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通水 通水的意思
tōngshuǐ

通水

简体通水
繁体
拼音tōng shuǐ
注音ㄊㄨㄥ ㄕㄨㄟ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tōng tòng,(1) 没有阻碍,可以穿过,能够达到。【组词】:通风。通天。通气。通宵。通行。通过。通衢。贯通。四通八达。曲径通幽。(2) 懂得,彻底明了。【组词】:通晓。通彻。通今博古。通情达理。(3) 传达。【组词】:通令。通讯。通报。通告。通知。通缉。通谍。(4) 往来交接。【组词】:通敌。通商。通邮。通融。通假(jiǎ)(汉字的通用和假借)。串通。沟通。(5) 普遍、全。【例句】:通才(指知识广博,具有多种才能的人)。通论。通体。通身。通读。通常。通病。通盘。普通。(6) 男女不正当的性行为。【组词】:通奸。私通。

shuǐ,(1) 一种无色、无臭、透明的液体。【组词】:水稻。水滴石穿。水泄不通。(2) 河流。【组词】:汉水。湘水。(3) 江河湖海的通称。水库。水利。水到渠成(喻条件成熟,事情就会顺利完成)。水可载舟。跋山涉水。依山傍水。(4) 液汁。【组词】:水笔。墨水。(5) 指附加的费用或额外的收入。【组词】:贴水。外水。肥水。(6) 指洗的次数。【例句】:这衣服洗过两水了。(7) 姓。

通水的意思

通水 [tōng shuǐ]

1. 疏通水道。

2. 引水系统开始供水。

4. 谓做内应,通敌。

通水 引证解释

⒈ 疏通水道。

宋 苏轼 《策断三》:“而 闔庐、夫差 又逞其无厌之求,开沟通水,与 齐 晋 争强。”
宋 苏辙 《子瞻喜雨亭北隋仁寿宫中怪石》诗:“累石作臺秋蘚上,凿 汧 通水细渠清。”

⒉ 引水系统开始供水。

《光明日报》1989.11.26:“引 黄 济 青 工程正式建成通水。”

⒊ 谓做内应,通敌。

吴天 《丝场泪》第十章:“刚才你说回来叫他去庵堂,原来是通水叫他跑了,快把人交出来。”
《小说月报》1981年第7期:“这一手被看破了,一个牛高马大的渔民,在他脖颈上劈了一掌,怒喊道:‘你通水!’”


通水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殿释义:⒈一座殿堂。《史记·孝武本纪》:“明堂图中有一殿,四面无壁,以茅盖,通水。”⒉古代考核制度,官吏因罪过而受一定的处罚称为一负,积若干负称为一殿。《北史·郭祚传》:“祚 奏言:‘考察令:公清独著,德绩超伦而无负殿者为上上,一殿为上中,二殿为上下,累计八殿,品降至九。’”《通典·刑二》:“﹝ 北齐 ﹞ 武成帝 河清 三年在官犯罪,鞭杖十为一负,闲局六负为一殿,平局八负为一殿,繁局十负为一殿。”《隋书·刑法志》:“在官犯罪,鞭杖十为一负,闲局六负为一殿。”按,汉 代只分“殿”、“最”,或但言“负”,此为后起之制
    • 2.
      三通释义:⒈〈数量〉也说三通儿。 指(鼓)打了三次。⒉〈名〉指有三个连接口的连接零件。⒊〈动〉指工地施工前应做的三项准备工作,即通路、通水、通电。⒋〈动〉特指我国大陆与台湾地区之间实行通商、通邮和通航。
    • 3.
      不通水火释义:指与人不相往来。《汉书·孙宝传》:“杜门不通水火。”
    • 4.
      伊阙释义:地名。在今 河南 洛阳市 南。即 春秋 周 阙塞。因两山相对如阙门,伊水 流经其间,故名。《左传·定公八年》:“秋,晋 士鞅 会 成桓公,侵 郑,围 虫牢,报 伊闕 也,遂侵 衞。”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伊水》:“伊水 又北入 伊闕。昔 大禹 疏以通水,两山相对,望之若闕,伊水 歷其间北流,故谓之 伊闕 矣。春秋 之 闕塞 也。”唐 张说《河州刺史冉府君神道碑》:“松柏接于 邙山,丘陵对于 伊闕。”宋 王应麟《困学纪闻·河渠·禹凿龙门山》:“贾让 言 禹 凿 龙门,辟 伊闕,析 底柱,破 碣石。”清 姚鼐
    • 5.
      决流释义:挖通水道或掘开堤防,使水流泻。
    • 6.
      决渎之官释义:决渎之官,人体器官名。指三焦,三焦有疏通水道的功能,故名。
    • 7.
      小决使导释义:决:开通水道。开小口子,引导水流通。比喻经常听取批评意见,改正缺点,就可以避免犯大错误。
    • 8.
      开渎释义:开通水道;开凿河渠。
    • 9.
      径畛释义:田间道路。语本《周礼·地官·遂人》:“凡治野,夫间有遂,遂上有径;十夫有沟,沟上有畛。”《诗·周颂·噫嘻》“亦服尔耕,十千维耦”唐 孔颖达 疏:“一夫之间有通水之遂,广深各二尺也,此遂上即有一步径以通牛马;其十夫有通水之沟,广深各四尺也,此沟上即有一径畛,以通大车。”清 林颐山《经述·释井田一》:“汉 魏 时井田之制虽亡,其沟洫径畛或有存者。”
    • 10.
      快硬水泥释义:“快硬硅酸盐水泥”的简称。初期强度增加速率较快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硅酸三钙和铝酸三钙含量高于普通水泥。比表面积大、硬化快、初期强度高。主要用于抢修工程、军事工程、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制件、配制干硬性混凝土等。
    • 11.
      枧水释义:用竹枧通水。
    • 12.
      柚木释义:⒈〈名〉落叶大乔木,叶大,卵形或椭圆形,表面粗糙,花白色或蓝色,核果略成球形。木材坚硬,纹理美观,耐腐蚀,用来造船、车、家具、也供建筑用。原产于印度、印度尼西亚等地,我国台湾、广东南部、云南南部有栽培。⒉〈名〉常绿乔木,叶大而宽,呈心脏形,花白色,有香味,果实叫柚子,也叫文旦,是普通水果。我国广西、福建、浙江、广东、四川、湖南等地均有栽培。
    • 13.
      治水释义:疏通水道,消除水患:治水工程。大禹治水。
    • 14.
      活性水释义:当标准的普通水在特定的能量和恒定速率下流经活水器内的静态梯度的磁场强时,经过快速、反复、多次磁力线切割,将水由原来较多水分子缔合在一起呈链状的较大分子团水裂变(切割)为较少分子缔合在一起的具有特定功能的小分子团生物活性水。
    • 15.
      洿泽释义:⒈沼泽。汉 陆贾《新语·道基》:“规洿泽,通水泉。”⒉鸟名。鹈鹕之别称。《诗·曹风·候人》“鵜在梁”毛 传:“鵜,洿泽鸟也。”《尔雅·释鸟》“鵜,鴮鸅”晋 郭璞 注:“今之鵜鶘也,好羣飞,沉水食鱼,故名洿泽,俗呼之为淘河。”清 王鸣盛《蛾术编·四家诗》:“《魏志·文帝纪》:黄初 四年,鵜鶘鸟集灵芝池。詔曰:此所谓洿泽也。”
    • 16.
      清甽释义:田间通水的沟渠。南朝 齐 王融《永明九年策秀才文》:“将使杏花菖叶,耕穫不愆,清甽泠风,述遵无废。”
    • 17.
      田洫释义:田畔的水沟。《左传·襄公十年》:“初,子駟 为田洫,司氏、堵氏、侯氏、子师氏 皆丧田焉。”杜预 注:“洫,田畔沟也。”孔颖达 疏:“沟洫俱是通水之路,相对大小为异耳,皆於田畔为之,故云田畔沟也。”郭沫若《中国史稿》第二编第四章第四节:“周灵王 九年(前563年),郑国 执政 子驷 整顿‘田洫’以正疆界。”
    • 18.
      疏源释义:⒈疏通水源。⒉引申为发源。
    • 19.
      盗决释义:私自开通水道;非法决裂堤岸。《宋史·李若谷传》:“豪右多分占 芍陂,陂皆美田,夏雨溢坏田,輒盗决。”清 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湖广下》:“此堤与 红庙 对岸,红庙 居民每遇水涨,多有欲盗决此堤以洩水者,故盗决河防之禁,尤不可少弛也。”《清史稿·河渠志二》:“康熙 元年,盱 泗 民由 古沟镇 南及 谷家桥 北盗决小渠八,淮水 强半分洩 高 寳 诸湖,而 清口 淮 弱,无力敌 黄。”
    • 20.
      科折释义:唐 宋 时代征收赋税,实行权宜折变之法,许以物折物、以物折钱或以钱折物,称为“科折”。宋 叶适《朝议大夫知处州蒋公墓志铭》:“夏绢和买,已非正赋,復有军衣和买;糯米科折,止为省务,復有覆纽价钱。”《宋史·食货志上二》:“﹝ 绍兴 三十年﹞五月,詔:‘温、台、处、徽 不通水路,其二税物帛,许依折法以银折输,数外妄有科折,计赃定罪。’”《续资治通鉴·宋宁宗嘉定四年》:“夏四月,甲申,禁 福建、两 浙 州县科折盐酒。”

通水(tongshu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通水是什么意思 通水读音 怎么读 通水,拼音是tōng shuǐ,通水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通水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