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尺素 尺素的意思
chǐ

尺素

简体尺素
繁体
拼音chǐ sù
注音ㄔˇ ㄙㄨ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chǐ chě,(1) 中国市制长度单位(亦称“市尺”。一尺等于十寸。西汉时一尺等于0.231米,今三尺等于一米)。【组词】:尺素(a.一尺长的白绢,借指小画幅;b.书信)。尺短寸长。尺牍。(2) 量长度的器具。【组词】:竹尺。(3) 像尺的东西。【组词】:铁尺。仿尺。戒尺。(4) 形容微少或短小。【组词】:尺布。咫尺天涯。 ◎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2”。

sù,(1) 本色,白色。【组词】:素服。素丝。(2) 颜色单纯,不艳丽。【组词】:素净。素淡。素妆。素雅。素描。(3) 洁白的绢。【例句】:尺素(用绸子写的信)。(4) 本来的,质朴、不加修饰的。【组词】:素质。素养。素性。素友(真诚淳朴的朋友)。(5) 物的基本成分。【组词】:色素。毒素。维生素。(6) 向来。【组词】:素来。素常。素志。平素。(7) 白,不付代价。【组词】:素餐。(8) 非肉类的食品,与“荤”相对。【组词】:素食。素席。素油。

基本含义

指人的品德、行为、言谈等方面都十分朴素、正直、廉洁。

尺素的意思

尺素 [chǐ sù]

1. 书写用的一尺长左右的白色生绢,借指小的画幅,短的书信。

函绵邈于尺素。——陆机《文赋》

[note; letter;]

尺素 引证解释

⒈ 小幅的绢帛。古人多用以写信或文章。

《文选·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吕向 注:“尺素,绢也。古人为书,多书於绢。”
《文选·陆机<文赋>》:“函緜邈於尺素,吐滂沛乎寸心。”
刘良 注:“素,帛也。古人用以书也。”

⒉ 泛指小幅纸张。

宋 韩驹 《题画太一真人》诗:“龙眠 画手老入神,尺素幻出真天人。”
宋 魏了翁 《跋尤氏<遂初堂藏书目录>序后》:“晁文元 累世所藏,自中原无事时已有火厄。至 政和 甲午之灾,尺素不存。”
刘师培 《与友人论文书》:“龤钟律於朱絃,彰玄黄於尺素。”

⒊ 指书信。

《周书·王褒传》:“犹冀苍雁頳鲤,时传尺素;清风朗月,俱寄相思。”
唐 张九龄 《当涂界寄裴宣州》诗:“委曲风波事,难为尺素传。”
清 纳兰性德 《采桑子·九日》词:“残更目断传书雁,尺素还稀。一味相思,準拟相看似旧时。”


国语词典

尺素 [chǐ sù]

⒈ 书信。

《文选·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宋·秦观〈踏莎行·雾失楼台〉词:「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

信札 尺牍 书翰 书信


尺素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书信释义:信常有书信往来。
    • 2.
      书札释义:书信。
    • 3.
      书牍释义:书信。
    • 4.
      书翰释义:文字;书信。亦谓作书。
    • 5.
      信件释义:书信和递送的文件、印刷品。
    • 6.
      信札释义:书信。
    • 7.
      函件释义:信件。
    • 8.
      函牍释义:书信;信件。
    • 9.
      尺书释义:⒈指书籍。古代简牍的长度有一定规定,官书等长二尺四寸,书非经律者,短于官书,称为短书。⒉指书信。⒊指诏书。
    • 10.
      尺牍释义:书信(古代书简约长一尺):《尺牍大全》(教人如何写信的书)。
    • 11.
      尺简释义:⒈古代用以书写文字的竹木简。长一尺二寸,或倍之,故称。⒉指极少量的简策;书籍。
    • 12.
      文牍释义:⒈公文、书信的总称。⒉旧时称担任文牍工作的人。
    • 13.
      竹简释义:古代用来写字的竹片,也指写了字的竹片。
    • 14.
      简牍释义:指古代书写用的竹简和木片。后来也指称书信。
    • 15.
      翰札释义:书札,翰牍。

尺素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五色鱼释义:⒈五色之鱼。古人以为神鱼。⒉书信的代称。古人尺素结为鲤鱼形,故称。
    • 2.
      前绥释义:车前供登车用的挽绳。《古诗十九首·凛凛岁云暮》:“良人惟古懽,枉驾惠前绥。”清 方文《吴日生见访瓦官有赠》诗之一:“前年遗尺素,此日惠前绥。”
    • 3.
      剖鲤释义:汉 蔡邕《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童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因以“鲤”为书信的代称。剖鲤,即拆信。
    • 4.
      寄恨释义:寄托愁怨憾恨的情意。 唐 刘禹锡《伤愚溪》诗引:“柳子 殁三年,有僧游 零陵,告余曰:‘愚溪 无復曩时矣!’一闻僧言,悲不能自胜,遂以所闻为七言以寄恨。”唐 李商隐《夜思》诗:“寄恨一尺素,含情双玉璫。”宋 乐史《杨太真外传》卷下:“上既悼念贵妃,因采其声为《雨霖铃曲》,以寄恨焉。”
    • 5.
      尺素释义:古代通常用长一尺的绢帛书写文章,故称这种短笺为尺素。 晋陆机《文赋》:“函绵邈于尺素。” 也用以指书信。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 6.
      尺鲤释义:⒈长一尺的鲤鱼,言其大。 语本《淮南子·俶真训》:“夫牛蹏之涔,无尺之鲤;块阜之山,无文之材。”宋 苏轼《江西》诗:“何人得雋窥鱼矼,举叉絶叫尺鲤双。”⒉典出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即以“尺鲤”指书信。明 张煌言《祭建国公郑羽长鸿逵文》:“千里片鸿,经年尺鲤。”
    • 7.
      江鲤释义:⒈江中鲤鱼。 ⒉旧题汉蔡邕《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童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因以“江鲤”借指书信。
    • 8.
      烹鲤释义:《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十三·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以“烹鲤”借指收到亲友来信。
    • 9.
      素鲤释义:汉 蔡邕《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因称书信为素鲤。
    • 10.
      赠鲤释义:⒈《孔子家语·本姓》:“﹝孔子﹞至十九,娶于宋之并官氏,一岁而生伯鱼。⒉《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十三·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以“赠鲤”谓寄人以书信。
    • 11.
      遗鲤释义:《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十三·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以“遗鲤”谓寄送书信。
    • 12.
      鄣泥释义:即马鞯。因垫在马鞍下,垂于马背两旁以挡尘土,故称。《晋书·王济传》:“济 善解马性,尝乘一马,著连乾鄣泥,前有水,终不肯渡。”《魏书·长孙道生传》:“道生 廉约……一熊皮鄣泥,数十年不易。”清 纳兰性德《秋日送徐健庵座主归江南》诗之四:“鱼因尺素殷勤剖,马为鄣泥郑重骑。”
    • 13.
      锦鳞书释义:语本《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十三·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因指远方之书信。
    • 14.
      鱼书释义:⒈《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十三·饮马长城窟行之一》:“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因称书信为“鱼书”。唐 韦皋《忆玉箫》诗:“长江 不见鱼书至,为遣相思梦入 秦。”明 无名氏《鸣凤记·秋夜女工》:“心似剖,为 陇 外鱼书无有。”柯灵《香雪海·三十八年前的一张旧报》:“这些稿件的来历,有的通过党的渠道,有的似乎是鱼书遥递,不远千里,由绿衣人辗转送来的。”⒉古代朝廷任免州郡长官时所赐颁的鱼符和敕书。《旧唐书·德宗纪上》:“是月,復降鱼书停刺史务。”宋 陆游《遣兴》诗:“谁遣径归朝凤闕?不令
    • 15.
      鱼传尺素释义:尺素:古代用绢帛书写,通常长一尺,因此称书信。 指传递书信。
    • 16.
      鱼缄释义:书信。南朝 梁 萧统《锦带书十二月启·南吕八月》:“或叨凤念,不黜鱼缄。”元 张昱《得朱桓编修海道之音》诗:“鱼缄尺素虽云密,事载空言始可怜。”清 姚燮《少年游》词:“鱼缄雁蜡云千叠,望远总悠悠。”参见“雁书”。
    • 17.
      鲤鱼释义:⒈鱼名。身体侧扁,背部苍黑色,腹部黄白色,嘴边有长短须各一对。肉味鲜美。生活在淡水中。⒉汉蔡邕《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因以“鲤鱼”代称书信。⒊借指传递书信者。
    • 18.
      鸿鳞释义:《汉书·苏武传》载有雁足传书之事,汉 蔡邕《饮马长城窟行》有“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之句。后人揉合两事用“鸿鳞”指代书信。

尺素(chis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尺素是什么意思 尺素读音 怎么读 尺素,拼音是chǐ sù,尺素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尺素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