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得计 得计的意思

得计

简体得计
繁体得計
拼音dé jì
注音ㄉㄜˊ ㄐㄧ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dé de děi,(1) 获取,接受。【组词】:得到。得失。得益。得空(kòng)。得便。得力。得济。心得。(2) 适合。【组词】:得劲。得当(dàng )。得法。得体。(3) 满意。【组词】:得意。扬扬自得。(4) 完成,实现。【组词】:饭得了。得逞。得志(多指满足名利的欲望)。(5) 可以,许可。【例句】:不得随地吐痰。(6) 口语词(①表禁止,如“得了,别说了”;②表同意,如“得,就这么办”)。(1) 必须,须要。【组词】:可得注意。(2) 极舒服,极适意。【例句】:这时要能洗上凉水澡,就得了。(1) 用在动词后表可能。【组词】:要不得。拿得起来。(2) 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的连接补语,表示效果或程度。【组词】:跑得快。香得很。

jì,(1) 核算。【组词】:计时。计量(liàng )。计日程功。(2) 测量或核算度数、时间、温度等的仪器。【组词】:晴雨计。湿度计。(3) 主意,策略。【组词】:计策。计谋。(4) 谋划,打算。【组词】:计划。计议。(5) 姓。

基本含义

指通过计谋或策略得到所需的结果。

得计的意思

得计 [dé jì]

1. 计谋获得成功。

夺取对政府的控制权的阴谋得计。

[succeed in one's scheme;]

得计 引证解释

⒈ 契合心意。

《庄子·徐无鬼》:“於蚁弃知,於鱼得计,於羊弃意。”
陆德明 释文引 司马彪 云:“蚁得水则死,鱼得水则生,羊得水则病。”
郭庆藩 集释引 郭嵩焘 曰:“鱼相忘於江湖……故曰於鱼得计。”

⒉ 计策得当。

《韩非子·说难》:“贵人或得计而欲自以为功,説者与知焉,如此者身危。”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终制》:“今虽混一,家道罄穷,何由办此奉营资费?且 扬都 污毁,无復孑遗,还被下湿,未为得计。”
唐 韩愈 《送灵师》诗:“投身岂得计,性命甘徒捐?”
毛泽东 《整顿党的作风》:“一切狡猾的人,不照科学态度办事的人,自以为得计,自以为很聪明,其实都是最蠢的,都是没有好结果的。”

⒊ 谓计谋得以实现。

《西游记》第七五回:“却説那老魔吞了 行者,以为得计,径回本洞。”


国语词典

得计 [dé jì]

⒈ 计策得当,稳操胜算。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终制》:「且扬都污毁,无复孑遗,还被下湿,未为得计。」

⒉ 计谋获得实现。

唐·白居易〈山中诗·洞中蝙蝠〉:「远害全身诚得计,一生幽暗又如何?」

失策


得计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失策释义:策略上有错误;失算。

得计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坐实释义:⒈落实;证实。明 范濂《云间据目抄·记风俗》:“至县令 敖选,凡告人命者,必坐实究问,其意正犹惩俗,而不意刁民方为得计,故久而愈甚也。”清 梁绍壬《两般秋雨盦随笔·谷城》:“因思十四字,偶然脱口,乃经三四人,经二百餘年,始能坐实,可为笔墨中一段佳话也。”鲁迅《华盖集续编·新的蔷薇》:“推开了甲而陷没了乙,原谅了情而坐实了罪;尤其是他们的行动和主张,都见得一钱不值了。”⒉犹着实。《事实白话报》22:“他挨了很坐实的耳光子。”
    • 2.
      得算释义:犹得计。计谋成功。
    • 3.
      得计释义:计谋得以实现(多含贬义):自以为得计。虽然一时得计,但最终却害了自己。
    • 4.
      战卒释义:兵士,战士。《管子·形势解》:“古者 武王 地方不过百里,战卒之众不过万人。”《商君书·算地》:“方土百里,出战卒万人者,数小也。”《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十三年》:“备 乃乘单舸往见 瑜 曰:‘今拒 曹公,深为得计。战卒有几?’”
    • 5.
      注册释义:⒈向有关机关、团体或学校登记备案:注册商标。新生报到注册从9月1日开始。⒉指计算机用户输入用户名和密码,以取得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认可。
    • 6.
      科取释义:征收。三国 魏 曹操《加枣祗子处中封爵并祀祗令》:“时故军祭酒 侯声 云:‘科取官牛,为官田计。’”宋 李纲《奉诏条具边防利害奏状》:“又况将士暴露之久,财用调度之烦,民力科取之困,谓宜大为守备,痛自料理,使之苏息,乃为得计。”明 冯梦龙《古今谭概·无术·杜荀鹤诗》:“经生多有不省文章,尝一邑有两人同官,其一或举 杜荀鹤 诗,称赞‘也应无计避徵徭’之句,其一难之曰:‘此诗误矣,野鹰何尝有徵徭乎!’举诗者解曰:‘古人有言,岂有失也!必是当年科取翎毛耳。’”
    • 7.
      策得释义:犹得计。计谋得以实现。
    • 8.
      细故释义:细小的事情。形容不值得计较或无关紧要。
    • 9.
      自以为得计释义:得计:计谋得逞。 自以为计谋很对很好了(含贬义)。
    • 10.
      足吝释义:谓值得计较。
    • 11.
      非谋释义:⒈犹诡计。《书·康诰》:“勿用非谋非彝。”曾运乾 正读:“不必用诡谋异计。”⒉非常之谋。指祸国之谋。《续资治通鉴·宋徽宗政和二年》:“瓘 素有异论,欲助成非谋。”⒊非善策,未为得计。《左传·庄公十二年》:“得一夫而失一国,与恶而弃好,非谋也。”杜预 注:“非谋,非善谋也。”

得计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坐实释义:⒈落实;证实。明 范濂《云间据目抄·记风俗》:“至县令 敖选,凡告人命者,必坐实究问,其意正犹惩俗,而不意刁民方为得计,故久而愈甚也。”清 梁绍壬《两般秋雨盦随笔·谷城》:“因思十四字,偶然脱口,乃经三四人,经二百餘年,始能坐实,可为笔墨中一段佳话也。”鲁迅《华盖集续编·新的蔷薇》:“推开了甲而陷没了乙,原谅了情而坐实了罪;尤其是他们的行动和主张,都见得一钱不值了。”⒉犹着实。《事实白话报》22:“他挨了很坐实的耳光子。”
    • 2.
      得算释义:犹得计。计谋成功。
    • 3.
      得计释义:计谋得以实现(多含贬义):自以为得计。虽然一时得计,但最终却害了自己。
    • 4.
      战卒释义:兵士,战士。《管子·形势解》:“古者 武王 地方不过百里,战卒之众不过万人。”《商君书·算地》:“方土百里,出战卒万人者,数小也。”《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十三年》:“备 乃乘单舸往见 瑜 曰:‘今拒 曹公,深为得计。战卒有几?’”
    • 5.
      注册释义:⒈向有关机关、团体或学校登记备案:注册商标。新生报到注册从9月1日开始。⒉指计算机用户输入用户名和密码,以取得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认可。
    • 6.
      科取释义:征收。三国 魏 曹操《加枣祗子处中封爵并祀祗令》:“时故军祭酒 侯声 云:‘科取官牛,为官田计。’”宋 李纲《奉诏条具边防利害奏状》:“又况将士暴露之久,财用调度之烦,民力科取之困,谓宜大为守备,痛自料理,使之苏息,乃为得计。”明 冯梦龙《古今谭概·无术·杜荀鹤诗》:“经生多有不省文章,尝一邑有两人同官,其一或举 杜荀鹤 诗,称赞‘也应无计避徵徭’之句,其一难之曰:‘此诗误矣,野鹰何尝有徵徭乎!’举诗者解曰:‘古人有言,岂有失也!必是当年科取翎毛耳。’”
    • 7.
      策得释义:犹得计。计谋得以实现。
    • 8.
      细故释义:细小的事情。形容不值得计较或无关紧要。
    • 9.
      自以为得计释义:得计:计谋得逞。 自以为计谋很对很好了(含贬义)。
    • 10.
      足吝释义:谓值得计较。
    • 11.
      非谋释义:⒈犹诡计。《书·康诰》:“勿用非谋非彝。”曾运乾 正读:“不必用诡谋异计。”⒉非常之谋。指祸国之谋。《续资治通鉴·宋徽宗政和二年》:“瓘 素有异论,欲助成非谋。”⒊非善策,未为得计。《左传·庄公十二年》:“得一夫而失一国,与恶而弃好,非谋也。”杜预 注:“非谋,非善谋也。”

得计造句

1.这个野心家,耍尽了阴谋,自以为得计,其实早已成为十目所视,十手所指的目标。

2.自以为得计,包工头无法偷工减料,捞不到大钱。

3.犯罪分子四顾无人,自以为得计,却不知公安人员早已布下了天罗地网。

4.贪污了巨额公款的肖某,自以为得计,其实,他在干坏事时早已留下蛛丝马迹,逃不脱人们的眼睛。

5.有人打你,任他狂吧,举手投足间只留一抹笑,懒得计较。

6.他自以为得计,其实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被公安人员看得清清楚楚。

得计(dej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得计是什么意思 得计读音 怎么读 得计,拼音是dé jì,得计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得计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