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ù,(1) 生气,气愤。【组词】:怒色。怒视。怒叱。怒骂。恼怒。息怒。(2) 气势盛。【组词】:怒涛。怒火。心花怒放。(3)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云南省。【组词】:怒族。(4) 谴责。【例句】:“若不可教而后怒之”。
mù,(1) 眼睛。【组词】:目光。醒目。历历在目。目指气使(用眼光和气色示意以役使别人,形容骄横傲慢的神志。亦作“颐指气使”)。(2) 看,视。【组词】:目语。目论(喻没有自知之明或浅陋狭隘的见解)。(3) 想要达到的地点、境地或想要得到的结果。【例句】:目的(dì)(亦指箭靶的中心)。(4) 大项中再分的小项。【组词】:条目。纲举目张。(5) 名称。【组词】:数目。巧立名目。(6) 标题。【组词】:目录。(7) 生物学分类系统上所用的等级之一,在“纲”以下,“科”以上。【例句】:鸟纲中有雁形目和鸡形目。(8) 孔眼。【组词】:网目。(9) 指为首的人。【组词】:头目。
1. 生气时瞪着眼睛;也指生气时瞪着的眼睛。
例怒目切齿。
英[glaring eyes; fierce stare;]
⒈ 嗔怒睁目。
引晋 刘伶 《酒德颂》:“闻吾风声,议其所以。乃奋袂攘衿,怒目切齿。”
唐 顾况 《从军行》:“怒目时一呼,三军皆辟易。”
《三国演义》第五六回:“徐晃 睁眉怒目, 许褚 切齿咬牙,各有相斗之意。”
赵大年 边震遐 《第三代》:“蔡明 跑了。 王维丹 站起身来与 徐艳 彼此怒目相视。”
⒉ 圆睁的眼睛。
引《敦煌变文集·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叫譀似雷惊振动,怒目得电光耀鹤。”
清 昭槤 《啸亭续录·阿尔稗画》:“今於 秀峰主人 庭上见公画鹰,怒目炯裂,劲翮锋棱,有风云扶将之势。”
清 史震林 《西青散记》卷一:“客别,问姓名,为 周 与 郭。一美颜而文,一髯鬚怒目。”
⒈ 瞪大眼睛表示发怒。
引《初刻拍案惊奇·卷三》:「那妇人将盘一搠,且不收拾,怒目道:『适间老死魅曾对贵人说些甚话么?』」
《聊斋志异·卷八·梦狼》:「俄有两金甲猛士怒目入,出黑索索甲。」
近横眉 瞋目 眦目
1.他本来就不高兴,再加之她又说一句气话,更使他怒目切齿,恨不得一口把她吞了。
2.这个人是个城狐社鼠之辈,总想讹诈别人,但看到别人怒目横眉,就装出一副宽宏大量的样子。
3.既不横眉怒目,咬牙切齿,也不听天由命,随波逐流。
4.他们俩都是小心眼之人,刚才因为一点点小事就大吵起来,竟达到怒目而视的程度。
5.局长向来不容行贿纳贿之人,如果其下级发生此事,他更是怒目切齿,恨不成声。
6.为首的是一个横眉怒目的家伙。
7.双方僵持起来,无论男女老少,个个都横眉怒目,一脸凶相。
8.这家伙横眉怒目,好像一口要把对方吞掉。
9.这些神像中,横眉怒目张牙咧嘴的都是恶神。
10.只见他金刚怒目,举起手中的木棍便挥了过去。
11.他自幼生活在金刚怒目之中,长大后对部队仍然怀有一种特别亲切的感情。
12.这个工厂老板总是对打工仔横眉怒目。
13.而对金刚怒目的座山雕和他手下的一大伙土匪,杨子荣镇定自若,侃侃而谈。
14.面对叛徒的无耻行径,李刚怒目而视,愤怒斥责。
15.不料开门出来的却是一个横眉怒目的门丁。
16.高太尉府第门前,站着一帮横眉怒目狗仗人势的奴才。
17.他俩刚才都还笑逐颜开,现在却怒目而视。
18.这个寺庙塑有金刚怒目的佛教人物。
19.面对金刚怒目的日本鬼子,他镇定自若。
20.鲁智深手执禅杖,威风凛凛,对镇关西怒目而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