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东蒙 东蒙的意思
dōngméng

东蒙

简体东蒙
繁体東蒙
拼音dōng méng
注音ㄉㄨㄥ ㄇㄥ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dōng,(1) 方位词,日出的方向,与“西”相对。【组词】:东方。东经(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或经线)。东山再起(喻失势之后,重新恢复地位)。付诸东流。(2) 主人(古代主位在东,宾位在西)。【组词】:房东。股东。东道主(泛指请客的主人,亦称“东道”、“作东”)。(3) 请客出钱的人。【组词】:作东。(4) 姓。

méng mēng měng,(1) 没有知识,愚昧。【组词】:启蒙。发蒙。蒙昧。(2) 遮盖起来。【组词】:蒙罩。蒙子。蒙蔽。(3) 受。【组词】:承蒙。蒙难。蒙尘。蒙垢。(4) 形容雨点细小。【组词】:蒙蒙细雨。(5) 姓。(6) 同“艨”。 ◎ 〔蒙古族〕a.中国少数民族之一。B.蒙古国的主要民族。

基本含义

指东方的草原,也用来比喻广阔的草原或未开垦的土地。

东蒙的意思

东蒙 [dōng méng]

1. 山东省蒙山的别称。因在鲁东,故名。

2. 陕西省终南山山峰名。

4. 道家指东海仙境中的山。

东蒙 引证解释

⒈ 山东省 蒙山 的别称。因在 鲁 东,故名。

《论语·季氏》:“夫 顓臾,昔者先王以为 东蒙 主。”
杨伯峻 注:“东蒙,即 蒙山。”
唐 高适 《鲁郡途中遇徐十八录事》诗:“前临 少昊 墟,始觉 东蒙 长。”
明 郑若庸 《玉玦记·掳掠》:“妖氛雾起濛濛,濛濛,昏 岱岳,撼 东蒙。”

⒉ 陕西省 终南山 山峰名。

宋 陆游 《次韵和杨伯子主簿见赠》:“猿啼月落青山空,旧隐梦寂思 东蒙。”
《老学庵笔记》卷九:“东蒙 盖 终南山 峰名…… 种明 《东蒙新居诗》亦云:‘登遍 终南 峰, 东蒙 最孤秀。’”

⒊ 道家指 东海 仙境中的山。

《云笈七籤》卷十二:“高奔日月吾上道……驾歘接生宴 东蒙。”
张君房 注:“东蒙,东海 仙境之山也。”


国语词典

东蒙 [dōng méng]

⒈ 内蒙的一部。一般称满洲及热河省辖境内的蒙古为「东蒙」。

⒉ 山名。在山东省费县西北。


东蒙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东蒙客释义:晋 皇甫谧《高士传·老莱子》:“老莱子 者,楚 人也。当时世乱,逃世,耕於 蒙山 之阳……饮水食菽,垦山播种。”后因以“东蒙客”泛指处士、隐士。
    • 2.
      南士释义:南方之士。《南齐书·沉文季传》:“世祖 谓 文季 曰:‘南士无僕射,多歷年所。’”宋 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九:“南士不知,故註 杜 诗者妄引 顓臾 为 东蒙主,以为 鲁 地。”《宋史·赵昌言陈恕等传论》:“然 赵 好奬拔,而颇树党与,终以取败;陈 典贡举,务黜南士,以避嫌疑,皆非君子所为也。”
    • 3.
      孟良崮战役释义:解放战争时期,华东野战军在山东蒙阴东南孟良崮地区歼灭国民党五大主力之一的整编第七十四师的战役。 此役歼敌32,000余人,击毙敌师长张灵甫。
    • 4.
      左乙释义:《汉武帝内传》载 上元夫人 授 武帝 道经,其第四篇为“左乙混沌东蒙之文”。
    • 5.
      邦域释义:疆土;国境;区域。《论语·季氏》:“夫 顓臾,昔者先王以为 东蒙 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后汉书·儒林传论》:“其服儒衣,称先王,游庠序,聚横塾者,盖布之於邦域矣。”唐 刘知几《史通·题目》:“其有 魏 世邻国编於 魏 史者,於其人姓名之上,又列之以邦域,申之以职官,至如 江 东帝主。”宋 曾巩《福州上执政书》:“转走五郡,盖十年矣,未尝敢有半言片辞,求去邦域之任,而冀陪朝廷之仪。”
    • 6.
      鞑靼释义:⒈中 国古代对北方各游牧民族的总称。 ⒉明代称蒙古族的一部,即东蒙古人。居住在今俄罗斯贝加尔湖一带 和蒙古国大部分地区。靼(dá)。

东蒙(dongme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东蒙是什么意思 东蒙读音 怎么读 东蒙,拼音是dōng méng,东蒙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东蒙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