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耳食 耳食的意思
ěrshí

耳食

简体耳食
繁体
拼音ěr shí
注音ㄦˇ ㄕ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ěr,(1) 听觉和平衡感觉的器官(通称“耳朵”)。【例句】:耳背(bèi)。耳垂。耳鬓厮磨(mó)。耳穴。耳聪目明。耳濡目染。(2) 像耳朵的东西。【组词】:木耳。银耳。(3) 像耳朵一样分列两旁的东西。【组词】:耳房。鼎耳。(4) 听说。【组词】:耳闻。耳软。耳顺(指年至六十,听到别人的话,就能知道他的微妙的意思,后指人六十岁)。(5) 文言助词,而已,罢了。【组词】:想当然耳。(6) 文言语气词(大致同“矣”)。【例句】:“且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耳”。

shí sì yì,(1) 吃。【组词】:食肉。食欲。(2) 吃的东西。【组词】:食品。粮食。零食。丰衣足食。(3) 俸禄。【例句】:“君子谋道不谋食”。(4) 日月亏缺或完全不见的现象。【组词】:日食。月食。 ◎ 拿东西给人吃。【例句】:食母(乳母)。 ◎ 用于人名。【例句】:郦食其(jī)(中国汉代人)。

基本含义

指喜好听的言语或音乐。

耳食的意思

耳食 [ěr shí]

1. 轻信别人的话。

学者牵于所闻,见秦在帝位日浅,不察其始终,因举而笑之,不敢道。此与以耳食无异。——《史记·六国年表序》

[believe all that one hears;]

耳食 引证解释

⒈ 谓不加省察,徒信传闻。

《史记·六国年表序》:“学者牵於所闻,见 秦 在帝位日浅,不察其终始,因举而笑之,不敢道,此与以耳食无异。”
司马贞 索隐:“言俗学浅识,举而笑 秦,此犹耳食不能知味也。”
《明史·邹元标传》:“论一事当惩前虑后,毋轻试耳食。”
清 李楷 《<嵞山集>序》:“后之学者,不得其精神之所存,而皮相之,耳食之,羣而吠之,以轻、俗、寒、瘦概古人之一生,古之人其心折乎!”

⒉ 指传闻。

茅盾 《亡命生活》:“从而知道凡写风景之类,可以凭详细之耳食,再加以想象,非必亲身经历。”


国语词典

耳食 [ěr shí]

⒈ 以耳代口,辨察食物。比喻见识浅,轻易相信传闻,不求真象。

《史记·卷一五·六国年表·序》:「学者牵于所闻,见秦在帝位日浅,不察其终始,因举而笑之,不敢道,此与以耳食无异。」


耳食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习焉弗察释义:犹言习焉不察。清 梁章鉅《浪迹续谈·孙白谷》:“此實傳庭,又或誤以爲‘傅庭’,耳食之徒,遂習焉弗察耳。”
    • 2.
      摲耳食释义:搧耳光,用巴掌打人。举例:1)再不听话,就摲耳食!2)两弟兄就老大调皮,不知道他爸爸摲了他多少耳食都不改!。
    • 3.
      款关释义:⒈叩关。《史记·商君列传》:“由余 闻之,款关请见。”裴駰 集解引 韦昭 曰:“款,叩也。”⒉犹款塞。《南齐书·高帝纪上》:“遐方款关而慕义,荒服重译而来庭。”明 张居正《辽东大捷辞免加恩疏》:“西虏惊心,益谨款关之约。”⒊叩门。唐 元稹《春日》诗:“款关一问讯,为我披衣裳。”清 乐钧《耳食录·李齐娘》:“桃源 罗敬之,弱冠客 岳州,夜有女子款关而入,年可十八九。”
    • 4.
      牛头阿旁释义:亦作“牛头阿傍”。亦作“牛首阿旁”。佛教谓地狱中的鬼卒。语本《五苦经》:“狱卒名阿帝,牛头人手,两脚牛蹄,力壮排山。”《法苑珠林》卷八四引《罪业报应教化地狱经》:“牛头阿傍,以三股铁叉,叉人内著鑊汤中,煮之令烂。”宋洪迈《夷坚乙志·李孝寿》:“贵人就坐,女妓环列左右,忽拊掌一声,悉变为牛头阿旁之属,奇形丑貌,可怖可愕。”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阎罗薨》:“﹝魏经歷﹞言一出,即有牛首阿旁执公父至,即以利叉刺入油鼎。”吕湛恩注:“牛首阿旁,恶鬼名。”鲁迅《朝花夕拾·无常》:“我也没有研究过小乘佛教的经典,但据耳食
    • 5.
      绪余释义:⒈抽丝后留在蚕茧上的残丝。借指事物之残余或主体之外所剩余者。《庄子·让王》:“道之真以治身,其绪餘以为国家,其土苴以治天下。”陆德明 释文:“司马、李 云:绪者,残也,谓残餘也。”宋 洪迈《夷坚丙志·河北道士》:“门人数十,皆得其绪餘。”明 刘元卿《贤奕编·仙释》:“羽人方士,借其名以自重,而实不能知其説,于是就佛经脚根下窃其绪餘,作诸经懺。”郭沫若《我的童年》第三篇四:“这是些艺术,门外的人只凭着耳食的绪余是不能够形容尽致也。”⒉后代。《梁书·王亮传》:“尚书左丞臣 范縝,衣冠绪餘。”《北齐书·段孝言传
    • 6.
      耳食之论释义:形容听来的没有确凿根据的言论。 同“耳食之谈”、“耳食之言”。
    • 7.
      耳食之言释义:耳食:耳朵吃饭。指没有确凿的根据,未经思考分析的传闻。
    • 8.
      耳食之谈释义:耳食:以耳吃食,指不加审察,轻信传闻。指听来的没有根据的话。
    • 9.
      耳食目论释义:耳食:轻信听来的话。像用耳朵吃饭而不知食物味道,像眼睛能看见细毛而不见睫毛。比喻轻信他人的话,缺乏确凿根据。
    • 10.
      耳食释义:指不加审察,轻信 传闻。 《史记·六国年表序》:“学者牵于所闻,见秦在帝位日浅,不察其终始,因举而笑之,不敢道。此与以耳食无异。”
    • 11.
      贵耳释义:⒈以耳食之言为贵。谓轻信传闻。⒉贵者之耳。
    • 12.
      赵玄坛释义:神名。 相传其姓 赵 名 朗,字 公明。秦 时得道于 终南山,道教尊为 正一玄坛元帅。其像头戴铁冠,黑面浓须,执铁鞭,骑黑虎。传说能驱雷役电,除瘟禳灾,主持公道,求财如意。故旧时各地有玄坛庙,民间奉为财神。《金瓶梅词话》第一回:“上首又是一箇黑面的,是 赵玄坛 元帅,身边画着一箇大老虎。”清 乐钧《耳食录·邹忠介公》:“赵玄坛、王灵官 为左右二元帅,轮流值岁。”《市声》第八回:“他家里供了一位神,叫做黑虎 赵玄坛,就是那武财神了。”参阅《三教源流搜神》卷三、清 顾张思《土风录》卷十八。
    • 13.
      蹑虚释义:⒈谓得道成仙后可腾空而行。 晋 孙绰《游天台山赋》:“王乔 控鹤以冲天,应真 飞锡以躡虚。”唐 柳宗元《送文畅上人登五台遂游河朔序》:“﹝ 释文畅 ﹞服道 江 表,盖三十年。谓王城雄都,宜有大士,遂躡虚而西,驱锡逾纪,而 秦 人蒙利者益众。”清 乐钧《耳食录·疯道人》:“仙人周身洞朗,躡虚而至。”⒉凌空。宋 洪迈《夷坚乙志·青童神君》:“楼施楯槛,槛外飞阁繚绕,躡虚而成,四望极目。”

耳食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习焉弗察释义:犹言习焉不察。清 梁章鉅《浪迹续谈·孙白谷》:“此實傳庭,又或誤以爲‘傅庭’,耳食之徒,遂習焉弗察耳。”
    • 2.
      摲耳食释义:搧耳光,用巴掌打人。举例:1)再不听话,就摲耳食!2)两弟兄就老大调皮,不知道他爸爸摲了他多少耳食都不改!。
    • 3.
      款关释义:⒈叩关。《史记·商君列传》:“由余 闻之,款关请见。”裴駰 集解引 韦昭 曰:“款,叩也。”⒉犹款塞。《南齐书·高帝纪上》:“遐方款关而慕义,荒服重译而来庭。”明 张居正《辽东大捷辞免加恩疏》:“西虏惊心,益谨款关之约。”⒊叩门。唐 元稹《春日》诗:“款关一问讯,为我披衣裳。”清 乐钧《耳食录·李齐娘》:“桃源 罗敬之,弱冠客 岳州,夜有女子款关而入,年可十八九。”
    • 4.
      牛头阿旁释义:亦作“牛头阿傍”。亦作“牛首阿旁”。佛教谓地狱中的鬼卒。语本《五苦经》:“狱卒名阿帝,牛头人手,两脚牛蹄,力壮排山。”《法苑珠林》卷八四引《罪业报应教化地狱经》:“牛头阿傍,以三股铁叉,叉人内著鑊汤中,煮之令烂。”宋洪迈《夷坚乙志·李孝寿》:“贵人就坐,女妓环列左右,忽拊掌一声,悉变为牛头阿旁之属,奇形丑貌,可怖可愕。”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阎罗薨》:“﹝魏经歷﹞言一出,即有牛首阿旁执公父至,即以利叉刺入油鼎。”吕湛恩注:“牛首阿旁,恶鬼名。”鲁迅《朝花夕拾·无常》:“我也没有研究过小乘佛教的经典,但据耳食
    • 5.
      绪余释义:⒈抽丝后留在蚕茧上的残丝。借指事物之残余或主体之外所剩余者。《庄子·让王》:“道之真以治身,其绪餘以为国家,其土苴以治天下。”陆德明 释文:“司马、李 云:绪者,残也,谓残餘也。”宋 洪迈《夷坚丙志·河北道士》:“门人数十,皆得其绪餘。”明 刘元卿《贤奕编·仙释》:“羽人方士,借其名以自重,而实不能知其説,于是就佛经脚根下窃其绪餘,作诸经懺。”郭沫若《我的童年》第三篇四:“这是些艺术,门外的人只凭着耳食的绪余是不能够形容尽致也。”⒉后代。《梁书·王亮传》:“尚书左丞臣 范縝,衣冠绪餘。”《北齐书·段孝言传
    • 6.
      耳食之论释义:形容听来的没有确凿根据的言论。 同“耳食之谈”、“耳食之言”。
    • 7.
      耳食之言释义:耳食:耳朵吃饭。指没有确凿的根据,未经思考分析的传闻。
    • 8.
      耳食之谈释义:耳食:以耳吃食,指不加审察,轻信传闻。指听来的没有根据的话。
    • 9.
      耳食目论释义:耳食:轻信听来的话。像用耳朵吃饭而不知食物味道,像眼睛能看见细毛而不见睫毛。比喻轻信他人的话,缺乏确凿根据。
    • 10.
      耳食释义:指不加审察,轻信 传闻。 《史记·六国年表序》:“学者牵于所闻,见秦在帝位日浅,不察其终始,因举而笑之,不敢道。此与以耳食无异。”
    • 11.
      贵耳释义:⒈以耳食之言为贵。谓轻信传闻。⒉贵者之耳。
    • 12.
      赵玄坛释义:神名。 相传其姓 赵 名 朗,字 公明。秦 时得道于 终南山,道教尊为 正一玄坛元帅。其像头戴铁冠,黑面浓须,执铁鞭,骑黑虎。传说能驱雷役电,除瘟禳灾,主持公道,求财如意。故旧时各地有玄坛庙,民间奉为财神。《金瓶梅词话》第一回:“上首又是一箇黑面的,是 赵玄坛 元帅,身边画着一箇大老虎。”清 乐钧《耳食录·邹忠介公》:“赵玄坛、王灵官 为左右二元帅,轮流值岁。”《市声》第八回:“他家里供了一位神,叫做黑虎 赵玄坛,就是那武财神了。”参阅《三教源流搜神》卷三、清 顾张思《土风录》卷十八。
    • 13.
      蹑虚释义:⒈谓得道成仙后可腾空而行。 晋 孙绰《游天台山赋》:“王乔 控鹤以冲天,应真 飞锡以躡虚。”唐 柳宗元《送文畅上人登五台遂游河朔序》:“﹝ 释文畅 ﹞服道 江 表,盖三十年。谓王城雄都,宜有大士,遂躡虚而西,驱锡逾纪,而 秦 人蒙利者益众。”清 乐钧《耳食录·疯道人》:“仙人周身洞朗,躡虚而至。”⒉凌空。宋 洪迈《夷坚乙志·青童神君》:“楼施楯槛,槛外飞阁繚绕,躡虚而成,四望极目。”

耳食造句

1.老张的话,我不相信,那不过是耳食之言罢了!

2.他这人不学无术,人云亦云,十足的耳食之徒。

3.满篇都是耳食之谈,怎么能称作“论文”?

4.只记住老师讲的,不过是耳食之学。

耳食(ersh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耳食是什么意思 耳食读音 怎么读 耳食,拼音是ěr shí,耳食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耳食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