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许 [yīng xǔ]
1. 答应,允许。
应许 引证解释
⒈ 答应,允许。
引清 李渔 《意中缘·设计》:“你就要辞也辞不脱了,落得做个人情,应许了罢。”
庐隐 《两个小学生》:“还有他爹纵着他,说甚么请愿是法律应许的行为,不能干涉啦。”
冰心 《斯人独憔悴》:“看他们请愿的条件,哪一条是办得到的?就是都办得到,政府也决然不肯应许,恐怕启学生干政之渐。”
国语词典
应许 [yīng xǔ]
⒈ 承诺、许可。
例如:「是谁应许他把打字机搬走的?」
近答应 应允
反拒绝
应许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允许释义:许可:得到允许,方可入内。
- 2.
准许释义:同意人的要求:准许通行。准许办理出境手续。
- 3.
同意释义:对某种主张表示相同的意见;赞成;准许:我的意见你同意吗?。 上级会同意你们的要求。
- 4.
应允释义:应许:点头应允。
- 5.
答应释义:⒈应声回答:喊了好几声,也没有人答应。 ⒉应允;同意:他起初不肯,后来答应了。
应许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允诺释义:应许:欣然允诺。
- 2.
字债释义:文字的债务。 指应许为人作文写字而拖欠未作者。
- 3.
应允释义:应许:点头应允。
- 4.
应许释义:⒈答应(做):他应许明天来谈。⒉允许:谁应许他把写字台搬走的?
- 5.
慨允释义:慷慨地应许:慨允捐助百万巨资。
- 6.
所由官释义:亦省作“所由”。犹言有关官吏。因事必经由其手,故称。南朝 至 唐 宋 常用此语。《梁书·皇后传·高祖丁贵嫔》:“妇人无閫外之事,贺及问讯牋什,所由官报闻而已。”《南史·沉炯传》:“表求归养,詔不许。文帝 嗣位,又表求去。詔答曰:‘当敕所由,相迎尊累,使卿公私无废也。’”《资治通鉴·唐敬宗宝历二年》:“丞相不应许所由官呫囁耳语。”胡三省 注:“京尹任烦剧,故 唐 人谓府县官为‘所由官’。项安世《家説》曰:‘今坊市公人谓之所由。’”“所由”一词,《资治通鉴》屡见,所指各异,胡三省 皆随文作注。唐 人笔记、小说
- 7.
新天新地释义:新天新地的概念源于基督教教义,新天新地是神在圣经中对他的子民们的美好应许,是基督与他的子民在地球上建立的美好的永恒的国度。
- 8.
许友以死释义:许:应许。朋友以死相许。形容重友谊。
- 9.
逆许释义:事先应许。