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寄任 寄任的意思
rèn

寄任

简体寄任
繁体
拼音jì rèn
注音ㄐ一ˋ ㄖㄣ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jì,(1) 托付。【组词】:寄托。寄存。寄情。寄怀。寄意。(2) 依靠,依附。【组词】:寄居。寄食。寄生虫。(3) 托人传送,特指由邮局传递。【组词】:寄信。寄钱。(4) 认的亲属。【组词】:寄父。寄母。寄子。

rèn rén,(1) 相信,信赖。【组词】:信任。(2) 使用,给予职务。【组词】:任命。任人唯贤。(3) 负担,担当。【组词】:担任。任课。(4) 职务。【组词】:就任。到任。任重道远。(5) 由着,听凭。【组词】:任凭。任性。任意。任从。任随。听任。放任自流。听之任之。(6) 不论,无论。【组词】:任何。任人皆知。(1) 中国古代女子爵位名。(2) 中国古代南方的一种民族乐曲。(3) 姓。

基本含义

寄托希望和心愿

寄任的意思

寄任 [jì rèn]

1. 指所委托的重要职任。

3. 托付重任。

寄任 引证解释

⒈ 指所委托的重要职任。

隋 江总 《为沉君理让仆射领吏部表》:“必大厦之栋梁,总其寄任;亦巨川之舟楫,未有绵力薄材。”
宋 范仲淹 《润州谢上表》:“臣之所言,殊未尽意。重烦上听,再贬远方,削天阁之班资,夺神州之寄任。”
宋 曾巩 《奏乞复吴中复差遣状》:“欲乞召至左右,使典司献纳,或委以藩镇,使剸治烦剧,必能上副忧勤,不负寄任。”

⒉ 托付重任。

《资治通鉴·唐代宗大历二年》:“六月,甲戌, 鸿渐 来自 成都,广为贡献,因盛陈利害,荐 旰 才堪寄任。”
宋 王谠 《唐语林·政事上》:“况全 蜀 重地,数十年间,硕德名臣,方可寄任。”
宋 苏轼 《与汪道济书》之二:“某见报移 汶 上,而勑未下。老病不堪寄任,方欲力辞,未知得免否。”


寄任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学道释义:⒈学习道艺,即学习儒家学说,如仁义礼乐之类。《论语·阳货》:“君子学道则爱人。”《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无财者谓之贫,学道不能行者谓之病。若 宪,贫也,非病也。”宋 唐庚《大观四年作诗寄任因命舍弟同赋》:“学道一生凡几化,不因到此始知非。”明 唐顺之《万思节以集中无名作诗见贻》之一:“学道频年慕屡空,支离犹堕语言中。”⒉学习道行。指学仙或学佛。《汉书·张良传》:“廼学道,欲轻举。”颜师古 注:“道谓仙道。”宋 苏轼《将至广州用过韵寄迈迨二子》:“皇天遣出家,临老乃学道。”《西湖佳话·葛岭仙迹》:“从 左
    • 2.
      寄任释义:⒈指所委托的重要职任。隋 江总《为沉君理让仆射领吏部表》:“必大厦之栋梁,总其寄任;亦巨川之舟楫,未有绵力薄材。”宋 范仲淹《润州谢上表》:“臣之所言,殊未尽意。重烦上听,再贬远方,削天阁之班资,夺神州之寄任。”宋 曾巩《奏乞复吴中复差遣状》:“欲乞召至左右,使典司献纳,或委以藩镇,使剸治烦剧,必能上副忧勤,不负寄任。”⒉托付重任。《资治通鉴·唐代宗大历二年》:“六月,甲戌,鸿渐 来自 成都,广为贡献,因盛陈利害,荐 旰 才堪寄任。”宋 王谠《唐语林·政事上》:“况全 蜀 重地,数十年间,硕德名臣,方可寄
    • 3.
      折北释义:败北,败走。《鹖冠子·世兵》:“避我所危,就我所生……故士不折北,兵不困穷。”《汉书·蒯通传》:“汉王 将数十万众……一日数战,亡尺寸之功,折北不救。”颜师古 注:“折,挫也。北,奔也。”明 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史书占毕三》:“光武 悉 汉 将之良,以围 天水 而折北。”《续资治通鉴·宋太祖建隆二年》:“会 周 师大举,寄任多非其人,折北不支。”
    • 4.
      旷阙释义:⒈谓失职,不称职。 前蜀 杜光庭《奏于龙兴观醮玉局札子》:“冀免旷闕,以叶敬恭。”宋 范仲淹《举张讽李厚充青州职官状》:“臣受国寄任,日忧旷闕。”⒉空缺;耽误。《清史稿·礼志七》:“﹝ 乾隆 ﹞十六年,諭部院大臣董率庶僚,常朝按期赴班,毋旷闕。”黄远庸《新闻日记·一九一五年四月一日》:“鄙人数月以来,通信事务旷闕太甚……遂不能不勉自奋发。”
    • 5.
      越次释义:⒈越级;破格。《汉书·王莽传上》:“臣以外属,越次备位。”唐 白居易《为宰相让官表》:“臣有何功德?有何才能?越次超伦,忽承此命。”宋 范仲淹《上枢密书》:“朝廷过听,越次寄任,拳拳负荷,不能无忧。”⒉越出序列;越出位次。《列子·仲尼》:“伯丰子 之从者越次而进。”《资治通鉴·唐代宗广德元年》:“子仪 未应。珙 越次言曰:‘公何不言!’”《西游补》第十五回:“越次者取首级。”清 刘大櫆《赠大夫闵公传》:“值公事,则恂恂随诸兄后,未尝敢越次儳言。”

寄任(jire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寄任是什么意思 寄任读音 怎么读 寄任,拼音是jì rèn,寄任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寄任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