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朝正 朝正的意思
cháozhèng

朝正

简体朝正
繁体
拼音cháo zhèng
注音ㄔㄠˊ ㄓㄥ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cháo zhāo,(1) 早晨。【组词】:朝阳。朝晖。朝暮。朝霞。朝气。朝思暮想。朝令夕改。朝秦暮楚(喻反复无常)。(2) 日,天。【组词】:今朝。明朝。(1) 向着,对着。【组词】:朝向。朝前。朝阳。坐北朝南。(2) 封建时代臣见君;亦指宗教徒的参拜。【组词】:朝见。朝拜。朝圣。朝香。朝仪。(3) 封建时代帝王接见官吏,发号施令的地方,与“野”相对。【组词】:朝廷。上朝。退朝。朝野。朝政。朝臣。朝议。朝房。(4) 称一姓帝王世代相继的统治时代;亦称某一个皇帝统治的时期。【组词】:朝代。唐朝。(5) 〔朝鲜族〕a.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于吉林、黑龙江和辽宁等省;b.朝鲜和韩国的民族。(6) 姓。

zhèng zhēng,(1) 不偏斜,与“歪”相对。【组词】:正午。正中(zhōng )。正襟危坐。(2) 合于法则的。【例句】:正当(dāng)。正派。正楷。正规。正大光明。正言厉色。拨乱反正。(3) 合于道理的。【组词】:正道。正确。正义。正气。(4) 恰好。【组词】:正好。正中(zhōng )下怀。(5) 表示动作在进行中。【例句】:他正在开会。(6) 两者相对,好的、强的或主要的一方,与“反”相对,与“副”相对。【组词】:正面。正本。(7) 纯,不杂。【组词】:正色。正宗。正统。纯正。(8) 改去偏差或错误。【组词】:正骨。正误。正音。正本清源。(9) 图形的各个边的长度和各个角的大小都相等的。【组词】:正方形。(10) 指失去电子的,与“负”相对。【组词】:正电。(11) 大于零的,与“负”相对。【例句】:正数(shù)。(12) 姓。 ◎ 〔正月〕农历一年的第一个月。简称“正”,如“新正”。

朝正的意思

朝正 [cháo zhèng]

1. 古代诸侯和臣属在正月朝见天子。汉以来通常在岁首元旦进行,也称大朝会。

3. 古代岁首,天子或诸侯祭于宗庙。

朝正 引证解释

⒈ 古代诸侯和臣属在正月朝见天子。 汉 以来通常在岁首元旦进行,也称大朝会。

《左传·文公四年》:“昔诸侯朝正於王,王宴乐之,於是乎赋《湛露》,则天子当阳,诸侯用命也。”
杨伯峻 注:“襄 二十九年《传》云:‘春王正月,公在 楚,释不朝正於庙也。’新正至祖庙贺正,谓之‘朝正於庙’,则此‘朝正於王’,谓以正月朝贺京师也。”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三代改制质文》:“是以朝正之义,天子纯统色衣,诸侯统衣缠缘纽,大夫士以冠,参近夷以绥,遐方各衣其服而朝,所以明乎天统之义也。”
唐 杜甫 《元日寄韦氏妹》诗:“不见朝正使,啼痕满面垂。”
元 郑光祖 《老君堂》第四折:“见如今太平战争尽皆寧,千邦万国来朝正。”
清 钱谦益 《元日杂题长句》诗:“青阳玉律应三元,是日朝正会禁门。”

⒉ 古代岁首,天子或诸侯祭于宗庙。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公在 楚,释不朝正于庙也。”
《春秋·文公六年》“闰月不告月,犹朝于庙” 唐 孔颖达 疏:“其日又以礼祭於宗庙,谓之朝庙……其岁首为之,则谓之朝正。”


国语词典

朝正 [cháo zhèng]

⒈ 古代诸侯和臣属在正月朝见天子,表示接受天子的政教。

《左传·文公四年》:「昔诸侯朝正于王,王宴乐之。」

⒉ 天子或诸侯在岁首祭祀宗庙。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公在楚,释不朝正于庙也。」


朝正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中朝释义:⒈临朝之时。《史记·范雎蔡泽列传》:“昭王 临朝叹息,应侯 进曰:‘臣闻主忧臣辱,主辱臣死。今大王中朝而忧,臣敢请其罪。’”⒉汉 代朝官自 武帝 以后有中朝、外朝之分。中朝即内朝。《汉书·刘辅传》:“羣臣莫知其故。於是中朝将军 辛庆忌,右将军……俱上书。”颜师古 注引 孟康 曰:“中朝,内朝也。大司马、左右前后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为中朝。丞相以下至六百石为外朝也。”⒊朝廷;朝中。《三国志·魏志·杜畿传》:“中朝苟乏人,兼才者势不独多。”唐 刘长卿《集梁耿开元寺所居院》诗:“岂得长高枕,中朝正用才。
    • 2.
      元初释义:元朝之初,即元朝正式称元,并开始以元纪年的十余年间。一般指元至元八年至元至元二十二年间。即1271—1285年间。元朝正式对外称元的时间是1271年。
    • 3.
      却退释义:⒈亦作“却退”。击退。《国语·晋语七》:“魏颗 以其身却退 秦 师于 辅氏,亲止 杜回,其勋铭於 景钟。”⒉后退;撤退。《汉书·王商传》:“商 起,离席与言,单于仰视 商 貌,大畏之,迁延却退。”《旧五代史·晋书·少帝纪》:“丙辰奏,大军自 遂城 却退至 满城。”清 梅曾亮《送韩珠船序》:“一使其言塞事阻,迁延却退,常以无事。”⒊退还。宋 苏轼《论高丽买书利害札子》:“所以 熙寧 中通判 杭州 日,因其餽送书中不称本朝正朔,却退其物,待其改书称用年号,然后受之。”⒋减退。叶圣陶《祖母的心》:“应当一面
    • 4.
      朝元释义:⒈古代诸侯和臣属在每年元旦贺见帝王。《乐府诗集·燕射歌辞·周朝饗乐章》:“岁迎更始,节及朝元。”唐 罗邺《岁仗》诗:“玉帛朝元万国来,鸡人晓唱五门开。”明 唐寅《嘉靖改元元旦作》诗:“一人正位山河定,万国朝元日月明。”参见“朝正”。⒉道教徒朝拜 老子。唐 初,追号 老子 李耳 为太上玄元皇帝。唐 白居易《寻郭道士不遇》诗:“郡中乞假来相访,洞里朝元去不逢。”前蜀 韦庄《玉真观寻赵尊师不遇》诗:“羽客朝元昼掩扉,林中一逕雪中微。”宋 张孝祥《望江南·南岳铨德观作》词:“朝元去,深殿扣瑶鐘。”《封神演义》第三
    • 5.
      朝正释义:古代诸侯和臣属在正月朝见天子。 汉 以来通常在岁首元旦进行,也称大朝会。《左传·文公四年》:“昔诸侯朝正於王,王宴乐之,於是乎赋《湛露》,则天子当阳,诸侯用命也。”杨伯峻 注:“襄 二十九年《传》云:‘春王正月,公在 楚,释不朝正於庙也。’新正至祖庙贺正,谓之‘朝正於庙’,则此‘朝正於王’,谓以正月朝贺京师也。”汉 董仲舒《春秋繁露·三代改制质文》:“是以朝正之义,天子纯统色衣,诸侯统衣缠缘纽,大夫士以冠,参近夷以绥,遐方各衣其服而朝,所以明乎天统之义也。”唐 杜甫《元日寄韦氏妹》诗:“不见朝正使,啼痕满
    • 6.
      正是释义:⒈就是。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桓 曰:‘第一流復是谁?’刘 曰:‘正是我辈耳!’”《二刻拍案惊奇》卷九:“前日分散之后,我问邻人,説是外婆家接去,想正是 冯 家了。”茅盾《子夜》十四:“仓皇中他看清了一个,正是 张阿新。”⒉恰是。唐 温庭筠《杨柳枝》词之一:“正是玉人肠絶处,一渠春水赤栏桥。”金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三:“今朝正是箇成婚日。”巴金《灭亡》第十八章:“正是黄昏时候,天色渐渐阴沉起来。”⒊确实是。对客观存在的真实性表示肯定。元 关汉卿《单刀会》第四折:“又不比九重龙凤闕,
    • 7.
      湛露释义:⒈《诗·小雅》篇名。《左传·文公四年》:“昔诸侯朝正於王,王宴乐之,於是乎赋《湛露》。则天子当阳,诸侯用命也。”后因喻君主之恩泽。唐 陈子昂《为建安王献食表》:“策勋饮至,频承湛露之恩。”《旧唐书·后妃传上·太宗贤妃徐氏》:“愿陛下布泽流人,矜弊恤乏,减行役之烦,增湛露之惠。”明 梅鼎祚《玉合记·赐完》:“光天所覆,咸沾湛露之仁。”⒉喻丈夫之恩惠。《文选·江淹<杂体诗·效张华“离情”>》:“愿垂湛露惠,信我皎日期。”吕延济 注:“湛露能润泽於物,喻夫之恩惠。”⒊浓重的露水。《楚辞·九章·悲回风》:“吸湛
    • 8.
      纂服释义:继承职务。唐 刘禹锡《唐故相国赠司空令狐公集纪》:“文宗 纂服,三年冬,上表以大臣未识天子,愿朝正月。制曰:‘可。’”
    • 9.
      闰变释义:谓王朝正统发生伪变。 清 李厚庵《赠陈梦雷》诗:“天气一闰变,鬼方 三年休。首恶既服舍,孤臣尔何訧。”
    • 10.
      高简释义:⒈清高简约。《后汉书·符融传》:“膺 风性高简,每见 融,輒絶它宾客,听其言论。”晋 葛洪《抱朴子·行品》:“士有行己高简,风格峻峭……而立朝正色,知无不为。”《南史·殷淳传》:“高简寡言,早有清尚,爱好文义,未尝违捨。”⒉深奥而简要。明 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四部正讹下》:“而其叙述高简,词又淳质。”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记苏联版画展览会》:“我们的绘画,从 宋 以来就盛行‘写意’,两点是眼,不知是长是圆,一画是鸟,不知是鹰是燕,竞尚高简,变成空虚,这弊病还常见于现在的青年木刻家的作品里。”

朝正(chaozhe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朝正是什么意思 朝正读音 怎么读 朝正,拼音是cháo zhèng,朝正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朝正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