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赈救 赈救的意思
zhènjiù

赈救

简体赈救
繁体賑救
拼音zhèn jiù
注音ㄓㄣˋ ㄐㄧㄡ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zhèn,(1) 救济。【组词】:赈济。赈灾。赈捐。赈恤。以工代赈。放赈。(2) 富裕。【例句】:“邑居隐(殷)赈”。

jiù,(1) 给予帮助使脱离危险或解脱困难。【组词】:救济。救命。救护。救国。救难(nàn )。救灾。救药。救正(补救匡正)。救死扶伤。救困扶危。(2) 终止。【组词】:濯以救热。

基本含义

赈救是指对灾民、贫困者进行救济、救助。

赈救的意思

赈救 [zhèn jiù]

1. 见“赈救”。

赈救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賑捄”。赈济救助。

《太平广记》卷十二引 晋 葛洪 《神仙传·董奉》:“奉 每年货杏得穀,旋以賑救贫乏,供给行旅不逮者。”
宋 洪适 《薛良朋进职制》:“尔奉行不懈,賑捄有劳,顾不赏可乎?”
明 徐光启 《农政全书》卷四五:“顾既荒而賑救之也难,未荒而预备之也易。”
《中国歌谣资料·太平军打仗好军机》:“太平军来到扎了营,大队人马进入城,立即开包来赈救,白银发哩几十担。”


赈救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支散释义:发放,散发。宋 苏辙《乞赈救淮南饥民状》:“窃见顷立义仓,至今已将十年,所聚粮斛,数目甚多。每遇灾伤,未尝支散一粒,民情深所不悦。”元 无名氏《货郎旦》第一折:“只怕你飞花儿支散养家钱,旋风儿推转团圆磨。”《三国演义》第十七回:“操 军相距月餘,粮食将尽,致书於 孙策,借得粮米十万斛,不敷支散。”
    • 2.
      赈廪释义:亦作“賑稟”。谓以粮食赈救贫民。稟,通“廪”。
    • 3.
      赈救释义:亦作“賑捄”。赈济救助。《太平广记》卷十二引 晋 葛洪《神仙传·董奉》:“奉 每年货杏得穀,旋以賑救贫乏,供给行旅不逮者。”宋 洪适《薛良朋进职制》:“尔奉行不懈,賑捄有劳,顾不赏可乎?”明 徐光启《农政全书》卷四五:“顾既荒而賑救之也难,未荒而预备之也易。”《中国歌谣资料·太平军打仗好军机》:“太平军来到扎了营,大队人马进入城,立即开包来赈救,白银发哩几十担。”
    • 4.
      赈粜释义:售米赈救。《宋史·食货志上三》:“广东 转运判官 周纲 糴米十五万石,无扰及无陈腐,抚州 守臣 刘汝翼 餉兵不匱,及劝诱賑糶流离,皆转一官。”《元典章·户部七·仓库》:“为 太原路 去岁灾伤贫民缺食,賑糶大备仓 大德 三年、大德 四年米二万二千八百石三斗八升。”清 赵翼《瓯北诗话·<陆放翁年谱>小引》:“是年有寄 朱元晦 提举诗,以年荒望其来賑糶也。”
    • 5.
      赈赐释义:亦作“賑锡”。赈救赐与。
    • 6.
      那移释义:⒈挪借移用。 宋 司马光 《言蓄积札子》:“如本路闕少钱物,即委三司於佗处擘画,那移应副。”《醒世恒言·两县令竞义婚孤女》:“地方呈明 石知县 家财人口变卖都尽。上官只得在别项那移赔补。”《明史·葛守礼传》:“自 嘉靖 三十六年以后完欠、起解、追徵之数及贫民不能输纳,备録簿中。自府州县达布政,送户部稽考,以清隐漏那移侵欺之弊。”⒉转移;移动。 宋 欧阳修 《论乞赈救饥民札子》:“只闻朝旨令那移近边兵马,及於有官米处出糶,此外未闻别行賑救。”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三:“其图以一平方面,截为十三块,或长

赈救(zhenji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赈救是什么意思 赈救读音 怎么读 赈救,拼音是zhèn jiù,赈救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赈救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