多寡不均。将中卷超额房内的试卷,拨入中卷少的房内,通过该房推荐录取,谓拨房。
    • 20.
      救夺释义:犹取舍。

取舍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买椟还珠释义:《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记载,有个楚国人把珍珠装在木匣子里,到郑国去卖。 有个郑国人认为匣子漂亮,就买下木匣,把珍珠退给了卖主。比喻取舍不当,抓了次要的,丢了主要的。椟(dú):木匣子。
    • 2.
      从违释义:⒈依从或违背。⒉跟从或离去。⒊指境遇的顺逆。⒋谓取舍。
    • 3.
      兴舍释义:犹取舍,兴废。
    • 4.
      剪刻释义:⒈犹剪裁。 ⒉指对事物或文词的取舍安排。
    • 5.
      剪削释义:⒈砍削。 ⒉削弱。⒊谓取舍安排。
    • 6.
      剪裁释义:⒈缝制衣服时把衣料按照一定尺寸剪断裁开。⒉比喻做文章时对材料的取舍安排:把情节复杂的小说改编成电影是需要很好地加以剪裁的。
    • 7.
      去取释义:舍弃或保留;取舍。
    • 8.
      去就之分释义:去就;进退或取舍。 分:分寸。引申为应持的态度。比喻进取、取舍的分寸。亦作“去就之际”。
    • 9.
      取舍释义:要或不要;选择:取舍得宜。对文化遗产,应该有批判地加以取舍。
    • 10.
      取遣释义:⒈犹取舍。 ⒉遣发。
    • 11.
      声病释义:指诗文声律上的毛病。做诗讲求韵律,探讨声病,始自 南朝 梁 沉约 等,至 唐 乃有此称。唐 时以诗赋取士,常以此决定优劣取舍。唐 元稹《叙诗寄乐天书》:“稹 九岁学赋诗,长者往往惊其可教。年十五六,初识声病。”宋 苏轼《乞不分差经义诗赋试官札子》:“试经义者主虚浮之文,考试赋者主声病之学,纷紜争竞,理在不疑。”《资治通鉴·唐代宗广德元年》:“考文者以声病为是非。”胡三省 注:“声病,谓以平、上、去、入四声辑而成文,音从声顺谓之声,反是则谓之病。”清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取士上》:“昔之诗赋亦何足以得士,然
    • 12.
      定夺释义:对事情做可否或取舍的决定:等讨论后再行定夺。
    • 13.
      开塞释义:⒈开启和阻塞。引申指兴革、取舍。《逸周书·文传》:“不明开塞禁舍者,其如天下何?”《文选·王融<永明九年策秀才文>之四》:“开塞所宜,悉心以对。”李善 注:“开塞,犹取捨也。”宋 苏辙《刘恺丁鸿孰贤论》:“言行之所开塞,可无慎乎?”清 梅曾亮《大学士戴公墓碑》:“即授南 河 河 道总督,凡三年,改定木石工价,及开塞修废所宜,次第毕举。”⒉谓开已塞之道。《商君书·开塞》蒋礼鸿 题解:“开塞者,谓开已塞之道也。已塞之道孰谓?谓 汤 武 以力征诛并诸侯定天下之道也。”汉 桓宽《盐铁论·非鞅》:“昔 商君 明於开
    • 14.
      弃择释义:犹取舍。
    • 15.
      弹冠相庆释义:《汉书·王吉传》:“吉与贡禹为友,世称‘王阳在位,贡公弹冠’,言其取舍同也”(弹冠:掸去帽子上的尘土,准备做官)。后来用“弹冠相庆”指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他的同伙也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
    • 16.
      征知释义:古代哲学概念。 谓通过“心”的思维活动,对耳、目、鼻、口等感官得来的认识进行分类、辨别、取舍,进一步认识客观事物。
    • 17.
      心战释义:⒈喻指对事物得失的取舍。 ⒉攻心之战。⒊心中恐惧而战栗。
    • 18.
      把似释义:⒈假如。⒉不如;何如。⒊常与“譬如”、“比如”相呼应,用于取舍复句中表示取的分句。⒋与其。常与“不如”、“何如”、“争如”相呼应,用于取舍复句中表示舍的分句。⒌譬作。
    • 19.
      拨房释义:科举时代乡试,试卷分房审阅,由房官推荐给主考决定取舍。 因每房中额各有定数,而每房试卷好坏不一,往往形成各房中卷多寡不均。将中卷超额房内的试卷,拨入中卷少的房内,通过该房推荐录取,谓拨房。
    • 20.
      救夺释义:犹取舍。

取舍造句

1.用人要以人品、能力为取舍依据,不应以貌取人。

2.这两幅画,春华秋实,让人难以取舍

3.面对人生的机遇,我们要牢牢握着;面对人生的抉择,我们要慎重取舍;面对人生的方向,我们要谨慎决策。

4.那两个娃娃都很可爱,妹妹左顾右看不知该如何取舍

5.每个名字均有出处与解释,取舍请便。

6.因为遗憾,我们懂得了取舍;因为遗憾,我们更体会了真情的可贵;因为遗憾,我们才会追求人生的完美。

7.花与果不可兼得,就好比得失总是迷惑着我们一生,教人难以取舍

8.我对材料的取舍掌握得不好,写出来的文章中心总不突出。

9.与此本质相同的另一个方法是,请别人改作文,就观点改或就文字改,按个人情况取舍

10.懂得取舍人生才会有改变,勇于挑战梦想才能够实现。

11.真正的感情,纵然百受阻扰,时常让人倍感凄凉,但真正要做取舍时,我们还是会毅然选择走下去。

12.两件事物都有吸引力,都想趋之,但二者不可兼得,难以抉择。这是一种难以取舍的心理困境。

13.爱与不爱,等于不等。在两者之中如何取舍,如何平衡。分明我们束手无策,只顺着上帝的意思,无望与翘首。

14.我认为你修改这篇作文,是买椟还珠,取舍失当,把最能说明论点的那一段删掉了。

15.你最好权衡轻重,然后取舍

取舍(qushe)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取舍是什么意思 取舍读音 怎么读 取舍,拼音是qǔ shě,取舍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取舍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