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状 [yuán zhuàng]
1. 原来的形态。原来的样子。
3. 原先的诉状。
原状 引证解释
⒈ 原来的形态。原来的样子。
引鲁迅 《朝花夕拾·父亲的病》:“他低低地说,又较急地喘着气,好一会,这才复了原状,平静下去了。”
许地山 《东野先生》六:“梦鹿 躺在床上已有两三天,身上和头上底伤稍微好些,不过那双眼和那两只胳臂不见得能恢复原状。”
郭沫若 《洪波曲》第五章二:“那是有绝对弹性的气球,只要压力一松,它不仅立即恢复了原状,而且超过了原状。”
⒉ 原先的诉状。
引《古今小说·蒋兴哥重会珍珠衫》“县主道:‘……待事完回话,把原词与你销讫便了’” 许政扬 注:“词,指状词。原词,意即原状。”
国语词典
原状 [yuán zhuàng]
⒈ 本来的形状、状态。
例如:「恢复原状」。
原状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仍然释义:副词。 表示情况没有变化或恢复原状:他的革命干劲仍然不减当年。他把信看完,仍然装在信封里。
- 2.
保守释义:⒈保持使不失去:保守秘密。⒉维持原状,不求改进;跟不上形势的发展(多指思想):思想保守。计划定得有些保守,要重新制定。
- 3.
保持释义:维持(原状),使不消失或减弱:水土保持。保持冷静。保持物价稳定。跟群众保持密切联系。
- 4.
十夫揉椎释义:揉:来回擦或搓;椎:指尖状器具。十个人就把木棒搓成针椎。比喻夸大不实的传闻。也比喻人多力大,足以改变原状。
- 5.
十夫桡椎释义:比喻人多力大,足以改变原状。 同“十夫楺椎”。
- 6.
十夫楺椎释义:指十个人的力量能使椎弯曲。 椎,槌。比喻人多力大,足以改变原状。
- 7.
原状释义:原来的样子:保持原状。恢复原状。
- 8.
原词释义:原状。
- 9.
回复释义:⒈回答;答复(多指用书信):回复群众来信。⒉恢复(原状):回复常态。
- 10.
复原释义:⒈病后恢复健康:身体已经复原。也作复元。⒉恢复原状:被破坏的壁画已无法复原。
- 11.
奇脉释义:奇脉指吸气时脉搏明显减弱甚至消失,呼气时又出现或恢复原状的现象。
- 12.
守故释义:⒈守旧;保持原状。三国 魏 曹植《上疏陈审举之义》:“若夫齷齪近步,遵常守故,安足为陛下言哉!”《续资治通鉴·元顺帝至正十二年》:“元 璋 恐不免於难,乃诣伽蓝卜珓,问避乱,不吉;即守故,又不吉,因祝曰:‘岂欲予从群雄倡义乎?’果大吉。”⒉守待故人。南朝 梁 刘孝威《鄀县遇见人织率尔寄妇》诗:“直为闺中人,守故不要新。”
- 13.
弹力释义:物体发生形变时产生的使物体恢复原状的作用力。
- 14.
弹簧释义:利用材料的弹性作用制成的零件,在外力作用下能发生形变,除去外力后又恢复原状。 常见的用合金钢制成,有螺旋形、板形、杆形等不同形状。有的地区叫绷簧。
- 15.
恢复释义:⒈变成原来的样子:秩序恢复了。 健康已完全恢复。⒉使变成原来的样子;把失去的收回来:恢复原状。恢复失地。
- 16.
无可挽回释义:无法使已成的局面好转或恢复原状。
- 17.
橡皮胶释义:橡皮胶就是橡胶。具有可逆形变的高弹性聚合物材料。在室温下富有弹性,在很小的外力作用下能产生较大形变,除去外力后能恢复原状。橡胶属于完全无定型聚合物,它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低,分子量往往很大,大于几十万。
- 18.
民事责任释义:民事违法者在民法上承担的对其不利的法律后果。 以财产责任为主要方式,如修理、恢复原状、损害赔偿等。
- 19.
翻跟头释义:身体向下翻转而后恢复原状。
- 20.
翻跟斗释义:⒈身体向下翻转而后恢复原状。 ⒉喻指以小的本钱成倍地赚取非法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