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拂子 拂子的意思

拂子

简体拂子
繁体
拼音fú zǐ
注音ㄈㄨˊ ㄗ˙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fú bì,(1) 拭,掸去。【组词】:拂拭。拂尘。(2) 轻轻擦过。【组词】:拂晓。春风拂面。微风拂煦。(3) 甩动,抖动。【组词】:拂袖而去。(4) 违背,不顺。【组词】:忠言拂耳。拂逆。 ◎ 古同“弼”,辅助。

zǐ,(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组词】: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组词】:菜子。瓜子儿。子实。(3) 动物的卵。【组词】:鱼子。蚕子。(4) 幼小的,小的。【组词】:子鸡。子畜。子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例句】:子弹(dàn )。棋子儿。(6) 与“母”相对。【例句】: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组词】: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组词】:孔子。先秦诸子。(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例句】: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例句】: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组词】:子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组词】:旗子。乱子。胖子。(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例句】:敲了两下子门。(14) 姓。

基本含义

拂子是指扇子,也可以泛指用来扇风或赶走蚊虫的工具。在成语中,拂子常常用来比喻轻易解决问题或处理事情。

拂子的意思

拂子 [fú zǐ]

1. 即拂尘。古代用以掸拭尘埃和驱赶蚊蝇的器具。

2. 用于杂技、歌舞等的指挥。

4. 常为僧尼术士所执持。

拂子 引证解释

⒈ 即拂尘。古代用以掸拭尘埃和驱赶蚊蝇的器具。

五代 和凝 《山花子》词:“佯弄红丝蝇拂子,打檀郎。”
宋 范镇 《东斋记事》卷一:“仁宗 当暑月不挥扇, 镇 侍 邇英阁,尝见左右以拂子祛蚊蝇而已。”
《隋唐演义》第三回:“左右女婢数人,也有执巾櫛的,也有擎香炉的,也有捧如意的,也有持拂子的,两边侍立。”

⒉ 用于杂技、歌舞等的指挥。

唐 段安节 《乐府杂录·龟兹部》:“戏有五方狮子,高丈餘,各衣五色。每一狮子有十二人,戴红抹额,衣画衣,执红拂子,谓之狮子郎。”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车驾宿大庆殿》:“每奏先鸣角,角罢,一军校执一长软藤条,上繫朱拂子,擂鼓者观拂子,随其高低,以鼓声应其高下也。”

⒊ 常为僧尼术士所执持。参见“拂尘”。

《花月痕》第四八回:“这妖妇率妖尼等挺立水面,将拂子一挥,战舰都倒转了,礮火一一自打起来。”


拂子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拂尘释义:拂子。用兽类鬃、尾毛或棕线制成的拂灰尘、驱蚊蝇的用具。
    • 2.
      拂舞释义:三国 时 江 东地区以拂子为舞具的一种歌舞。《晋书·乐志下》:“拂舞,出自 江 左。旧云 吴 舞,检其歌,非 吴 辞也。亦陈於殿庭。杨泓 序云:‘自到 江 南见《白符舞》,或言《白鳬鳩舞》,云有此来数十年矣。察其辞旨,乃是 吴 人患 孙晧 虐政,思属 晋 也。’”参阅《宋书·乐志一》、《乐府诗集·舞曲歌辞三·晋拂舞歌》宋 郭茂倩 题解。
    • 3.
      松枝麈释义:用松枝做的拂子。
    • 4.
      竖拂释义:《景德传灯录·齐安禅师》:“有讲来参,师问云:‘坐主,蕰何事业?’对云:‘讲《华严经》。’师云:‘有几种法界?’对云:‘广説则重重无尽,略説有四种法界。’师竖起拂子,云:‘遮箇是第几种法界?’坐主沉吟,徐思其对。”本谓高僧谈禅说理时竖起拂尘,用以难倒对方。后有“竖拂”一语本此。
    • 5.
      竹拂释义:一种竹制的拂子。捶破小竹的一节而成,用以驱除蚊蝇。
    • 6.
      红拂释义:⒈红色的拂子。⒉相传为隋唐时的女侠,姓张,名出尘,是隋末权相杨素的侍妓。时天下方乱,李靖以布衣谒素献策骋辩。
    • 7.
      蚊麈释义:驱赶蚊虫的拂子。古时以麈尾做成,故称。
    • 8.
      麻蝇拂释义:用麻做的蝇拂子。《资治通鉴·宋孝武帝大明七年》:“牀头有土障,壁上挂葛灯笼、麻蝇拂。”胡三省 注:“以麻为蝇拂。”

拂子(fuz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拂子是什么意思 拂子读音 怎么读 拂子,拼音是fú zǐ,拂子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拂子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